倒賣蜜雪檸檬水3.5小時賺200多元 景區市場缺口如何解
羊城晚報財經評論員 戚耀琪
媒體報道,在南京梧桐大道,沒有正規便利店,但這里又是南京著名的景區。于是一位博主發現商機,通過外賣一次性訂購數十杯蜜雪冰城檸檬水,利用外賣保溫箱搭配冰瓶進行保存,在景區道路擺攤售賣。
該博主將原價4元的檸檬水定價為6元出售,半小時便售出20杯,隨后又下單補貨。三個半小時內,該博主累計賣出98杯(含自飲2杯),最終獲利200多元。這位博主發視頻是想反駁有人說他賺不到錢,于是特地出了這個視頻。記者搜索發現,在不同時間和地點,也有類似擺攤售賣蜜雪冰城的視頻。
從合法性來看,轉賣者所售產品為正規渠道購買,未造假、未哄抬物價且未侵害他人權益。真要查處,基本上就是轉賣者無營業執照、違反當地針對流動商販的管理規定等等。至于轉賣者擺攤使用“蜜雪冰城”招牌,是為表明產品來源,并非惡意侵犯商標權、搶蜜雪的生意,所以蜜雪很難去告。
小小的案例其實折射出國內景區普遍的現狀。景區固定店鋪由于有上級審批和管理,有各種限制條件,為了盈利回本甚至還要提高附加值,很難提供物美又價廉的商品,比如兩元一瓶水之類的剛需。在此需求缺口之下,形成局部市場空白。博主通過外賣引入蜜雪冰城檸檬水,填補了這一缺口。檸檬水原價4元,景區定價6元,溢價50%但仍遠低于游客的支付意愿閾值。游客就會為便利性和即時滿足支付溢價。
這種套利行為客觀上提高了資源配置效率,將商品從供給充足的外賣覆蓋區轉移到稀缺區域。加上游客若自行點外賣需承擔等待時間和起送門檻,該博主通過批量采購分攤配送成本,降低了整體交易成本。
可見,景區因管理限制導致便利店缺失,屬于市場供給不足。該博主的行為是一種市場化糾正,通過靈活供給緩解了失靈。行政部門在日復一日清理流動擺攤的時候,卻忽視了市場不均衡的現實。當游客以6元獲得原本需更高價格也無法獲得的商品,就會產生額外滿足感甚至消費者剩余。至于該博主通過差價獲取利潤,但需承擔潛在風險如商品變質、城管干預等,如果生產者還有剩余,那就是對其承擔風險和創新的補償。
發現需求、整合資源、承擔風險、實現利潤,這是生意本質。對市場缺陷的敏銳捕捉和低交易成本的運營模式,更是企業家品格的來源。若大量模仿者涌入,可能引發景區管理方加強管制,最終導致市場消失。最終,景區管理者可能還是會走向設立小型零售點,直到小攤販無利可圖、自動解散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