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改革·建新功)趙曉光:在參政議政中畫出最大同心圓
佟軒語: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在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澎湃熱潮中,改革強音響徹神州,奮進力量凝聚共識,實干行動擘畫新篇。為生動展現新時代統一戰線成員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積極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使命擔當,與黨同心、與國同行的赤誠情懷,統戰新語開設“話改革•建新功”專欄,反映統一戰線成員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思考與實踐,共抒助力改革、建功時代心聲。敬請關注!
在2024年諾貝爾三大科學獎項中,人工智能(AI)成為“大贏家”,先是物理學獎頒給了機器學習領域的兩位元老級人物,緊接著化學獎也將一半頒給了“程序員”。兩項諾獎均與人工智能研究相關,有觀點認為,AI消弭了發現和創造的邊界,這是AI的“諾獎元年”,反映出AI與多學科融合,推動科學研究突破邊界的重要探索趨勢。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多處提及“人工智能”,對其發展作出部署。今年是趙曉光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工作的第23個年頭。一直以來,她致力于機器人學、智能控制、人工智能、先進機器人系統的理論研究與工程實踐工作。同時,作為中國民主建國會22年老會員,她將黨派履職實踐與本職科研工作有機融合,為國家科技產業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參政議政工作就是凝聚共識、畫出最大同心圓的過程,也是把我們的力量凝聚到國家發展中的重要過程。”趙曉光說。
促進AI“從1到10”的跨越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完善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量子科技等戰略性產業發展政策和治理體系。
趙曉光表示,人工智能技術已成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也是世界大國科技發展角力的重要領域。它正在賦能千行百業,成為提升產業競爭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從輔助科研到藝術創作,從金融分析到自動駕駛,人工智能顯現出廣泛的應用前景。如果說原創科技研發是“從0到1”,那么科技成果轉化則是從“1到10”的跨越。高校、科研機構在前沿領域取得的成果如何快速應用于產業發展,如何打通學術到產業的堵點,一直是趙曉光重點關注的話題。
這些年來,她和團隊一直在思考如何結合自身科研工作,讓人工智能技術更多地與國家優勢產業,尤其是與先進制造業相結合,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
當前,她已帶領團隊實現多項研究成果轉化落地。為服務北京2022年冬奧會,趙曉光帶領團隊研制了一款智能消毒機器人,為冬奧會現場的計算機設備、服裝、紙張等提供非接觸安全消毒服務。他們推出“助老助殘服務機器人”、“ICU輔助監控機器人”、“中醫穴位識別機器人”, 在養老院和醫院試點應用。團隊還將機器人視覺跟蹤技術應用到高速鐵路檢測車上,實現鐵軌故障隱患預警檢測。
趙曉光稱,目前,她和團隊正在醫工結合的方向進行探索,下一步要推動醫院ICU輔助醫護人員工作的機器人成果落地。
立足科研本職建言獻策
科研工作也成為趙曉光參政議政的重要立足點。近年來,她圍繞科技成果轉化、科研政策、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提出多件提案,曾獲北京市政協、海淀區政協優秀提案。
在趙曉光看來,科研與參政議政相輔相成、協調統一。科研工作中取得的成果通過民主黨派搭建的平臺服務企業,促進成果轉化和企業創新。成果轉化、服務企業、科學研究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則是參政議政工作的切入點,也是調查研究的主要方向。
這些年,她投入大量時間在基層傾聽一線企業和員工的聲音。在她看來,參政議政應提出具有可操性的建議,必須開展扎實的調研工作,了解真實情況,掌握第一手材料。
2023年,趙曉光成為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在全國兩會上,她結合專業特長與民主黨派的參政議政工作,提出多件提案,如《關于“以企業為創新主體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提案》、《關于“數字賦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的提案 》、《關于“促進人工智能大模型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提案》,均是將本職工作與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工作密切結合的成果。
“在參政議政過程中,了解國家的政策、奮斗目標,思考如何將自身所學運用于社會發展,這是最重要的。”趙曉光說。
在參政議政中畫出最大同心圓
2003年加入民建時,趙曉光是民建中國科學院支部年齡最小的會員。從加入之初的懵懂,到在前輩會員帶領下學習撰寫社情民意信息和參政議政調研課題,再到成為全國政協委員,在這些年的履職實踐中,趙曉光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有了更真切的感知。
她表示,一方面,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為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以及各界代表人士提供了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廣闊平臺,各民主黨派成員可以通過政協會議、專題協商會等多種形式,就國家重大政策、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問題等發表看法,從而保障了人民群眾在政治生活中的廣泛參與權,使人民當家作主具體地、現實地落實到國家政治生活中。另一方面,各民主黨派聯系著不同社會群體和階層,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能有效整合各方面力量,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共同為國家發展和建設服務,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國家治理的良好局面,提高國家治理效能。
趙曉光說,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緊密團結在中國共產黨的周圍,各黨派之間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合作,共同致力于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幸福安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強大力量。
(趙曉光,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北京市海淀區委會主委,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
(統戰新語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