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長效投入機制
中新網5月22日電 國新辦2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科技金融政策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會上,科技部副部長邱勇介紹,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長效投入機制,形成科技金融發展的政策框架體系,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在金融資本和科技創新之間搭起一座紐帶和橋梁,構建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格局,持續引導金融活水澆灌科技創新的沃土。
邱勇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是當前比較重要的一項工作,科技成果要轉化成現實生產力,需要大量科技投入,也需要科學家、投資人、企業家共同努力,推動科技、金融、產業的深度融合。七部門在文件起草過程中,堅持問題導向、重點突破,聚焦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新情況新問題,努力為國家重大科技任務的實施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服務。政策文件起草過程中,重點突出以下三方面。
首先,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同時發力,推動科技和金融“雙向奔赴”。此前的很多科技金融政策,大多是從供給側入手,著眼于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規模、意愿、能力。這次《政策舉措》,從科技創新的需求側出發,聚焦科技創新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融資需求,強化多元化、接力式的金融支持。比如,為創業投資“引流”“疏堵”,提出發揮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作用,鼓勵金融資產投資公司、保險資金、社保基金等參與創業投資等措施;為進一步強化科技信貸支持,提出優化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引導政策性銀行等金融機構支持科技創新等。
其次是堅持系統觀念,釋放政策“組合紅利”。前期,各部門圍繞金融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已出臺了一系列突破性、實效性強的具體政策,這次《政策舉措》把這些增量政策也納入支持范疇,進一步強化政策組合的銜接互補、落實落地和整體效能,有利于充分釋放既有的政策紅利。比如,《政策舉措》提出落實好支持中央企業創業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引導國有資本成為支持創業投資的長期資本、耐心資本。再比如,兩會期間,中國人民銀行提出設立債券市場“科技板”;金融監管總局提出,抓好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改革試點、科技企業并購貸款試點、知識產權金融生態綜合試點等“四項試點”措施。《政策舉措》對這些政策的進一步深入落實落地作出了具體的安排和部署。
最后是注重協同發展,推動各方力量“攥指成拳”,形成推進合力。發展科技金融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協同發力。《政策舉措》要求強化科金協同、央地聯動,所謂科金協同就是科技部門和金融部門協同,所謂央地聯動就是中央和地方的聯動。具體包括,建立多部門參與的科技金融統籌推進機制、開展區域創新實踐以及“股債貸保投”多種金融工具的綜合運用等。在投入方式上,強調從“財政思維”轉向“金融思維”,發揮財稅政策對金融投資的引導激勵作用。
邱勇稱,希望通過《政策舉措》的深入實施,實現以下三個方面的效果:
一是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長效投入機制。通過這個文件,形成科技金融發展的政策框架體系,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在金融資本和科技創新之間搭起一座紐帶和橋梁,構建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格局,持續引導金融活水澆灌科技創新的沃土。
二是建立面向國家重大科技任務的金融支持安排。引導各類金融資源對國家科技重大項目、科技領軍企業、國家級科研平臺基地等加大融資支持,創設更大力度、更有突破性、更符合創新規律的科技金融政策工具,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三是著力突破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瓶頸問題。通過實施科技創新再貸款、科技創新專項擔保計劃,發展創業投資,豐富科技保險產品,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功能等,顯著提升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獲得感、適配度和便捷性,特別是降低融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