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同力共護“心”路
威寧自治縣 同心同力共護“心”路
本報訊(記者 王 韻 )2024年以來,得益于農工黨中央“地域+領域”組團式幫扶,威寧自治縣加快推動構建胸痛救治網絡進程,有效提升當地急性胸痛患者規范化救治能力,為群眾筑牢一道“心”防線。
威寧縣地處烏蒙山區,醫療資源相對薄弱,過去胸痛患者需輾轉數小時送至省、市醫院治療。2019年,威寧自治縣人民醫院著手建立胸痛中心,于2024年1月通過國家胸痛聯盟驗收,并正式掛牌成立基層胸痛中心。
“威寧地域廣、海拔高,偏遠鄉鎮患者到縣級醫院的車程較長。基層胸痛中心掛牌成立后,構建全縣胸痛救治網絡,是我們的下一個目標。”威寧縣人民醫院胸痛中心負責人管娟說,在農工黨中央的傾情幫扶下,構建全縣胸痛救治網絡得以提前實施,目前正快速推進。
2024年5月起,農工黨中央充分發揮醫藥衛生界別優勢,通過“地域+領域”組團式幫扶模式,農工黨北京市委、農工黨天津市委多次到威寧實地調研,協調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威寧。其中,農工黨天津市委聯引優質醫療資源胸科醫院,從技術支持、培訓指導等方面精準助力威寧構建胸痛救治網絡——
2024年11月,促成天津市胸科醫院與威寧自治縣衛生健康局簽訂《天津市胸科醫院幫扶貴州省畢節市威寧自治縣胸痛救治網絡建設框架協議》;
2024年12月,從業務提升、專業培訓、跟蹤督導等方面入手,全面啟動縣內6家醫療機構胸痛救治單元創建工作。
胸痛救治單元是胸痛中心救治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胸痛患者打造更快速、高效的救治網絡,讓鄉村胸痛患者就近得到及時、規范的救治。
在構建全縣胸痛救治網絡過程中,采取理論授課與案例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先后舉辦多場胸痛救治單元建設理論和實操培訓,內容涵蓋胸痛中心建設標準、急性胸痛早期識別與診斷、規范化救治流程、資料上傳及數據上報等。同時,威寧縣人民醫院組織胸痛中心醫務人員定期赴現場指導,進一步優化救治流程。威寧自治縣中醫醫院、羊街鎮衛生院、黑石頭鎮衛生院3家胸痛救治單元建設通過驗收。
前段時間,家住羊街鎮的李合彥感覺胸痛,便及時到鎮衛生院就醫。當時,接診醫生為李合彥做了心電圖后,結合他的癥狀,初步診斷為心肌梗死,建議立刻轉診到威寧縣人民醫院胸痛中心治療。
隨即,羊街鎮衛生院醫生通過“威寧胸痛交流微信群”上傳患者心電圖,并附上患者癥狀,威寧縣人民醫院胸痛中心接收信息后,第一時間回復。在120救護車轉運過程中,胸痛中心醫生一邊通過電話征求患者家屬意見,一邊做好手術準備,患者送達后,立刻進入導管室手術。由于搶救及時,李合彥手術順利,預后恢復良好。
據悉,在構建全縣胸痛救治網絡過程中,威寧縣人民醫院胸痛中心與胸痛救治單元建立多個微信聯絡群進行協助診斷。患者可通過遠程心電圖傳輸和救護車預搶救,同時,胸痛救治網絡建設還建立雙向轉診制度。胸痛中心遇到復雜病例,可通過遠程終端,與“地域+領域”組團式幫扶醫院專家會診,讓群眾就近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通過胸痛救治網絡建設,威寧縣人民醫院胸痛中心接診的轉診患者逐漸增多。經統計,今年2月至6月,該院胸痛中心救治急性胸痛患者121例,其中心肌梗死患者79例。(來源:畢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