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一座營盤》出版 作者此前已十年未寫小說
中新網北京1月14日電(上官云) 14日,由作家陶純創作的長篇小說《一座營盤》在北京舉辦出版座談會。會上,陶純敘述了全書構思經過,并感慨地說,自己曾經有差不多十年的時間沒有寫小說,“這次重新開始創作,還是因為我無法放下對文學的追求”。
《一座營盤》是一部以基層部隊生活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在書中,鄉村青年布小朋,幾經周折終于當上兵。后被分配到偏遠的A基地。孟廣俊和布小朋同年入伍,他善于投機鉆營,為人圓滑世故。二人之間既有友誼,更有爭斗。最終,一身正氣的布小朋成長為A基地司令員,以布小朋為代表的優秀軍人,也成為中國軍隊的中堅力量。
評論家雷達在讀完這部作品后,給出了較高評價。他認為,全書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成功的,布小鵬、孟廣俊等人的形象都鮮明獨特,“刻畫人物和寫歷史水乳交融,是這個作品能寫好的基礎。能把人物寫成這樣,很讓我感到驚喜”。
“不過,有些地方也稍顯不足。孟廣俊童年時期表現的很是離經叛道,但長大后卻寡言少語,很圓滑。雖然人物性格是可以出現一些變化,但完全可以前后寫的更協調一些。”雷達笑著說。
評論家梁鴻鷹則從敘事脈絡的角度提出了意見。他介紹,《一座營盤》自出版以來,先后在雜志報刊連載,影響很大;全書時間跨度也很長,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一直延續到當下,反映了部隊建設的過程。
“全書也反映了在這個時期內,軍人是如何成長的。與其他作品不同之處在于,《一座營盤》不是一個截面式的描寫,而是長河式的敘述。”梁鴻鷹說道。
面對評論家們的意見,陶純笑著說,自己從事創作三十多年來,這還是第一次開個人作品研討會,“期間我大概有十年時間沒有寫小說,害怕會寫出讓自己失望的作品。但最終還是又動筆了:因為我無法放下對文學的追求”。
“至于《一座營盤》,我大概用了5個月時間完成。也收到過一些讀者反饋。在文學創作這個戰場上,我是老兵,也是新兵。我想,只有那種擁抱生活、接地氣的作品才是讀者愿意看的,我以后也會向著這個方向努力。”陶純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