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行動上映后當事人家屬至今不敢看 湄公河慘案家屬回憶過程
10月5日是“湄公河慘案”發生5周年的日子,同時在今年的國慶期間,電影《湄公河行動》也在國慶持續熱映。這部《湄公河行動》讓越來越多的網友們開始關注整個慘案的背后,同時也包括沉默的遇難者家屬,湄公河慘案已經過去整整五年了,雖然生活已經漸漸恢復平靜,但是內心的傷痛依然難撫平。時隔五年之久,成都商報記者回訪了慘案遇害者之一、四川屏山縣樓東鄉村民曾保成的遺孀蘇廷玉和女兒,回顧5年來的生活,蘇廷玉表示,盡管回想起丈夫遇害依然會悲痛難忍,但看到兇手伏法后,內心也欣慰不少,“很感謝國家,感謝公安,讓他們(遇害者們)沒有含冤”。不過,對于電影《湄公河行動》的上映,雖然她也聽說了,“但不會去看,也不想去看,害怕又傷心”。
“湄公河慘案”遇難者家屬回憶整個事件過程:
如果僅憑外貌,完全看不出蘇廷玉才42歲。親戚們說,丈夫去世后的這幾年,她蒼老了很多。如今,她和女兒相依為命住在屏山縣書樓鎮一幢回遷房里。因向家壩庫區淹沒,她家的老宅子和土地都沒了,不過,在距離老家十幾里外的書樓鎮,她分到了一套一百多平方米的回遷房,房子比較寬敞。
蘇延玉的丈夫曾保成是屏山縣樓東鄉田壩村五組村民,原是“玉興8號”上的船員兼機修工,長年在湄公河上行船。2011年10月5日,震驚中外的湄公河慘案發生,曾保成和鄰村的何熙行、陳國英夫婦同時遇害。
蘇廷玉告訴成都商報記者,曾保成初中沒有畢業,大概十五六歲就開始在金沙江的船上當學徒跑船。2000年前后,曾保成到“玉興8號”上當機修工,常年往返于老撾和泰國之間。2007年,蘇廷玉把年僅兩歲多的女兒交給公公,也到“玉興8號”上打工,負責給船員們做飯。
2011年9月初,女兒上小學了,公公無法輔導孩子的作業。夫妻倆商量后決定,蘇廷玉回鄉帶孩子,曾保成繼續留在“玉興8號”上打工。蘇廷玉一走,船上沒人做飯。屏山縣福延鎮廟壩村的三等船長何熙行把老婆陳國英叫到船上,當時何家的兩個孩子一個已上大學,一個正念高中,正是需要錢的時候。沒想到陳國英上船一個多月,慘案就發生了。“如果不是我回來帶女兒,留在船上的就是我,而不是陳國英。”蘇廷玉說,雖然她跟陳國英都是“玉興8號”上的炊事員,但是兩人并未照面,也不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