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李亞林的個人簡歷-飾演李亞林的電視劇
我記得去年的4月4日上午,我們突然接到一條消息:我國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金迪老師,已于2022年4月3日晚11點04分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9歲。
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聽到這個消息,感到特別吃驚。
因為就在這前不久,我們還在一部名為《演員》的記錄片中,看到金迪老師精神矍鑠的樣子,同時還在一檔訪談節目中,看到她和同為“22大明星”之一的田華老師親切互動,暢談年輕時一同拍戲時的美好往事。
所以在我們的印象里,她的身體一直都很好很健康。
卻沒想到,她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去年的4月3日這一天。
到今天,剛好是金迪老師去世一周年的日子。
仍有眾多影迷在愛她、想念她和懷念她。
在金迪89年的生命時光里,她所塑造的銀幕形象,其實并不多。然而她在《我們村里的年輕人》中所扮演的農村姑娘孔淑貞,和在《花好月圓》中所扮演的袁小俊,以及在《笑逐顏開》中所扮演的羅玉華等角色,仍然甚至在眾多影迷的腦海,深深打動了幾代觀眾的心。
尤其是《我們村里的年輕人》中的孔淑貞,熱情、開朗、獨立、自強,巾幗不讓須眉,笑容充滿陽光。
這個朝氣蓬勃的銀幕形象,曾令眾多新時期女性變得自信而堅強,也使得金迪,成為了那個時代的青春偶像。
金迪在影片中呈現出了自然、樸實、收放自如的演技,顯示出了她身為一名專業演員的深厚功力。
所以她由此成為了1962年評選的“22大明星”之一。
這在當時來說,是至高無上的榮譽。
可是由此,也給金迪老師帶來了一片質疑聲。
最主要的原因,是有人覺得金迪資歷太淺,代表作太少。她成為“22大明星”不足以服眾。
事實上,“22大明星”的評選,也的確是因為名額太少,所以導致一些演技精湛而且備受觀眾喜愛的老藝術家榜上無名。
然而任何評選都有缺憾。
我覺得金迪老師無論是表演實力,還是所扮演的角色的影響力,都有資格成為“22大明星”之一。
除了《我們村里的年輕人》中的孔淑貞一角之外,她在《花好月圓》中所扮演的袁小俊,和在《笑逐顏開》中所扮演的羅玉華,雖然戲份不多,然而卻勇于突破自己,用嫻熟的演技,體現出了角色的鮮明性格。
而她之所以代表作不多,不是因為她沒有演技,而是她錯過了太多好機會。
其實早在1955年,長影廠導演籌拍電影《神秘的旅伴》時,就曾想邀請金迪在片中出演性格潑辣的小黎英一角。然而因為她當時是東北人藝的“當家花旦”,有重要的演出任務,所以只好與這個角色擦肩而過。
后來這個角色由當時在總政話劇團做演員的王曉棠來飾演,一炮而紅。
1956年,又一個好機會擺到了金迪的面前,那就是在經典電影《上甘嶺》中出演女衛生員王蘭一角。可是又因為金迪要參加全國話劇匯演,所以也只好與這個角色揮淚告別。
電影《上甘嶺》上映后,在其中扮演王蘭的劉玉茹也一舉成名,成為了備受矚目的電影明星。
而金迪老師,雖然因出演話劇,獲得了全國演員獎,然而對于更多電影觀眾來說,卻對她并不了解。
直到1958年,金迪才得以在電影《花好月圓》中出演了袁小俊一角,聲名鵲起。
1960年,她更因在《我們村里的年輕人》中出演孔淑貞,而紅極一時。
她充分證明了她是一位頗具實力的好演員。
進入長影廠之后,她又因為各種原因,相繼錯過了眾多出演現象級影片的機會。
所以,她不是沒有實力和演技,她只是“懷才不遇”而已。
后來又遇上特殊年月,全國的電影工作都處于癱瘓的狀態,金迪自然也無戲可拍,還曾遭到迫害。
1975年,金迪和李亞林、賀小書夫婦等一起,加入到了遠在四川成都的峨眉電影制片廠。從東北到西南,舉家搬遷,我相信在金迪的心里,一定是覺得在新的環境,能夠有更大的作為。
然而峨影廠因為各方面的條件都有待成熟,所以屬于演員的機會也就非常有限。進入峨影廠后,金迪也僅在《我的十個同學》和《被愛情遺忘的角落》中出演過配角,其影響力,當然不如在北京、上海的那些老演員那么大。
所以,后來人們提起金迪,總覺得她是“22大明星”中最“無存在感”的一個。我想,之所以大家會產生這樣的誤會,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演員這份職業,實在太過被動了。
其實不僅僅是金迪,就包括其他眾多老演員,都曾遭遇過類似的問題。所以他們中的很多人,都選擇“主動出擊”。1982年,王曉棠自編自導自演了電影《翔》,1985年,金迪也自己編寫劇本,自己擔任主演,拍攝了電影《大雁北飛》。
然而遺憾的是,《翔》和《大雁北飛》卻都沒有取得比較良好的社會反響。
此后金迪選擇進入深圳電視臺,擔任導演。其表演才華,終究還是被埋沒了。
是啊,我們想念著金迪,但同時也為她感到深深的遺憾。
演員,的確是一份身不由己的工作。機會對他們來說尤為重要。演誰不演誰,通常并不能由他們決定。他們更多的時候,都只能被動等待,有的運氣好,能一舉成名。而更多的好演員,卻是一生都沒等來能夠展示自己才華的好角色。
但我們并不能因此就否認他們的才華,和他們的貢獻。
就如同金迪老師,她演技精湛,能夠將角色的情感和內心世界完美地呈現出來。她在電影中的表演深受觀眾和評論家的贊譽。這充分說明她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好演員。
然而卻有一些網友,對她的藝術成就存在某些誤解,認為她除了《我們村里的年輕人》之外,再無更多代表作。事實上這話,也的確有一定的道理,因為相比較同為“22大明星”的其他女演員來說,金迪老師的作品的確有限。但這并非是她個人的原因所造成的,而是與演員的職業特性,有著直接的關系。
所以我們不能僅僅根據演員的作品數量,來評價他們的演藝生涯。
因為對一名演員來說,他們的職業素養,更加重要。
后來我想,如果金迪老師演了《神秘的旅伴》中的小黎英、演了《上甘嶺》中的王蘭、演了《劉三姐》中的劉三姐等角色的話,那么這些誤解,會不會就自動消除了呢?
我相信,一定會的。
今天是在金迪去世一周年的日子。我相信有眾多影迷,仍然對她念念不忘。于是又將她所主演的《我們村里的年輕人》這部經典影片,翻出來重溫。大家在欣賞她精彩演繹的同時,是否也對她壯志難酬的演藝生涯,感到深深的遺憾,和痛惜呢?歡迎大家通過留言區,與更多影迷和網友,進行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