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電視劇和電影、近段時間好看的電視劇有哪些
近十年評分最高十部電視劇,《大江大河2》排第8,第一來自草根
《大江大河2》最近完結了,很多網友關注電視劇版還會不會有第三部。
結合多方信息,關于《大江大河3》,目前有三點進展可以確定:
1、第三部已經確定制作,不過目前尚在劇本創作階段;
2、按照正午陽光以往的拍攝制作周期,預估第三部會在2022年和觀眾見面;
3、第三部的人物情節大概率會偏離原著小說,第二部里我們已經見到了一些改動,不過有些“美化”和調整皮哥覺得是可以接受的。
不管第三部故事會如何發展,剛收官的《大江大河2》無疑是一部能經得住口碑考驗的作品,并且也成為了近幾年國產劇再度回歸品質的縮影。
21世紀前10年,國產劇誕生了《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武林外傳》、《亮劍》、《士兵突擊》這樣的國劇經典,且類型多樣,堪稱百花齊放。
但在這之后,國產劇就步入了一個怪圈,雷劇頻出,情節雷同,韓劇、美劇趁機搶占市場,俘獲了一大批觀眾。
好在近幾年在一些優質影視平臺的共同發力下,國產劇終于有了起色,在品質上也形成了持續輸出。
今天皮哥就帶著大家一起梳理中國過去十年的電視劇,我們按照豆瓣評分高低從中篩選出10部最優秀的國產劇集,看看能在中國電視劇史上留下名字的都有哪些作品。
—10—
《人民的名義》
豆瓣8.3分丨國民熱度最高的劇
如果嚴格按照評分,3年前的《人民的名義》是進不了這次遴選的,但這部劇實在是“獨一無二”,盤點時我們有必要來次“特殊對待”。
《人民的名義》是這些年最火的一部劇,劇中一群老戲骨塑造了一個個深入人心的人物。
每個人物都自帶梗:“農民兒子”趙德漢、“勝天半子”祁同偉、“死亡凝視”李達康、“照片哪來”高育良、“愛學英語”陳清泉、“心懷宇宙”孫連城……
很難想象,一部講述官場反腐的正劇,竟然劇中的反派都有自己的“粉絲”,這些大佬之間的相互斗法讓我們看得大呼過癮。
遺憾的是這部劇因為尺度過大,首播之后沒有再重播過,但3年過去了,劇中的人物依然被人們津津樂道。
這部劇唯二的不足是陸毅飾演的侯亮平不夠接地氣,不像祁同偉那樣引起觀眾的共鳴,演員表演也備受爭議,如果由周杰飾演應該會別有一番驚喜。
還有就是黃毛這個拖油瓶占據了太多的戲份,影響了全劇的節奏。
但瑕不掩瑜,這部劇依然當得起國產官場劇的標桿,可惜的是這樣的好作品難以成為常態。
—9—
《白夜追兇》
豆瓣9.0分丨懸疑網劇中的“孤品”
前段時間導演王偉宣布《白夜追兇》不會有第二部了,許多人不禁唏噓。
2016年,這部懸疑網劇播出時給人極大的驚喜,劇中雙胞胎的設定十分新奇,而作為一部網劇制作精良,給觀眾呈現出的是電影般質感,“萬年不火”的潘粵明也憑借本劇翻了身。
本劇完結后,許多人特意充了兩年會員,就等著續集,沒想到中間出了幺蛾子。
《白夜追兇》的劇本是一對情侶合作完成的,第一部播出后,兩人分手鬧掰了,還因為這部劇的版權打了官司,最終兩敗俱傷,這個IP就這么被毀掉了。
—8—
《大江大河2》
豆瓣9.1分丨主旋律電視劇的巔峰
《大江大河2》完結,最后宋運輝被下放到農藥廠當廠長,頗有幾分“虎落平陽被犬欺”的意思。
而宋運輝那段獨白感動了許多人:“整個國家都在努力,而我只不過是其中的一份子。”
《大江大河2》不僅劇集本身質量過硬,更難得的是讓觀眾在這個浮躁的年代重新認識了什么是理想主義。
中國改革開放40年,從一窮二白發展到現在這樣的程度,一定有著一大群像宋運輝這樣的心懷理想并為之付出一生的人,他們或許無趣耿直,但卻是真正的時代驕子。
雖然是一部主旋律劇,但全片沒有一味地追求高高在上,三位男主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都遭遇了命運的接連暴擊,有人離婚,有人失去親人,有人蹲了監獄,這些很真實地刻畫了那個時代。
而且宋運輝這些人的年紀和我們父母幾乎一樣,看他們的奮斗歷史也是一次和父輩的對話,因而會從內心升騰出一種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覺。
—7—
《黎明之前》
豆瓣9.2分丨諜戰劇新高峰
十年前,皮哥是在寒假里熬了三個通宵刷完這部劇的。
這部劇很有美劇的風格,情節緊張刺激,節奏十分緊湊,幾乎每集都有抓人的點。全劇多條支線交叉展開,盡管在開頭告訴你劉新杰就是,你依然會欲罷不能地陷進去。
相比《潛伏》,它更加真實,劉新杰和譚忠恕代表國共陣營,兩人智商在線,同場PK,見招拆招,互有得失。
此外作為一部諜戰劇,本劇還有很多生活氣息,里面展現的辦公室政治對職場新人很有借鑒意義,嚴重懷疑今年的《隱秘而偉大》有借鑒本劇。
吳秀波也是憑借此劇起飛的,雖然現在名聲臭了,但拋開人品,他的演技也是可圈可點,他是國內少有的氣質型大叔,劇中的他也是自帶迷人光環。
—6—
《沉默的真相》
豆瓣9.2分丨時間將證明這部劇的偉大
在2020歲末的年終盤點里,皮哥曾把《隱秘的角落》形容為“年度劇王”,但在評選“十年最佳”時,我卻覺得《沉默的真相》比《隱秘的角落》更有資格入選。
因為從短時間看,《隱秘的角落》更讓人驚艷也更流行,里面的“爬山梗”和兒歌《小白船》都已經出圈,它像一杯烈酒瞬間給人強大的精神刺激。
但從十年的維度來看,《沉默的真相》的生命力卻更持久。
該劇講述的是女童性侵,一群心懷正義的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檢察官江陽更是為了冤案燃盡自己的生命。
劇集探討的是中國司法公正性。
在紫金陳小說強文本的加持下,這個嚴肅的議題第一次以如此尖銳的方式觸碰到了觀眾內心最柔軟的角落,它就像一杯濃茶,初品苦澀,但后勁兒很足。
—5—
《甄嬛傳》
豆瓣9.2分丨宮斗劇的巔峰
最近李誠儒怒批《甄嬛傳》胡編亂造,害人不淺。
皮哥很欣賞李誠儒的快人快語,但覺得他噴《甄嬛傳》有點過了。
《甄嬛傳》的原著小說就是架空歷史,和真實歷史沒有一點關系,如果較這個真,那金庸的小說根本沒法看了。
而且《甄嬛傳》稱得上中國宮斗劇的巔峰,現在甚至成了宮斗劇的代名詞,比如經常有人會說“我們辦公室上演了一出《甄嬛傳》”,可見這部劇的影響力有多大。
當年這部劇太火,很多電視臺輪番播放,比如黑龍江電視臺分上午、下午、夜間三個時間段,用不同進度輪番重播《甄嬛傳》,最后硬是進了當年衛視收視前十名。
而整部劇劇情緊湊,制作精良,演員演技都在線,雖然有70多集,但幾乎感覺不到注水的存在,全劇隔一段就來一次高潮,而滴血認親的兩場群戲堪稱全劇的“名場面”。
魯迅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英雄,《甄嬛傳》作為宮斗劇的開創者堪稱經典,但隨后的宮斗劇太過泛濫,拾人牙慧味同嚼蠟。
—4—
《大秦帝國之縱橫》
豆瓣9.3分丨最被冤枉的神劇
《大秦帝國》完結篇《大秦賦》高開低走,從8.9分暴跌到了5.8分。
而它7年前的《縱橫》卻在《大秦賦》開播期間悄悄從9.2分升到了9.3分。
觀眾這種報復性打分一方面是表達對《大秦賦》的不滿,一方面則是對富大龍主演的這部劇給予高度的肯定。
因為在7年前,觀眾曾經“冤枉”過富大龍。
當年富大龍受邀出演了《縱橫》里的秦惠文王,這個人物在歷史上資料很少,為了塑造這個角色他不僅讀了原著小說,還翻閱了相關歷史書籍,最后給觀眾呈現出一個“非主流”的君王形象,結果觀眾不買賬。
《縱橫》開播時豆瓣評分只有7分出頭,富大龍作為“直接責任人”感覺很內疚,有一次見到制片人差點哭了出來。
有較真的觀眾跑到與富大龍相關聯的網絡社區,對他發出了“致命四連問”,句句戳心。
沒想到富大龍逐條回答了對方的疑問。
從字里行間就能看出富大龍詮釋這個角色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
果然是金子就會發光,7年過去了,《縱橫》逐漸被大家接受,它的豆瓣評分一路從7分爬上了9.3分,成為了《大秦帝國》四部里最經典的一部。
—3—
《瑯琊榜》
豆瓣9.4分丨古偶劇巔峰
《瑯琊榜》被封為神作是有一定“歷史背景”的。
2015年內地影視圈全都被于正制作的劇集給帶歪了,抄襲劇+流量明星+高收視,是那幾年的標配。
這時候《瑯琊榜》一出來,立刻開風氣之先,讓人觀眾見識到什么是真正的“古代偶像劇”。
本劇改編自同名小說,全劇從攝影、構圖、構圖、配樂和演員的表演看都是國產劇的標桿作品,對原著的改編也幾乎做到了1:1還原。
全劇三線齊發,雜而不亂:林殊和霓凰的愛情線、林殊和蕭景琰的兄弟線以及梅長蘇和反派對手戲都讓人看著大呼過癮。
當然許多人吐槽這部劇評分虛高,覺得它和《大明王朝1566》相比差得有點遠,皮哥覺得那是你選錯了觀影方式。
《瑯琊榜》本質上就不是一部歷史權謀劇,而是一部精品爽劇。
《瑯琊榜2》倒是按照權謀劇的路子拍的,可是觀眾不買賬了,所以說觀眾根本不會關心電視劇的類型和深度,只關心一件事:好不好看。
從這個角度看,《瑯琊榜》得到9.4分當之無愧。
—2—
《父母愛情》
豆瓣9.5分丨家庭劇巔峰
山東的文藝土壤孕育出了兩個完全相反的事物。
一個是山東衛視,要多土有多土,綜藝節目如此,播放的廣告也如此。
另一個是山東影視公司,要多牛有多牛,現在的正午陽光就是這家公司分出來的團隊,出品了很多優秀的電視劇。
《父母愛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這部年代劇沒有一波三折的劇情,沒有獵奇的人物,更沒有流量明星,就是一部簡簡單單講述一家人平凡生活的電視劇。
上世紀50年代,軍官江德福舞會上邂逅了資本家小姐安杰,兩人一見如故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經歷過激情與摩擦后,他們的愛情變成親情,他們撫養的兒女也長大成人,之后這對夫妻相互攙扶步入老年生活。
這部劇乍一看像一部流水賬,實則波瀾不驚地給觀眾展現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主角是軍官和大小姐的搭配,可是你絲毫看不出他們的身份帶來的特權。
故事背景是上世紀50年代,可是幾個重要的歷史背景劇中沒有特別點明。
主創放棄了“以小見大”的創作慣性,就是要“以小見小”,用最家長里短和雞毛蒜皮的細節來打動觀眾,你從任何一集的任何一個片段開始看起,都能瞬間入戲,因為整部劇就是普通人平凡生活的映射。
這樣一部年代劇帶給我們是綿遠悠長的情感體驗。
—1—
《毛騙終極篇》
豆瓣9.7分丨草根出品,永遠滴神
2010年河北傳媒學院的一群學生聚集在一起,拍攝了一部制作粗糙的網劇,名叫《毛騙》。
這部劇講述的是石家莊的一群小偷巧妙布局騙錢的故事。
這個草臺班子剛開始拍攝時只有一臺DV、一個三腳架和一臺筆記本電腦,劇中的導演、編劇、剪輯和演員全都是一群大學生,甚至拍攝到一半演員不夠,劇組請學校里打印店的包哥客串了一個角色。
然而就是這么一部塑料質感的電視劇,因為強大的劇情在網絡一上線就形成了一批擁躉,最后,《毛騙》第一部豆瓣評分高達8.5分。
名聲打出去后,這個團隊立馬推出了第二部,資金到位后,第二部呈現的質感明顯比第一部好了很多,豆瓣評分爬上了9.4分的高分。
隨后主創拉來了更大的投資,他們沉寂4年,潛心研究劇本和拍攝,最終于2015年推出了《毛騙終極篇》,這部劇一共10集,前幾集都是60分鐘左右,最后一集長達90分鐘。
每一集的劇情都堪比一部高智商犯罪的電影,全劇環環相扣,幾乎沒有一個廢鏡頭,演員的一個小動作、小細節甚至是一個小道具,都可能是伏筆。
關鍵是前面挖了很多坑,在最后一集里不僅填上了所有的坑,還升華了主題,整出幾個淚點出來,看得人熱血澎湃。
最終這部另類神劇在豆瓣評分高達9.7分,只有《大明王朝1566》和它同分。
《毛騙》的成功說明,一部電視劇的成功,最重要的不是看投入、看演員、看布景,而是劇本的質量。
電影是光影的藝術,好的電影不一定非要講一個好故事。
但電視劇是大眾通俗文化,好的電視劇一定離不開好故事。
最后要給沒看的朋友一個追劇建議:《毛騙》第一部確實很粗糙,實在難以下咽的話,可以搞清人物關系后 從第二部開始看起。
好了,以上就是21世紀第二個10年的“國產劇十佳”,你心中的TOP10是什么,快在留言區留下你的答案吧!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一粒雞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2022上半年十部好劇排名,最低7分,最高8.6分,每一部都值得觀看
今年的國劇市場,可謂延續了去年欣欣向榮的景象,一眾優秀的國劇脫穎而出,占據著大家的視線。
2022年上半年幾乎每個月,都有新的口碑劇上線。
這樣的創作環境,也徹底激發了國產電視劇的活力,各種類型的優秀劇噴涌而出。
今天,番茄君就為大家盤出今年上半年最好的十部國產劇。
作為現代版《秋菊打官司》,《幸福到萬家》開播后就熱度很高,接連拿下收視第一。
最近完結,劇集的最終評分落在7.0分,也稱得上為優秀劇。
作為不同時代語境下的農村現實主義題材劇,《幸福到萬家》可謂借著時代大潮,很好做出了現代化改編。
城鄉差距問題,女性婚姻問題,鄉村惡俗問題,征地問題,裙帶關系問題,大家長問題,學歷頂替問題……
細看此劇,你會發現它融合了諸多現實狀況,并對這些現實做了戲劇化解構,讓觀眾更加易于接受。
同時,《幸福到萬家》塑造了諸多鮮活的人物角色,像獨立勇敢的何幸福,淳樸敦厚的王慶來,專業正義的關濤,色厲內荏的王友德,作威作福的萬傳家,大家長式的萬善堂等等……
一方面,角色的鮮活來自編劇對農村生活的了解,這是每個角色能夠立住的底色。
另一方面,形象的豐滿也得益于演員們精湛的表演,尤其是趙麗穎的何幸福和唐曾的王慶來,將一對經歷波折的小夫妻演得活靈活現。
老戲骨們的表現更是可圈可點,尤其是劉威,張喜前和遲蓬三位,簡直就像角色本人。
所有因素合在一起,造就了《幸福到萬家》的熱度。
內核表達上,編劇沒有僅限于社會問題和現實癥結,還融進了女性獨立自主、追求幸福、勇敢拼搏的創業道路,也有了更好的呈現。
從這些方面來說,《幸福到萬家》絕對值得一個十強榜單,但也只能排在第十位,因為今年的優秀劇,太多了。
3月份上線的網劇,26萬人打出了7.5的高分。
在懸疑類型中,7.5是一個很高的分數,這也彰顯著該劇的與眾不同。
首先,在題材上,《獵罪圖鑒》與其他刑偵懸疑劇還有區別,它是以模擬畫像師的視角切入案件的。
看慣刑偵劇的觀眾,印象深刻的要么是斷案如神的刑警,要么是讓死人說話的法醫,畫像師很少被提及——從這個角度來說,《獵罪圖鑒》本來就很新穎。
因為畫像師這個職業并不被了解,所以本劇也有一定的科普作用。
在案件設置上,《獵罪圖鑒》也緊跟社會議題,整形醫院的紛爭,青春的創痛,被替換的人生……
每一張圖背后,都是一個揪心的故事,而每一個故事背后,又是一出出在上演的悲劇。
在劇情進展中,《獵罪圖鑒》為了突出懸疑感,也埋進了很多支線伏筆,細心的觀眾看劇應該會很過癮,因為時刻要動腦子。
當然,它不是沒有缺點。
在不少案子中,最終的邏輯都難以完成自洽,金世佳的演技仍然沒有達到最好的松弛狀態。
不過整體來說,《獵罪圖鑒》依舊是較為優秀的懸疑劇,它是上半年懸疑類型劇的支柱。
今年話題度最足的熱劇之一,就是這部《親愛的小孩》。
導演胡坤更注重人物沖突和恐育一族的內心恐懼,所以他完整展示了一個家庭從生育到破碎,再到因為孩子的病情被聯系在一起的過程。
《親愛的小孩》是現實主義題材劇,它盡可能貼近生活現實,將一個小家增添生命的過程展現得有鼻子有眼。
生孩子的痛苦,與月嫂的矛盾,孕婦的敏感,婆媳關系的癥結……每一個細節,都沖擊到現代年輕人柔弱的內心深處。
生孩子難,養孩子更難,如果遇到孩子生病,那是最難的。
幾乎所有的難事,都被肖路和方一諾碰上了,導致無論進行到哪個人生階段的觀眾,只要看完這部劇,總有感情要抒發。
單身的害怕遇到肖路這樣不負責任的男人;結了婚的害怕生孩子像方一諾一樣痛苦;有了孩子的感懷曾經的艱辛;孩子大了的,又替孩子操心以后的生活及情感問題……
這就是現實主義題材的力量。
當然,你說它制造焦慮也好,說它真實可信也罷,劇本身都有夸張的藝術成分,它只是來源于生活,劇中所反映的壓抑,照進生活里,主要還是看夫妻雙方的心態、性格和自身經歷。
作為一部劇,《親愛的小孩》絕對優秀——不管是演員、服化道、運鏡、打光還是節奏,幾無可挑剔。
但不少人說現實比電視劇更難堪,番茄君是不敢茍同的,生孩子帶孩子的過程確實十分磨人,但看著這個小生命一天天長大,你人生收獲的快樂和幸福,也是無法量化和表達的。
所以,看劇歸看劇,大家過好自己的生活,不要總把頭埋在土里,也別總遙望星空,你會發現,時光還好,生活也還好。
趙今麥和白敬亭的爆款之作,是今年國產劇的現象級爆款。
《開端》在劇作結構的設計上就很有想法,看似借了一個《土撥鼠之日》的時間循環的殼子,實際上全部都在為劇的懸疑感做鋪墊。
在“死而復生”的公交車爆炸中,在這個讓人不安的時間循環里,出口的絕望感和壓抑感,才是催著觀眾不斷往下看的最初吸引力。
除此之外,在表演上,《開端》可謂全員演技派。
趙今麥是今年最大的驚喜,雖然她身上沒有所謂的“小花”標簽,但在表演上,這個19歲的女孩,已然有了長足的進步。
她臺詞穩健,眼神犀利,表演精準,尤其在黑白鏡頭下窒息的那一幕,壓迫感、絕望感隨即而來。
白敬亭的表演也比之前好很多,人物情感拿捏精準,他與趙今麥的對手戲也是全劇亮點。
當然,《開端》之所以有這么高的質量,還因為它全員老戲骨的標配。
劉奕君、黃覺、劉丹、馬蘭、張喜前……
像《開端》這種短小精悍的短劇,應該是中國網劇的發展方向。看慣了這樣的劇,對動輒五六十集的注水劇,也就提不起興趣了。
這是番茄君想要叫屈的一部劇,因為對它的評判,似乎不是非常公正。
路陽導演,馬伯庸原作,客觀來說,路陽將自己導演電影的水準,完美發揮到了這部劇中,以至于看劇的時候,你總能感受到大銀幕的那種藝術水準和視覺享受。
同時,《風起隴西》是一個虛構的,設定在三國時期夾縫中的諜戰故事,這在一定程度上勾起了觀眾的好奇心。
《風起隴西》唯一的問題,是觀劇需要門檻。
這個門檻有兩個,第一個是基本的三國歷史知識,即便不知道司聞曹這些虛構的情報機構,也應該知道諸葛亮、馬謖、李嚴這些歷史人物,不然對劇情的理解會產生誤差。
第二個,是看《風起隴西》需要十足的耐心,電影美是要用心欣賞的,諜戰劇是要動腦子的。
因為國內各種磨皮仙俠的泛濫和工業糖精偶像劇的轟炸,大多數觀眾已經失去了好好欣賞一部劇的耐心。
這對《風起隴西》這樣的好劇不公平。
有位觀眾說得好:“為了不讓流水線的劣幣驅逐良幣,我支持這部劇”。
雖然看劇是為了娛樂,但當我們看到爛劇破口大罵時,也應該好好反思一下,我們為真正的好劇做過什么。
先說結論,《夢華錄》的8.1分,在番茄君看來是虛高的。
作為一部包裝過的古裝偶像劇,番茄君當然承認《夢華錄》的優秀,無論在服化道、制作還是演技上,《夢華錄》都能吊打一種古偶甜寵。
只可惜,如果與古偶做橫向比較,《夢華錄》十分優秀,但與其他一眾劇做縱向比較,8.1的評分有點稍稍過譽。
個人認為,《夢華錄》的高評分,主要來自對劉亦菲顏值的傾慕。
就表演來說,劉亦菲在臺詞功底、表現力和對人物細膩情感的把握上,顯然不是最好的狀態。
就劇情來說,大女主一路有大人物幫助,從而飛黃騰達,事業有成家庭圓滿的套路,這樣的劇情早在30年前就已經用爛了。
就內核來說,既要打著“大女主”的牌子,又要暗戳戳搞什么“雙潔”,前后矛盾,令人不解。
這三方面,《夢華錄》均不是上乘,所謂圍繞它的爭議,到現在為止也未停歇。
當然,這只是番茄君的一己之言,以《夢華錄》的質量,在7.5分上下應該比較客觀。
對,你沒看錯,戲骨云集的開年大劇,史詩級的表演和幕后陣容打造的《人世間》,也僅有8.1的評分。
關于《人世間》,番茄君以前已經說過很多次,這次就簡單跟大家介紹下。
此劇以周家的變遷為背景,從一家人及其街坊四鄰的身上,投射時代的縮影,書寫小人物的故事,堪稱“2022第一神劇”。
服化道方面自不必說,從五六十年代到現代,每一個物件,都能勾起我們的共同回憶。
劇并沒有將過多的矛盾沖突集中在愛情上,而是通過鄰里、親人、朋友等各種復雜的關系,展現鮮活生動的人物,講述曲折艱難的生活之路。
從小處著眼,《人世間》里眾多的配角,每一個雖然著墨不多,但都性格鮮明,有著十分清晰的轉變弧光,從真誠颯爽到白眼狼的喬春燕,從惹人討厭到逐漸懂事的馮玥,老實疙瘩周秉昆,自私自利周蓉,外表光鮮周秉義,大家長周志剛……
從大處來看,每個小人物的命運,似都與時代不無關系,從最初的國企工作到之后的開飯館,從父母去世到拆遷分房,一步一個腳印,走得很穩。
《人世間》是番茄君看過的,少有的全方位都很不錯的劇,這樣的劇之后肯定會經常被大家談起。
如果沒看過這部劇,希望大家好好刷一遍,你會有良多的收獲。
獨具一格的主旋律運動勵志題材劇。之所以能有這么高的評分,是因為大多數觀眾,都看到了《超越》的獨特之處。
與其說《超越》是給那些拿了金牌的冠軍選手拍的,不如說它是拍給千千萬萬懷揣冠軍夢想,為了國家榮譽和個人榮譽努力拼搏的運動健兒們的。
有沒有發現,從開始,這部劇從來就沒有強調過“贏”,雖然競技體育只看結果不看過程,但《超越》顯然給出了更加人性化的解答。
興趣、熱愛、汗水、努力……似乎都是先于“贏”而存在的,這也給大多數觀眾一個關于運動員的合理解釋。
大多數運動員,是因為熱愛、因為興趣、因為確實能在這個領域里找到更好的自己,而走上了運動道路。
短道速滑,跟全國所有的運動一樣,“冠軍總是少數的,而冠軍背后有無數的無名英雄在支撐”,這才是《超越》真正要表達的主題。
包括馬麗、胡軍、沙溢在內的所有老戲骨,在《超越》中都貢獻了很好的表演。
這些勵志的瞬間,也注定將會被觀眾銘記。
離開運動場,其實每個領域都一樣,成功者的背后都有無比艱辛的努力和付出,臺上的光鮮都是臺下無數的汗水,無數人的支持換來的。
這才是普通人成功背后的邏輯,也是《超越》中想要講述的,關于“超越”這個內核的核心表達。
第二名、《異物志》豆瓣8.4分
說起國內網劇鼻祖,有人知道是哪部嗎?大多數觀眾的第一反應,應該是這部由非專業團隊拍攝的《毛騙》,8萬人評價,豆瓣9.7
而這部《異物志》,就是《毛騙》團隊的最新作品,這是一部有可換概念的網劇,也是該團隊進軍網劇的試水之作。
先說兩個缺點吧。
確實因為經費和演員的業余問題,劇中有的表演和特效場景,并不比大公司大制作來得成熟。
而且整部劇,包括神秘異事,任意門等等概念,都有美劇《第十三號倉庫》,甚至有《哆啦A夢》的影子。
但番茄君之前說過,真誠是中國影視工作者最缺乏的品質,《異物志》至少在這一點上,做到了滿分。
在劇情上,團隊依舊保持著自己一貫的高水準,故事中的挖坑,鋪墊,反轉以及填坑,都做得比較完美。
僅有的幾處BUG,細細想來,其實邏輯上都是通順的。
除此之外,這部劇的編劇有很大的腦洞,新奇的物件雖然有借鑒,但能跟劇情如此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還能為懸念的設置起到功能性的作用,已經做得相當不錯了。
更難能可貴的,即便不是《毛騙》的粉絲,也絲毫不影響對《異物志》的欣賞。
除了制作商確實不能和大廠商相比,而且確實也沒什么明星參演,但故事絕不比任何一部國內的電視劇差。
番茄君強烈建議,如果有劇荒的觀眾,最好能看一看這部《異物志》,它帶給你的,可不單單是驚喜。
目前為止當之無愧的國劇第一,就是這部《警察榮譽》。
豆瓣8.6,在今年的國產劇中,還沒有劇能比它更高。
抱著看破案,看懸疑,看各種離奇案件想法的觀眾,可能要失望了,因為《警察榮譽》是一部很“悶”的劇,它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答案,更沒有驚心動魄的斗爭,基本都是警察的日常。
這里所說的日常,就是字面意思,是我國基層警察真正的“日常”。
為了拍的真,在開拍之前,所有演員都進到派出所體驗生活,忙碌,瑣碎,雞毛蒜皮,焦頭爛額,是普通民警每天都要面對的狀態。
這種狀態,被演員們很好反應在了劇中。
這是只屬于《警察榮譽》的煙火氣。
隨后,也是比較重要的,是對正義和邪惡,甚至屬于警察的那些灰色“潛規則”的真實呈現。
王景春飾演的王守一說過:“他一輔警,一個月拿著兩千多塊錢,你真想讓人家為你把命搭上啊!”
這話聽著雖然不高尚,也不好聽,但事實就是如此,輔警和正式警察之間的區別,不僅僅是編制。
一月兩千多的工資,要全靠榮譽感支撐維護正義的工作,也是很難的,尤其到了生死抉擇的時候,當然會面臨選擇和矛盾。
真話有時候刺耳,但真話也是事實,這個小小派出所的故事,著實比很多電視劇模板化的形象和口號化的劇情,來得更接地氣了。
警察曹建軍家的各種家務事,也讓觀眾看到,即便是警察,有時候也被人看不起,也被岳父岳母欺負。
《警察榮譽》演的,不僅僅是警察,還有生活。
與其說它是一部劇,不如說就是職業劇,或現實劇,比起那些動輒摳圖發糖搞CP的懸浮劇來說,《警察榮譽》可太值得贊美了。
總結:
2022年上半年最好的電視劇,最低7分,最高8.6分,質量很不錯。
從類型上看,寫實類劇集依舊是優秀劇的沃土,只要拍到現實,拍進觀眾的心坎里,觀眾肯定夜會給劇和創作者正向的反饋,比如《警察榮譽》《幸福到萬家》《親愛的小孩》。
而腦洞大開的網劇,也是優質劇的聚集地,《開端》里的時間循環,《異物志》的各種神秘物件,是吸引觀眾最大的噱頭,也是為劇代言的最好引子。
對《人世間》《夢華錄》這樣的群星云集的大制作來說,這樣的口碑似乎就是應該的,如果拍不成優秀的作品,反而容易被人詬病。
上半年最好的劇,就為大家總結到這,我們年終再見!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