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扎西革命故事;紅色扎西的故事
記者,時代的記錄者,社會的瞭望者。國慶假期,記者們將筆端聚焦在“生于斯長于斯”的故土,閑話家常,體味親情,感受變化,丈量從離鄉到返鄉之間時光的距離,記述民間煙火,描繪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的時代圖景。讓我們一起在記者的微觀察中,聆聽家鄉故事,觸摸時代變遷,看從城鎮到鄉村處處煥發出的蓬勃生機,共同祝福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痹谕饷娲昧?,每次回鄉,都有這樣深切的體會,不僅如此,近年來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如同一幅幅畫卷,深深地烙刻在我心里。
“烏蒙天路”讓回鄉更快捷
我的故鄉在川滇黔交界的云南省昭通市威信縣,素有“雞鳴三省”之稱,是著名的革命老區。1935年初,紅軍長征經過威信,并在此召開一系列重大會議,史稱“扎西會議”,毛澤東主席還留下了“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的壯美詩句。此外,川滇黔邊游擊縱隊還在威信境內進行了長達十多年的革命斗爭。
威信是革命老區,也屬于烏蒙山連片特困區。我還在讀書的時候,從縣城扎西到省會城市昆明不到680公里的路程,汽車要跑兩天,即使到2010年我到昆明工作后的一兩年,回一趟家也至少要12個小時。那時,昆明至昭通、昭通至鹽津豆沙關的高速公路沒有全程貫通,部分路段不僅狹窄,還坡陡彎急,一到陰雨天,云霧繚繞,能見度不過數米,用“龜速”形容車速毫不為過。特別是冬天,隨時都會因霜凍天氣封閉道路,在路上堵幾十個小時也是常事。
2015年底,“烏蒙天路”昭(昭通)麻(麻柳灣)高速通車;2016年底,昆明小龍高速通車。這讓我回鄉變得更便捷、更快捷。這次回家,清晨驅車從昆明出發,到老家還可以趕上熱騰騰的午飯。
根據全省“五網”大會戰的部署和要求,昭通近年來著力推行交通先行戰略,到2020年,將實現縣縣通高速;成貴高鐵有望明年通車,到時候,若不想開車,乘高鐵從昆明到貴陽,然后吃點特色小吃,再從貴陽乘高鐵到威信,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而且,這一路不過半天時間。
家家屋頂紅星閃耀
回鄉最直觀的感受還有車窗外掠過的一幢幢小洋樓。進入縣境內,兩岸青山相對出。曾經的茅草屋、磚瓦房被“坡頂青瓦兩頭翹,白墻灰線格子窗”式的民居取代,掩映在青山綠水間,分外美麗。
步入鄉間村寨,隨著國家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的實施,公路通達每個村小組,并逐步實現硬化。一條條清潔的“連戶路”連接家家戶戶。每戶人家房頂正中間,一顆碩大的紅色五角星格外耀眼,寓意著中國是革命老區人民的大救星和保護神。
同學說,根據“鎮彝威革命老區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三年行動計劃”,2016年至2018年為攻堅期,將實現老區脫貧摘帽的目標。如今,一場脫貧攻堅的戰役正在故鄉如火如荼地展開。可以預見,人民群眾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農民工返鄉做“弄潮兒”
前些年回鄉,很多鄰里家中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即使春節,很多年輕人也回不來,要見一個兒時的伙伴很難。
如今,很多人不再外出打工,他們回到家里,有的買起了貨車跑運輸,有的就近務工,有的在集鎮上開起商店,有的張羅著要在家里搞種養殖業,帶領村民脫貧致富……曾經人背馬馱的場景見得少了,通過小轎車或摩托車代步的場景隨處可見,村民們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晚飯后,老人們或到村鎮文化活動場所跳廣場舞、下棋,或沿河、沿路散步,或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看電視、聊天,其樂融融。(記者宗衛發自昭通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