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在中國問題上,西方看空者一直遠遠多于看多者。新問題常會被視作預示著即將發生的危機:硬著陸、隨之而來的社會不穩定或最終政權的傾覆。癡心妄想!
據英國《衛報》網站9月14日報道,毋庸置疑,看空者已有過糟糕的經歷。在持續35年的非凡經濟增長后,中國依然保持了7%的年增長率。誠然,這比以前低多了,但依然可傲視西方任何國家。
西方諸多經濟評論的一大缺陷在于,眼光都未能超越下個季度甚至下個月的結果。反之,中國了解自己的過去、現在及未來需要走向何方。他們不沾沾自喜:中國領導人坦承面臨很多新的經濟挑戰。
報道稱,因此,研究世界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的全球作用是很有啟發性的。
2007年至2008年,當西方經濟步履維艱時,中國經濟進行了馳援。盡管中國政府采取行動主要是出于自身利益——避免被拖進危機——但這些行動依然把西方經濟從更加悲慘的命運中挽救出來。
報道稱,在當時占中國出口半壁江山的西方市場幾近崩潰的情況下,中國啟動了4萬億元人民幣的大型刺激計劃,促進內需并抵消出口需求的損失。這個計劃起作用了。中國依然保持了10%左右的經濟增長率,是全球經濟的主要推動力。
另外,在最黑暗的日子過后,中國允許貨幣穩步升值,自2005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上漲了25%。中國出口競爭力因而降低了。同時,其經常項目盈余也急劇下跌,從2007年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0.1%跌至去年的2.1%。試想,如果中國采取了相反的做法,讓人民幣貶值25%,其他經濟體會遭遇什么后果。
自2008年以來,美國GDP的增幅剛剛超過10%,而同一時期,中國GDP的增幅約為66%。這一事實顯示中國經濟健康狀況對全球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不過,中國也坦承刺激計劃帶來了大量極尖銳的問題:基礎設施行業長期過度投資導致債務過多、房地產市場過剩以及地方政府的財政問題加劇。
他們也深刻意識到,刺激計劃也拖延了最緊迫的經濟挑戰:中國經濟的結構改革。因此,中國發現自己需要在雙線同時作戰:刺激計劃帶來的嚴重短期問題和迫切需要解決的長期結構改革。
中國經濟再平衡取得了令人震驚的快速發展。
報道稱,2014年,服務業占中國GDP的比重為48.2%,穩穩超過了占比為42.6%的制造業和建筑業,而且兩者之間的差距還在逐步擴大。盡管經濟增長率下滑至7%左右,但就業率依然有上漲趨勢。
報道稱,西方對標題性的GDP數字的過分關注忽視了這些深層結構性改革。歸根結底,正是中國經濟轉型(從勞動力密集、投資引領、出口導向的經濟模式到以高附加值產品和國內消費為基礎的經濟模式)的能力才是其長遠未來的關鍵。
外媒稱看空中國經濟純屬“癡心妄想”
《證券日報》記者獲悉,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執行會長鄭新立9日在由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主辦的推進城鄉...更多
2015-09-10 09:22:24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發表主題演講近日,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2015中國國際金融投資理...更多
2015-09-15 14:15:17圖片來源: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外媒稱,每周都有好幾趟滿載著德國機械和工業零件的火車從杜伊斯堡、漢堡或萊比錫出發,目的地是中...更多
2015-09-16 09:14:30馬丁·雅克在《衛報》發表文章,認為西方對中國經濟表現的恐慌主要是因為對自身缺乏信心外媒稱,在美歐主流輿論對中國股市大跌和經...更多
2015-09-16 09:14:58近段時間,全球股市、匯市、大宗商品市場等價格波動劇烈,國際上有輿論認為類似2008年的金融危機又來了,并且這次危機的根源是中國...更多
2015-09-16 09:16:48外媒稱,在金融圈有一個眾所周知的真理:美國一打噴嚏,全世界就感冒。據新加坡《海峽時報》9月19日報道,但是從18日的美國聯邦公開...更多
2015-09-21 10:00:307月19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了最新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報告下調了全球經濟增速預期。但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速預估從之前...更多
2016-07-20 09:14:22輕點手機App上的按鍵,就能遠程控制智能灌溉系統;使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鏈接,就可快速得知農作物經銷信息……進入G20時間的杭州,全球...更多
2016-09-05 09:16:46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4日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和5日發表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都對中國經濟形勢給予積極評價——預期中國前期推...更多
2016-10-07 08:21:18中國央行副行長易綱6日在華盛頓出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2016年秋季年會時表示,中國經濟比此前更穩定。中國將繼續為全...更多
2016-10-07 08: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