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企業法》第三十三條第一款規定:“合伙企業的利潤分配、虧損分擔,按照合伙協議的約定辦理;合伙協議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由合伙人協商決定;協商不成的,由合伙人按照實繳出資比例分配、分擔;無法確定出資比例的,由合伙人平均分配、分擔。”合伙企業的利潤按照合伙人的實繳出資比例予以分配既符合人們對資本貢獻率的認識,又滿足了對合伙人盡快出資到位的激勵需求,因而其正當性得以確立。那么,這是否意味著按照“權利義務相一致”的原則,合伙企業的虧損分擔也應該按照同樣的規則處理呢?
現行法的規定當然有其合理性。譬如,這種做法與商法所具備的鼓勵投資的精神相一致。但與此同時,現行法確立的以實繳出資比例為標準進行虧損分擔的規則不可避免地遭遇到至少兩個方面的挑戰和質疑:
以實繳出資比例為標準令合伙人分擔合伙企業的虧損所造成的激勵效應在于合伙人不再考慮盡早出資到位,以避免分擔虧損之際令其承擔。但問題在于,合伙企業分配利潤同樣是按照實繳出資比例進行,如果該合伙人不出資到位,也會導致其無法分享合伙企業所分配的利潤。這就可能造成一個極為尷尬的情況:該合伙人在合伙企業中既不分享利潤,也不分擔損失,那該合伙人的合伙人身份如何保持?同樣,合伙企業的本質屬性在于合伙人共同出資、共享收益、共擔風險,照此,該合伙人所在的企業還是合伙企業嗎?
按照現行的按照實繳出資比例分擔虧損的做法,各合伙人都有激勵通過認繳出資而非實繳出資投資于合伙企業。《合伙企業法》第十七條的規定:“合伙人應當按照合伙協議約定的出資方式、數額和繳付期限,履行出資義務。”如果各合伙人都將自己的認繳出資確定在一個很高的額度上,那么合伙企業的合伙人申報的“出資額”就很高,交易市場的第三人更容易相信該合伙企業的實力雄厚,從而與之達成數量更多、交易額更大的商業協議。
然而,合伙人實際上很難出資到位,合伙企業實際上也沒有那么強大的經濟實力,甚至是在各合伙人出資到位之前便發生虧損分擔的問題,那是否就意味著因采取認繳出資形式而未實際出資到位的合伙人就免于分擔虧損,而由實際繳納出資者最終負擔所有的虧損呢?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是否會導致任何人均不再實際繳納出資轉而采取認繳出資?如此一來,合伙企業如何能設立成功?即便設立成功又怎樣獲得營運的初始資金?因為無論怎樣,在一個合伙企業中,不管哪些人通過認繳的方式來出資,還是必定需要有合伙人實繳出資才能使合伙企業得到最初步運營基礎。但這樣的話,誰還有激勵去實繳出資呢?
總之,現行的按照實繳比例分擔損失的立法例會促使合伙人用認繳方式虛報出資,進而向交易市場傳達一個扭曲的信號以取得交易對象的信賴,從而增加債權人的受償風險,最終損害市場交易秩序且提高交易成本。如此一來,商法乃至《合伙企業法》借助認繳機制所推崇的鼓勵投資的精神是否值得再反思呢?
綜上,筆者認為,應當修改《合伙企業法》第三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即合伙企業的虧損分擔應以合伙人認繳的出資比例為標準。
(李飛 作者系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的意見國辦發〔2015〕57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城...更多
2015-08-03 09:31:33在國新辦今天舉行的發布會上,財政部部長助理許宏才說,經過連續幾年的調整,國有資本收益收取比例已經從2007年設立之初的10%、5%、...更多
2015-09-14 14:10:16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廳(局)、財政廳(局):經民政部、財政部研究同意,自2016年1月1日起,中國福利彩票資金構成比例做如下調整...更多
2016-07-14 09:25:04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秘書長許昆林21日表示,前三季度民間投資增速企穩回升,表明促進民間投資的各項政策取得了積極成效,下一步...更多
2016-10-22 02:31:22港媒稱,中國與土耳其的經濟合作尚未達到占很大比重的地步,但中國國有的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簡稱中遠)正在改變這種局面。中...更多
2015-09-21 09:59:50《經濟參考報》記者初步統計,截至12月28日,2015年共有27個省(區、市) 和深圳市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約14%。目前,全國月最低工 更多
2015-12-29 16:37:22曝光:8000塊的行李箱被摔壞,國航只賠400,你答應嗎?來源:央視財經《消費主張》一、8000元行李箱被摔壞只能賠你100元,你接受嗎?羅女士 更多
2016-03-02 14:13:46經國家質檢總局約談后,宜家(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向國家質檢總局提交了召回計劃,決定從2016年7月12日起在中國市場上召回1999年至2016年期間 更多
2016-07-16 10:25:1722項行業標準出臺昨天,在第二場家政服務行業標準規范貫宣會議上,北京家政服務協會和北京母嬰服務協會對全市200余名家政服務行業企...更多
2016-10-28 03:32:06當前,患者對醫療領域的不滿主要是小醫院不愿意去、大醫院看專家難、大病治療負擔重。醫療行業深度觸網能否改變優質醫療資源不足、...更多
2016-11-25 02: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