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者險一般保多少合適、三者險買300萬有必要嗎
在新車落地之前,每一位車主都非常開心,幻想著開車新車“招搖過市”的場景,但是新車落地之后,我們就會感受到有車的煩惱,這時候不僅要為懸掛車牌東奔西跑,還需要為汽車購買保險,作為汽車上路的準則之一,每一輛上路的私家車都需要購買交強險,這也是汽車上路的一項門檻。
不僅如此,我們在購買交強險時,工作人員會建議購買其他類型的商業保險,新車落地一般情況下會購買“全險”,也就是購買所有類型的商業保險,其中就包含“三者險”,機動車商業保險調整之后,保險種類和保額出現了轉變,那么三者險有必要購買300萬的保額嗎?我身邊的老司機表示:沒必要,甚至連商業保險都沒有購買!這種看似玩笑的情況,其實非常常見,我這位朋友已經有十二年的駕齡了,前后送走了九輛汽車,從最近三輛汽車到手之后,就再也沒有購買過商業保險,這是因為朋友非常信任自己的駕駛技術,老司機在路上開始總是那么穩!
當然,從就事論事的角度上出發,很多人不贊同朋友的這一做法,但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不同,朋友也并不是為了省錢而不購買商業保險,而是因為這些年的駕駛經歷,一次保險都沒有出過,自然不甘心繼續購買商業險,從普通車主的角度出發,商業險是開車上路的底氣!在出現交通事故時,我們所購買的商業保險就會起到作用,保險公司會按照的責任劃分替代車主進行賠付,不管是全責、主責還是次責,都不需要車主自掏腰包,可見三者險有多么重要!
當然,我們在挑選三者險時,會看到不同保額的類型,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BBA也不再屬于豪車,不少城市隨處可見D級超豪華車型,在這一用車環境之下,150萬保額的三者險明顯不夠用!既然不糾結該不該購買,那么就要解決三者險保額問題了。
雖說不同等級三者險的保額存在較大的區別,但是在保費上的差距并不大,150萬保額和200萬保額的保費相差不過100元,而250萬保額和300萬保額保費的差距更小,我們在判斷該購買哪種保額的保險時,就要從實際用車環境出發!
若是車主所在的城市經濟水平較高,道路上三百萬左右的豪車隨處可見,那么購買300萬保額的三者險很有必要;另一個情況就是要從其他道路參與者出發,電動車在迎來新國標之后,駕駛行為明顯規范了很多,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嚴于律己,若是車主所在的城市存在電動車、電動三輪車、老年代步車為首的交通亂象,可以毫不猶豫地購買300萬保額的三者險,就算是車主要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300萬的額度也夠用!
反之,若是車主不經常在繁華路段出行,或者當地的出行環境非常完善,也就沒有必要購買高額的三者險,以此降低用車成本,對此,你怎么看?你是”交強險戰士“嗎?你購買了多少保額的三者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