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保護裝置太坑人(行人保護裝置怎么修復)
最近擎哥的好友“陳兄”運氣有點背。
幾天前的下午、他正在和煦的陽光下開著愛車唱著歌,行駛在康莊大道上,一個不留神以不到60km/h的速度壓到了路邊的雪糕筒。本以為這會像壓個飲料瓶那么輕松,但沒想到在“嘭”的一聲巨響后,機蓋竟然被彈了起來。
下車查看,陳先生發現雖然車身沒有任何剮蹭、掉漆的痕跡,但機蓋后方被彈起一條大約10cm的縫隙。打電話問4S店,工作人員告知是行人保護裝置被觸發,維修費用大概在4萬元左右;而由于沒有碰撞的痕跡,保險理賠也無法受理。
(對,這就是行人保護裝置被觸發)
壓到一個雪糕筒需要4萬元的修理費用?這事怎么想都有點冤……
令人焦慮的行人保護裝置
陳先生愛車的型號為英菲尼迪Q70L,買來后一直在正規店鋪保養,事發前儀表盤也沒有任何故障燈的提示,而經過與工作人員的交涉,對方也表示這是一個“正常的現象”。
此次被觸發的裝置為行人保護系統中的“主動彈起式機蓋”,在中汽研的官方網站上對這項功能是這么解釋的:“當汽車與行人發生碰撞時,一般會先是行人的小腿或膝關節受到汽車前保險杠的傷害,而如果是底盤較高的SUV車型也可能先傷害到大腿部位,隨后因撞擊使行人身體轉動后,頭部很有可能會撞擊到發動機艙蓋或前風擋玻璃。因此,合理地降低前保險杠和發動機艙蓋等與身體接觸較多部位的剛度、優化結構造型是減小對行人傷害的有效措施。”
通俗點說就是經過研究發現,在車輛撞擊行人后大部分情況下行人的頭部都會磕在發動機機蓋上,這時車輛把發動機蓋彈起,行人的頭部所撞擊的相當于就是一塊鐵板,而如果不彈起,撞到的就是扎實的鐵塊,受的沖擊會更大。其實這項功能許多品牌的車輛都有配備,比如凱迪拉克、別克、本田、、沃爾沃、捷豹……如果你回去翻翻家里的車輛說明書,說不定會發現驚喜。
在擎哥看來,這項功能配備的初衷是好的,個別情況下也的確能派上大用場,但令許多車主頭疼的是他激活的條件讓人相當費解,像什么低速的車輛碰撞、撞到貓貓狗狗、甚至是坑洼路面的托底和高速過了減速帶,當然還包括陳先生所遇到的壓雪糕筒。在這個音響都能聽得懂話的時代顯得相當不智能,給車主們平添了許多煩惱。
是行人保護還是4S店的“搖錢樹”?
在裝置激活后,發動機蓋彈起的原理是和氣囊類似的,都是用引線和觸發,威力極大,幾乎都是一次性使用,彈出來就無法手動關閉,只能更換總成,維修費用最低也在1W+,高的就能達到數萬元,仿佛一個隨時準備好掏空你錢包君的“定時”。
但在擎哥撰稿時,陳兄又傳來了“捷報”,在經過與4S店的交涉無果后,無奈轉求一位維修店老師傅,其給出了一個只需要花費650元的解決方案——將行人保護系統組件完全拆除,再將沒變形、掉漆的機蓋重新安裝好,拆除了“”,又復原了愛車,陳先生對這個方案還是相當滿意。
(650元解決了4萬塊的問題)
其實如果你打開百度,搜索一下關于主動彈起式機蓋的消息,你將會發現來自一大波不同品牌車主的吐槽,主要的槽點還是集中在彈出條件太靈敏和維修費用太高上,縱觀各地4S店針對機蓋主動彈起提出的維修方案,幾乎都是更換機蓋、保護系統組件總成,但其實通過陳先生的事例我們能發現,只要拆掉底部的保護裝置就能夠將機蓋復原。
雖然從此以后沒有了主動彈起功能,但這并不是國家安全標準內強制檢測的部分,按理來說車主有權利自行選擇是否保留該裝置,而不是必須接受大部分4S店提出的“唯一”維修方案,行人保護裝置究竟是保護了行人,還是保護了4S店的利潤?針對這一點擎哥也想提出質疑。
一個充滿“應試”意味的雞肋配置
最后,我還想談談這套系統為什么存在、以及它存在的意義。關于它所帶來的保護作用,我們不妨來設想一下,在車輛碰撞到行人的時候,低速行車一般會把人撞向前面,高速行車雖然會把人掀到車窗上,就算有這個安全功能人一樣會碰撞嚴重,想要最大化保證這個功能的作用,車速角度都必須控制在一個區間中,絕對是個技術活,這也是為什么我在上文說到過“在極端情況下會有作用”的原因,那為什么車企還樂此不疲的往新車上安裝此功能?
其實人和車的碰撞事故中行人是絕對的弱勢方,于是各國的NCAP機構看到這一問題,紛紛把行人安全作為新車安全性評價標準。這迫使車企為了拿到安全性高分只能開發行人保護模塊。但就拿主動式彈起機蓋來說,它的打開條件基本只能靠各家算法標定,傳感器的局限也無法覆蓋所有工況,為了在碰撞測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廠家只能把它調節得盡可能的靈敏。在國內,C-NCAP2018版也加入了行人保護評價,可以預見未來這樣的車會來越多,不客氣的說,這是一個充滿了“應試”意味的配置,帶給消費者更多的感受是雞肋。
后記:車輛保護行人的出發點絕對是可取的、也是很重要的;但在科技含量更高的行人保護裝置普及之前,如何解決這一裝置所帶來的矛盾?擎哥認為起碼要做到兩點。
1.要有嚴格的標準,不單單要限制上限,也得限制下限,起碼得像安全氣囊一樣有個標準不會動不動就誤觸發。
2.維修費用得合理,在設計上更優化一下,爭取做到能重復使用,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至于車主個人如何在不去4S店的情況下完全關閉這套系統?我才不會告訴你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拔掉對應的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