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前輪扎釘后如何處理—左前輪扎釘后如何處理好
輪胎扎了釘,用鉗子,夾住釘子,擰出來。
再擰一顆補胎釘進去,就補好了,是不是很神奇?
動作快的話,前后幾分鐘解決問題。
用釘子補胎,很多人認為是智商稅。只能說這些人太自以為是了。
我的親身經歷,告訴你,釘子補胎是多么靠譜的事。
車子的右后輪,總是扎釘,一年多時間,扎了5次。
好在自己補胎,簡單省事,否則,就要花掉小半條輪胎的錢,還要耽誤很多時間。
這是一個4.2mm的鉆頭扎的
扎的位置,是胎肩,如果沒有補胎釘,這一條輪胎,就要報廢了。
這種情況,輪胎店,是補不了的。
雖然鉆頭不大,但把孔別成了橢圓,補的時候,費了一些周折。先用一顆直徑5mm的補胎釘,當時不漏,過了個把月,漏了,后來又換了一顆直徑7mm的補胎釘,終于補好了。
補胎釘,和輪胎粘在了一起,拆補胎釘的時候,廢了很多事。
第二次補好了,一年多,還是好好的。
第三次,又扎在了胎肩上面,如果沒有補胎釘,這一條輪胎,就算報廢2次了。
這一次,很順利,幾分鐘解決問題,大半年了,一直好好的。
中間補了2次,沒拍照片。
總共5次扎釘,都是在右后輪,這是有原因的,釘子一般都是在馬路邊,前輪壓過去,把釘子帶起來,后輪扎上了,就是這個道理。
第5次補胎,廢了很多勁,漏氣點太小了,2-3個星期,壓力降0.3bar。
花了好些時間,終于找到了漏氣點。
這一次,還是胎肩位置,這一條輪胎,已經報廢了3次了,都是補胎釘救的命。
釘子擰出一半的時候,拍的照片,已經在輪胎上扎了很長時間了,螺絲頭子磨沒了。
用鉗子夾住螺絲,擰出來,不費勁。
補胎就更簡單了,補胎釘上,抹了一點點界面劑,用電動工具擰進去的,幾秒鐘。
釘子周圍棕色的,是擠出來膠膜。
恐怕,還是有人覺得,這是智商稅,我給你們看一幅圖片,就不會懷疑了。
這副圖片上的5個補胎釘,是做實驗的時候,人為扎漏了輪胎,再補進去的,那一批總共補了8個,還有3個,沒拍照片。
這些補胎釘,在輪胎里面2年多了,行駛里程4萬公里左右。
全部是完好無損的!
這些補胎釘,在輪胎里面,是伴隨著輪胎,同步磨損的。
大家能發現,釘子比胎面低,這是釘子與橡膠彈性差異導致的,普通用戶,沒必要研究這么專業的問題,只要能補胎,不漏氣,就可以了。
一條輪胎,13個補丁,一點不漏氣,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