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元湯是誰的方子-保元湯保元湯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
【名醫簡介】
周子平(1921—1986),長興丁甲橋鄉平橋村人。1948年畢業于上海東南醫學院。解放前夕在湖州福音醫院任醫師。1950年,為支援國家建設,到天津鐵路醫院工作。從醫30年,歷任醫師、主治醫師、主任醫師、內科主任等職。
【醫案】
一女人吐血發熱,熱甚而喘,用生脈散熱更甚,脈或大或小,或浮或數,或弦或澀,變易不常,知其脾陰虛而脈失信也。脈者血之府,脾統血,血枯,故變易不常耳。用保元湯加五味子、山藥、杞子、白茯苓,人參重用至五錢,二帖而效,二十帖而愈。
本案引自(《慎齋書》)
【評按】
吐血而發熱,熱甚而喘,脈變異無常,此乃脾陰虛也。脾虛統血無權,故吐血。周氏用保元湯(黃芪、人參、肉桂、甘草)加味,其中人參重用,使其元氣得復,脾陰如常,吐血諸癥痊愈。
【吐血簡介】
吐血是血從胃中經口吐出或嘔出,血色多暗紅,多夾有食物殘渣,并常伴脘脅脹悶疼痛的病癥。多因胃中熾熱,或肝郁化火,脈絡瘀滯,逆乘于胃,陽絡損傷所致。亦有部分因中氣虛寒、血失統攝而致吐血。吐血又稱嘔血,古代曾將有聲者稱為嘔血,無聲者稱為吐血,但實際上吐血與嘔血,不易區別,故一般統稱為吐血。吐血主要見于西醫的上消化道出血,其中以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及肝硬化所致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最多見。其次亦見于食管炎、急慢性胃炎、胃黏膜脫垂癥等病癥,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尿毒癥、應激性潰瘍等引起的吐血。
【作者寄語】
如仍有疑問、體會,歡迎評論區留言、互動、交流,如有收獲,歡迎點贊、轉發、收藏,如果喜歡我的創作內容,歡迎關注我 ,每天都會為大家分享名家醫案及健康知識,謝謝大家的耐心閱讀。如需問診,可點擊主頁快問中醫,按步驟詳細描述病情,并拍一張舌面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