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子百合會加重濕氣嗎-女人長期吃百合的好處
夏季的天氣又熱又悶,人體最易流失水分,且嚴(yán)重影響食欲,容易上火、中暑。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湯補”,科學(xué)喝湯能緩解上述的不適癥狀,舒舒服服度過一整個夏天。
總以為天冷的時候最消耗能量,其實炎熱的夏天才更需要補充營養(yǎng)了。夏天喝湯,能排能補。
“排”就是排濕毒,夏天濕氣重,喝湯時適量出汗能排出體內(nèi)濕氣和毒素。
“補”就是補充體內(nèi)缺乏的鹽分,夏天出汗多,體內(nèi)鹽分流失也多,喝湯能補充一點流失的鹽分。
這個時候,你就非常需要一碗消暑養(yǎng)生湯了,自己動手做起來,做個真正的“湯達(dá)人”!
夏季經(jīng)典養(yǎng)生湯
1、竹蓀老鴨湯
【用料】鴨子半只、石斛10克、竹蓀1包、老姜1小塊、京蔥1段、料酒20毫升、清水2升、鹽、味精少許。
【做法】
鴨子洗凈后切成塊,石斛浸泡10分鐘后裝入煲湯袋,老姜拍扁,京蔥切小段。
將鴨塊和姜、蔥一起放入鍋內(nèi)倒入清水沒過鴨子,大火煮出血沫后撈出鴨子、姜蔥,用水沖凈血沫,然后放入湯煲內(nèi)。
湯煲內(nèi)倒入2升清水,放入石斛、料酒,蓋上鍋蓋大火煮開后轉(zhuǎn)小火燉1小時。
1小時后打開鍋蓋,調(diào)入鹽和味精,然后倒入清理好的竹蓀,蓋上鍋蓋繼續(xù)燉20分鐘即可。
【功效】消暑利濕、補氣養(yǎng)陰、潤肺清熱。
2、苦瓜瘦肉湯
【用料】苦瓜半斤,瘦豬肉半斤,適量鹽。
【做法】
苦瓜去瓤切塊;瘦豬肉切成薄片。將苦瓜和瘦肉一起放入鍋中,加水煮開,加適量鹽調(diào)味,即可食用。
【功效】 清熱解暑、明目祛毒,適用于緩解暑熱煩渴、暑癤、熱痱過多。
3、羅漢果蓮藕湯
【用料】羅漢果2個、蓮藕一節(jié)、紅棗10顆左右、冰糖少許。
【做法】
用清水洗凈紅棗后泡在水中備用,再把羅漢果外皮洗凈,用刀輕輕拍裂外殼,取出果肉。
把蓮藕削去外皮洗凈后,切成薄片。
然后將羅漢果肉和紅棗放入鍋中,加入1.5升左右的清水后,用大火煮沸,再改成文火煲煮20分鐘。
最后把蓮藕片和冰糖放入,文火再煮15分鐘即可。
【功效】消炎清熱、利咽潤喉,但腸胃寒涼、易拉肚子的人不宜多食。
4、赤小豆粉葛煲鯪魚
【用料】赤小豆100克,粉葛750克,陳皮少許,鯪魚500克,生姜3片。
【做法】
先將赤小豆、陳皮洗凈后備用;
然后將粉葛削皮洗凈切塊;接著將鯪魚清洗干凈后瀝干水分;
然后鍋中放油,慢火煎至微黃;
最后將所有材料一起放入煲內(nèi),加入2500毫升的清水,大火煮開后轉(zhuǎn)小火煲2個小時;最后放入適量食鹽即可。
【功效】清熱解毒、利水除濕、生津止渴、健筋骨、活血行氣、逐水利濕作用。
5、山藥芡實薏米湯
【用料】淮山藥15克、芡實15克、炒薏米15克、炒扁豆15克、北芪12克、白術(shù)10克、豬排骨200克。
【做法】
先用水浸泡淮山藥,以去掉硫磺之味。
扁豆、薏米用鍋炒至微黃,茨實、北芪、白術(shù)用清水洗凈,排骨洗凈,與涼水一起加熱,待沸騰后,撈出備用。
然后將上述全部用料放進(jìn)湯煲內(nèi),用中火煲90分鐘后,調(diào)味即可。
【功效】此湯健脾醒胃、祛濕抗疲勞作用,對于脾虛濕重、精神不振者尤宜。
6、百合蓮子湯
【用料】干百合100克,干蓮子75克,冰糖75克。
【做法】
百合浸水一夜后,沖洗干凈。蓮子浸泡4小時,沖洗干凈。將百合、蓮子置入清水鍋內(nèi),武火煮沸后,加入冰糖,改文火續(xù)煮40分鐘即可食用。
【功效】安神養(yǎng)心,健脾和胃。
7、冬瓜薏米煲老鴿
【用料】冬瓜800克,薏米30克,豬瘦肉300克,老鴿1只。
【做法】
冬瓜連皮洗凈,切大塊;瘦肉洗凈切塊和老鴿用開水焯一下。
湯煲內(nèi)加入適量水,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煲開后轉(zhuǎn)文火煲2小時即可。
【功效】清熱解毒,利水去濕,預(yù)防暑熱病癥。
8、蓮子海帶綠豆湯
【用料】 海帶、蓮子、綠豆、大棗。
【做法】
將海帶、蓮子洗凈后浸泡30分鐘,加入綠豆一起放入鍋內(nèi),大火煲滾后改小火煲30分鐘,之后放入大棗,再煮15分鐘即可。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清肺、療瘡除痘。
9、絲瓜豆腐魚頭湯
【用料】 絲瓜兩條,魚頭一個,豆腐若干,生姜若干。
【做法】
絲瓜洗凈切角形;魚頭洗凈切開兩邊;豆腐用清水洗凈。將魚頭和生姜放入煲里,加水大火煲滾后放入豆腐和絲瓜,轉(zhuǎn)小火煲十五分鐘后調(diào)味即可。
【功效】 清熱瀉火,養(yǎng)陰生津,適用于暑熱煩渴、痰喘咳嗽。
10、冬瓜荷葉煲豬骨
【用料】冬瓜若干,荷葉,扁豆,薏米,豬骨。
【做法】
冬瓜切厚塊,荷葉剪成兩至三片,扁豆薏米稍浸泡。豬骨切段,用刀背稍敲裂,隨后將所有食材一起放進(jìn)瓦煲,加水大火煲滾后,改小火煲2小時即可。
【功效】消暑清熱,益氣滋補。
怎么喝湯才更健康?
先看看自己適不適合喝湯:比如有高尿酸血癥、痛風(fēng)的人,要少喝湯或不喝湯。
喝湯要吃料:湯里的雞肉、魚肉、豬肉別浪費。
喝湯要清淡:味道越淡越好,因為咸湯喝多了,血壓也會升上去。
去浮油再喝:不想長胖的人都懂的,那可都是純脂肪。
別趁熱喝湯:燙啊!而且對食道也不好!
不要湯泡飯:這種習(xí)慣非常不好。時間久了,消化功能減退,甚至導(dǎo)致胃病。
注意喝湯時間
飯前喝湯 苗條健康
飯后喝湯 越喝越胖
這句話有一定道理:如果飯前 20~30 分鐘,多喝點淡茶水、清湯、稀米湯,是能夠稍微抑制食欲、減少正餐食量。而一邊吃飯一邊喝湯,就沒有這種效果。如果吃飽之后,再喝碗濃湯填縫,則會增加熱量負(fù)擔(dān)。
湯補有講究
1、月經(jīng)前適合喝性溫和的湯,不要喝大補的湯,以免補得過火而導(dǎo)致經(jīng)血過多。
2、不同季節(jié)喝不同的湯可以預(yù)防季節(jié)性疾病。如夏天宜喝綠豆湯,冬天宜喝羊肉湯等。
3、喝湯不能長期只喝一兩種,應(yīng)該各式湯飲交替,更能增加食欲,平衡營養(yǎng)。具有食療作用的湯要經(jīng)常喝才能起到作用,每周喝2-3次為宜
4、晨起最適合喝肉湯,因肉湯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和脂肪,在體內(nèi)消化可維持3-5小時,避免人們一般在上午10-12點這個時段易產(chǎn)生饑餓和低血糖現(xiàn)象。
5、感冒的時候不適合煲湯進(jìn)補,就連品性溫和的西洋參也最好不服用,因為這些油膩的湯容易加重感冒癥狀。
6、體胖者適合在餐前喝一碗蔬菜湯,既可滿足食欲,又有利減肥。體型瘦弱者多喝含高糖、高蛋白的湯可增強(qiáng)體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