醪糟與甜酒有什么區別—醪糟 甜酒 水酒 白酒
明明很像,一個叫“米酒”,一個卻叫“醪糟”,才知道區別還不少
酒,可以說是人類最為古老的飲料之一。說到國外的酒,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葡萄酒、啤酒等,而說到最具代表性的中國酒,除了白酒和黃酒外,我想非米酒莫屬。和白酒、黃酒的高度數、重口味不同,米酒的口感更溫和,還帶有甜味,適合的人群也更廣。
過去,很多西方人認為米酒是由日本人發明,殊不知,日本釀造清酒的技術,就是從咱們國家引進的。從目前出土的文物來看,早在仰韶文化遺址中,就發現了釀酒陶器的影子,由此可以推出,咱們中國人在6000多年前,就已經學會了釀酒。
如今,米酒早已家喻戶曉,但是除了米酒外,還有一種叫“醪糟”的酒,常常讓人和米酒分不清楚,那今天,懶喵就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一起來看看:
米酒和醪糟有啥區別?
米酒,又叫甜酒,就是我們常說的酒釀。關于米酒的原料,還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米酒在廣義上是指用大米或糯米釀制而成的酒,狹義上則特指大米酒,即用大米釀制而成的酒。醪糟一般指的是以糯米為原料釀成的酒,也可以理解為是廣義上的“米酒”的一種。
雖說釀酒原料皆為糧食,一個的原料為大米,一個的原料為糯米,但是正因為原料上的區別,做出來的米酒和醪糟還是略有差異的。我們下面的對比,就拿狹義上的米酒(大米酒)來和醪糟(廣義上米酒的一種)做個對比。
從使用原料上看,廣義上的米酒是用大米或糯米制成,狹義上的米酒是用大米制成,而醪糟則是用糯米制成,屬于廣義米酒里的一種。
米酒(大米酒)是以大米為原料,用甜酒作為發酵酒曲,在炎熱的夏天,一般發酵24小時左右即可。我們在市面上看到的米酒,一般是將釀造出來的原漿去除米渣后,得到的液體即為米酒。
醪糟則是以糯米為原料,加入酒曲進行發酵,一般發酵一個晚上即可。我們在市面上看到的醪糟,多是糯米加酒一起出售,不會單獨將原漿過濾出來。
從制作工藝上看,米酒(大米酒)是在大米里加入酒曲后釀制而成,通常取的是液體部分,醪糟則是用糯米加酒曲釀成,通常糯米會和原漿保留在一起。
米酒(大米酒)的酒精含量一般要更高一些,酒精度數大多在12度到15度左右,味道香甜,且帶有酒的香味。醪糟的酒精含量相對要少一些,酒精度數也更低,一般在3度到8度之間,酒味更溫和,因此適合的人群也會更廣一些。
從酒精度數上看,米酒(大米酒)的酒精度數更高,一般在12-15度之間,醪糟的酒精度數要低一些,一般在3-8度左右。
米酒既可以飲用,也可以作為烹飪調料使用。像在烹飪一些湯類菜肴,或者在煮飯的時候,都可以加一些米酒,可以起到給菜肴去腥提味的作用,也能讓煮出來的米飯更爛更香。但是醪糟就不適合用作烹飪調料,不然很可能會影響菜肴口感,導致菜肴變得過黏過甜。
從具體用途上看,米酒既可以飲用,也可以當烹飪調料,醪糟一般只適合直接食用,很少用作調料。
由上可知,米酒和醪糟的區別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分別是使用原料不同、制作工藝不同、酒精度數不同、具體用途不同。大家下次在遇到時,可別再傻傻分不清了。
用大白話聊美食,我是懶喵,喜歡美食的朋友,可以隨手點個關注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