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黃燜雞的做法;永平黃燜雞的做法家常
沒有一只雞能活著飛出臨沂,同樣,也沒有一只雞能活著逃離永平,除非不是黃燜。
永平黃燜雞,就連輸入法都能單字母直接出菜名,可惜名氣大抵只在滇西,“名揚云巔八百里,味壓滇西十二樓”中的數詞并非李白,而是實事求是并且低調得緊了。
2023年五一調休。
此次調休,目的地是永平。
去永平的目的就是奔著雞去的,永平黃燜雞,再打一遍字。
去之前做了功課,雖然永平為大理的西大門,對于保山而言,居東了。對于即將造訪的東家,當然要事先了解一下。
永平古稱“博南”,公元69年立博南縣,是云南較早設置的縣級行政區之一,自古以來就是云南腹地通往保山、德宏、怒江等地的交通咽喉和通往緬甸等南亞國家的交通要沖,古有“西南絲綢之路”的博南古道穿境而過,今有320國道、滇緬公路、大保高速公路和在建的大瑞鐵路穿境而過,交通區位優越。永平悠久的歷史、良好的區位優勢鑄就了永平古老而燦爛的歷史文化。
網頁如是說。
相比永平的名稱,博南似乎小一點,以當地的高山為名,只有黃山改得名副其實,所以,永平,永遠平定,永遠平安,于國于民,善莫大焉。
這是它的歷史沿革,至于了解美食,就現在的小地方而言,抖音等平臺都還是很靠譜的,理由有三:一是影響力尚不完備的地方,宣傳本地美食的主力軍還是店主本身,自然以童叟無欺,貨真價實為本,甚至于還有取悅的因素,所以很靠譜;其二是互聯網的紅利在于紅,不紅或者不太紅的人和事情,都還比較真實和實在,紅了就爛了,紅透了自然也就爛透了,這是自然規律;三當然是云南人首先是實誠,然后也是實誠。
誠不我欺。
導航直接定位,驅車前往,過路費不收了,川A之流尚未歸程,爽。
唐記食府。
努力打造文化餐飲,有本地書畫家掛作品于各個包間,環境頗費了一番心思,重要的是,永平黃燜雞作為主打,確實不錯。
吃過黃燜雞,出的門來,驅車往西,永平回族居多,民居多為大理白族風格,大數居于西部山麓,大概是把壩子留作耕種,靠山而居,就連當地的一所中學,曲硐中學也設在半山,糧食觀念由來已久,然而,讓他們失望的是,祖祖輩輩守望的眼前的希望田野,現在種植的大多是鋼筋混凝土,這樣的感覺大概來自本就不大的壩子卻高樓林立的既視感吧。哪個平壩不是如此呢,留與子孫耕和賣給孫子建是悖論也是選擇,是無奈更是上策。但是,我相信中國人的智慧,一切總會得到平衡和安排。
今天也就是遠程吃雞的一天,就在剛剛,23:27分,保山瓦窯為震中的5.2級地震搖得厲害,把孩子從睡夢中裹衣到樓下,又震了一次,明顯弱了,待了半個小時,回屋睡覺,我把今天的作業完成,但愿大地安定,永遠平安。
永平,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