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東北菜菜譜大全,正宗東北菜菜譜大全竅門
本期導讀:東北人骨子里,還是最認可這些東北老家常菜,經久不衰,百吃不厭
東北菜獨特的菜肴口味,樸實、醇厚、自然的本質特點,為東北菜的文化魅力與生命力所在。那種花拳繡腿式的菜品模式大相徑庭。“食”所以為之食,菜最終還是要吃的,不是為了看,不是為了玩兒,可吃、好吃、愛吃、吃了更愛吃,應當是菜品的屬性,也正是傳統東北菜的特點。利用東北特產原料和純綠色食品原料,許多菜肴表現了嫩而不生、透而不老、爛而不化或者外脆里嫩、外酥內爛的特征,口味醇厚香濃,菜肴豐富又實惠。現在創新菜很多,但是,東北人骨子里,還是最認可這些東北老家常菜,經久不衰,百吃不厭,下面一起看看都有哪些菜肴,你都喜歡吃嗎?
【鍋包肉】鍋包肉原名鍋爆肉,是一道經典東北菜,鍋包肉用豬里脊肉和淀粉制作而成,色澤金黃,口味酸甜。在金黃的外表里還包著一片片肉,綠色的香菜和橙色的胡蘿卜絲便散落其間。光緒年間始創自哈爾濱道臺府府尹杜學贏廚師鄭興文之手。鄭興文就把原來咸鮮口味的“焦燒肉條”改成了酸甜口味的鍋包肉。雖說鍋包肉是一道東北菜,可是黑龍江,沈陽和內蒙的做法卻不盡相同,味道也不一樣,一般來說,鍋包肉主要分為以糖醋調味為主的龍江派,以番茄醬調味為主的遼寧派,以及以醬油調味、咸口的內蒙派。在東北以外,東北菜館吃到的鍋包肉以龍江風味為主,這種鍋包肉也被一些人叫做“老式鍋包肉”。
【熘肉段】熘肉段也是一道東北傳統的特色菜,味道咸鮮,外焦里嫩。熘肉段一般使用豬瘦肉或五花肉食材,裹上淀粉炸制,在熘制而成。熘肉段的口味更加實在,外焦里嫩、咸香的口感更受歡迎,也是一道下酒硬菜,用來下飯而是不錯的。
【地三鮮】地三鮮是一道東北傳統菜,制作材料是三種地里時令新鮮的食材:茄子、土豆和尖椒。地三鮮不僅在于鮮濃的味道、天然綠色的食材,經過制作讓三種非常普通的食材,搭配在一起,做成咸鮮味美,老幼皆宜的佳肴。
【皮凍】肉皮凍是滿族人的一大發明,一到了冬天,他們的會受到很大影響,生存也會很艱難,于是他們學會了養豬、養羊等。在冬天食品短缺時,將豬殺后,把肉凍上,再將豬皮煺毛后,切成小塊加水煎熬成粘狀,盛入容器里,凝固后切成小塊食用。這就是后來的“皮凍”。過年的時候,很多家里都會提前熬制一些豬皮凍,來客人切上一盤,非常方便,在節日餐桌上也非常受歡迎,大人小孩都喜歡吃。
【尖椒干豆腐】尖椒干豆腐是東北大眾菜肴之一。俗稱--尖椒干(讀一聲)對付,在東北菜館里比較便宜的一道菜,由于東北盛產大豆,制作的干豆腐又薄又筋道,切成條或片,與尖辣椒搭配,用淀粉勾芡。綠黃相間,下酒,下飯都不錯。
【蘸醬菜】蘸醬菜是一道東北特色菜,是東北菜中最簡單,也最保留食物的原味的,東北對蘸醬菜情有獨鐘,一年四季都離不了,“給東北人一碗大醬,他們可以蘸遍全世界”,在菜中不加任何的調料,可以生食或蒸煮,蘸醬即可食用。吃蘸醬菜,雞蛋醬是不可缺少的,醬選用東北農家大醬或者豆瓣醬,豆瓣醬就是黃豆醬,或者用香其醬都可,蘸醬菜一年四季所用的食材都不同,春季,蘸食山野菜,夏秋季,蘸食自家園子里產的時令蔬菜,辣椒,大蔥,小白菜、黃瓜等。冬季的凍白菜,酸菜,蘿卜等。
【漬菜粉】通常酸菜,東北人有四種食法:一燉、二炒、三包餃子、四生吃。漬菜粉,又名酸菜粉,把酸菜絲,土豆粉粉條,五花肉三者,制作而成,色澤明黃閃亮,口味獨特香濃,深受東北人們的喜愛,是冬季里,餐桌上少不了的一道家常菜肴。
【芹菜粉】一道普通的家常菜,將芹菜、粉條、豬肉放在一起做,芹菜入味,粉條吸收了芹菜和豬肉的味道,口感柔潤嫩滑,爽口宜人。
【炒山野菜】春季,最受歡迎的莫過于吃山野菜了,用豬肉或者雞蛋,炒食山野菜,充滿了自然清香的味道,東北的山野菜品種繁多,如:婆婆丁,曲麻菜,刺五加,大葉芹,猴子腿,刺老芽,貓爪子,四葉菜,山米子,燈籠菜,山生菜,藿香,水芹菜,山胡蘿卜,龍須菜等等。
【蒜茄子】在東北的秋季,幾乎家家都會腌制一些小咸菜,腌蒜茄子是非常受歡迎的腌菜,東北腌蒜茄子是餐桌上必備的家常腌制菜之一,從小吃到大,有滋有味,百吃不膩,配米粥、米飯、面條都不錯。東北的蒜茄子,只有茄子,大蒜,香菜這三樣主料,加上鹽,保留了它特有的風味,是秋冬季的開胃下飯小菜。
【黑白菜】由東北特產的木耳和大白菜一起炒制而成,黑白分明,脆嫩可口。
【醬骨頭】東北醬骨頭根據主料的不同有醬脊骨、醬排骨和醬棒骨。帶肉的骨頭再醬湯中經過長時間的燉煮以后,肉質不會發柴、發因為豬脊骨經燉煮后口感最為軟糯而最受歡迎。肉質被燉的酥香軟爛,美味脫骨,特別解饞,是一道下酒硬菜。
【醬燜魚】東北的淡水魚資源豐富,品種繁多,其中最受歡迎的做法就是醬燜,醬燜魚是東北的特色做法,用東北地產大醬和魚一起燜,原汁原味。醬香味濃,魚肉鮮嫩,特別好吃下飯,如:醬燜嘎牙子、醬燜老頭魚、醬燜海雜魚等。
【東北大拉皮】東北的大拉皮是東北很有名的一道涼拌菜,由黃瓜,拉皮,豬肉冒,和麻醬汁等調料一起拌制而成,涼爽開胃,清淡可口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因此成了東北人餐桌上夏季必備的一道涼菜了。
【東北家常涼菜】家常涼菜顧名思義就是非常有家的味道的涼拌菜,清爽,脆嫩,解膩又解酒。各家用的食材或有些不同,味道也有些差異,這道菜肴是東北人餐桌上最常見的明星涼菜,無論是上餐館聚會,還是節日在家宴客,這道東北家常涼菜無疑是點擊量最高的涼菜之一,到最后先吃完的肯定是這爽口的家常涼菜,別的菜都吃不完,這菜絕對剩不下。
【酸菜白肉血腸】是一道家常燉菜,由東北特產的酸菜和五花肉、血腸,一起制作而成,有的做法還加入了凍豆腐,或者粉條,類似于東北的殺豬菜,酸爽開胃,血腸鮮嫩,豬肉熟爛不膩。
【鐵鍋燉】鐵鍋燉原指東北及農村地區等一些地方的烹飪形式,是使用灶臺鐵鍋燉雞、鵝、魚等菜肴的方式,以燒柴為主,東北鐵鍋燉是東北獨具特色的地方美食,就是桌子上直接放上大鐵鍋,下面爐子用木柈子燒火,鍋里燉上食材,寒冷的冬季,伴著撲鼻的香味,吃著熱乎乎的美食,大家圍在一起舉杯暢飲,享受熱乎乎美食帶來的樂趣。
【豐收燉菜】將豆角、土豆、玉米、窩瓜等多種蔬菜,與排骨一同燉至熟即成。做法簡單,營養豐富,有葷有素,營養豐富,味道鮮美香噴噴,是一道常見的東北家常燉菜。
【小雞燉蘑菇】小雞燉蘑菇是一道東北燉菜。是用野生晾干的榛蘑、農家雞和粉條一同燉制而成。榛蘑可以襯托出雞肉的鮮香,粉條滑爽而綿實。小雞燉蘑菇雞肉鮮嫩,營養價值也很高。以前,小雞燉蘑菇可是年三十兒的主菜,也是招待來賓的招牌菜。曾有句老話說:“姑爺進門,小雞斷魂。”就是說新姑爺陪媳婦回娘家,老丈人家一定做小雞燉蘑菇招待。
【排骨燉油豆角】由排骨和油豆角一起燉制而成,油豆角是我國東北地區,特有的一種優質菜豆品種,油豆角顏色鮮綠,肉質肥厚、口感柔和、無老絲,是豆角中的極品。油豆角是黑土地的特產。
【得莫利燉魚】哈爾濱郊區方正縣有一個叫得莫利的小村莊,得莫利燉魚是村里的特色菜肴。 “得莫利”一詞是滿語“渡口”的音譯,這道菜的原產地哈爾濱郊區方正縣伊漢通鄉得莫利村,這個村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由于這個村北面靠松花江,在魚多的時候這里的村民主要靠打魚來維持生計。在20世紀80年代初,村里的一對老夫婦在路邊上開了間小飯店,招待路上歇腳吃飯的過路人。他們把當地的活鯉魚和豆腐、粉條子燉在一起,味道鮮美,后來菜的做法不脛而走。
這道菜肴的做法,是把松花江的活鯉魚,配上地產的土豆粉條,鹵水豆腐,經過在鐵鍋里的小火慢燉,不但不會燉干水分,反而將每一種食材的香味都充分的釋放出來,令味道更加飽滿,香味十足。得莫利燉魚具有鮮明的東北燉菜的特點,一是材料豐富,再就是量特別的大,上菜的時候都是用超大的盤子或者盆子上菜的,吃進嘴里,魚肉緊實而有彈性,不肥不膩,特別入味,豆腐和粉條吸足了魚的滋味,汁濃味厚,既不失食材本身味道的同時,又融合了魚肉的鮮美味道。
【酸菜餡水餃】東北大餡水餃全國聞名,東北人對酸菜有種特殊的情感,用酸菜和五花肉做餡,包餃子是特別稀罕吃的家常美味,鮮香爽口、酸的開胃,比三鮮餡的餃子更受大家的歡迎。
【朝鮮冷面】東北有很多朝鮮族聚居地,所以冷面也是東北的一道特色小吃,吉林延吉冷面,黑龍江雞西冷面,遼寧沈陽西塔冷面這三大樣冷面最為有名,造就了東三省冷面的“三足鼎立”之勢。冷面配料豐富,可繁可簡,冷面入口后,柔韌耐嚼,涼爽清淡,湯湯水水, 滑順潤喉,而其中的辣、咸伴以酸甜能立刻勾出口水,再配冷面菜(辣白菜,牛肉,黃瓜絲,煮雞蛋,西紅柿、香菜),配菜和東北人的性格一樣,擺放是相當豪放,有啥直接往上堆就行。營養豐富,令人食欲大增。
菜肴都介紹完了,您還知道有哪些傳統的東北家常菜,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或者發表您的看法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