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雞飯哪個國家國菜—海南雞飯哪個國家國菜好吃
這兩天,新加坡成為了全球矚目的焦點,但吃心的眼里只有吃,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新加坡的國菜——海南雞飯。
海南雞飯在新加坡的歷史其實并不算悠久,它就像這個國家一樣年輕而蓬勃發展。
19世紀末,海南雞飯隨著華人移民潮傳入南洋。據考證,最早在獅城售賣雞飯的是海南人王義元,上世紀30年代他拎著籮筐沿街叫賣,后來在“桃源咖啡店”開檔賣雞飯。
真正讓海南雞飯名揚四海的是王義元當時聘請的一個助手,叫莫履瑞,1949年他自立門戶、開辦“瑞記”,將師傅的烹雞技術發揚光大,可惜瑞記在上世紀90年代結束了半個世紀的經營,一代雞王就此告別江湖。
眼下的新加坡,雞飯盛行,群雄并起,這幾年吃心在新加坡吃雞的一點心得體會,今天都交付大家了……
文華
一般公認坡縣雞飯的頭牌還屬烏節路文華大酒店的話匣子,Chatter Box其實是酒店的全日餐廳,樓上的米其林二星四川飯店我也寫過。
文華的選料是目力所及的全國最佳:馬來特供的雞,肉質更細嫩,雞頭和雞翅膀拿去熬湯,雞油用來煮飯,身體切半,下單時記得關照要雞胸或是雞腿。
雞飯用的是泰國香米,煮的時候混合姜蒜、檸檬草和香蘭葉,吃起來香草氣息更濃。
調料三小碟:自家熬制黑醬油,手工細磨的姜蓉,還有加入東南亞鳥眼辣椒的辣椒醬——整整齊齊一套放在草綠色的回紋餐具里呈上,就是傳說中的新加坡之光了。
這份豪華雞飯賣27新幣,外加17%的稅費,合人民幣一百五,可能是坡縣最貴的一份海南雞飯了。
我故意逗服務生,“你們比人家賣得貴好幾倍哦!”
“人家是小份的啦,我們這里是四分之一喔!”
再貴,文華的雞飯一天也能賣兩百多份,根本不愁賣。
逸群
萊佛士酒店附近的騎樓下,有一間創始于1940年的老牌雞店叫“逸群”,說起來好像和早年的“瑞記”還有幾分牽連。
它完好保存著海南雞飯最初登陸星島的模樣,廊柱的禁酒令印有中英馬來印四種語言,述說著各族群雜處融合的發家史。
一推門,時光瞬間倒流……搖頭電扇吱呀作響,吹出淡淡涼意,鏡框中的墨色已經脫落,斑駁得不成樣子。
開業時的家具使用至今,捷克產的椅子業已成為古董,算珠也磨出了包漿,投幣電話還能否撥通?
時代劇般的場景里,兩位老爺爺是男主角,一個斬雞,一個收銀,年邁而遲緩,看到客人來也不怎么理睬,各自埋頭行事,運轉如同墻上的古老時鐘。
叫一份雞飯,老爺爺便套上塑料手套去切,我擔心他快要揮不動刀。
這里的雞沒有用到時下流行的冰浸,而是自然風干的,額外放八角提香,吃起來略柴,卻又別有余韻,是十分老派味道。
配的黑醬油濃而甜,遺憾雞湯像是洗碗水,我們匆匆拔了兩口,便趕去時髦的酒吧尋歡。
臨走跟老人家告別,他們也沒怎么抬頭……像這樣的華裔老人家,我在牛車水也見過不少,但鮮見有這么沉默寡言、超然世外的,如同古人穿越一般。
文東記
1979年從牛車水的粵式雞飯小攤起家,文東記眼下已經開出八家連鎖餐廳,店里既供應熱炒,也售賣醬料。
文東記認為:斬雞是最重要也最難的一環,所以特別注重廚師的刀法,力求做到“快、狠、準”,用刀法征服客人。
明檔的砧板好比舞臺,切雞的師傅好似表演,下刀干凈利落,劈里啪啦的確是一種享受。
切好的雞傳到阿姨手里,跟著一調羹雞湯,一筷子香蔥,淋少許醬麻油,雞肉香滑可口。我特別喜歡這兒的菜脯,甜咸交汁很耐吃。
臨走發現這兒的師傅廚師服上都繡著名字,倚重廚師的飯館總是給人好感。
威南記
這一次我們是飛機落地直奔餐室,威南記開在商場的分店仍有古樸風味,30多年的老字號了,水磨石桌椅刻錄人情與時光流轉。
九點半的關門生意,內臟沽清,廚房切了最后一只雞,白身有雞味,略欠嫩滑,仍是一盤好雞,這家價格平,雙人份賣8塊半,本地人都愛來。
結賬的時候遇到威南記的第二代接班人,說起來,黃家原先經營的是印刷生意,為了吃原汁原味的海南雞飯,憑著興趣開了這間餐室,黃公子原先想去英國發展,最后還是決定留下來幫父親打理雞飯生意。
五星
加東是新加坡的傳統住宅區,此地風情殊異,laksa很出名,我們吃了兩碗還不死心,又開始尋雞,東海岸路上有一家露天排擋陣仗頗大,名字也霸氣,叫五星。
這兒的雞飯標榜自己是菜園雞,體格大,脂肪倒是不多,肉偏黃,是加了姜黃的緣故。
雞汁混合著醬汁很是美味,連著墊底的黃瓜也好吃。
雞粥濃稠、把米熬碎,黃酒雞雜、給得大方,蝦干菜脯四季豆,炒得粗獷,果然是排檔菜的手勢。
叫兩罐啤酒,就著東海岸的涼風,把鹵花生米也吃凈……
天天
麥士威熟食中心的天天海南雞飯早在2016年榮登米其林必比登之前就是坡縣的傳奇了,平日里客人就絡繹不絕,周末若是來晚了直接高掛免戰牌。
天天的老板祖籍海南,在新加坡賣雞飯30年,方法也跟著改良:
燙好的白雞浸冰水,鎖住雞汁,保持皮滑肉嫩;秘制醬汁里調入酸柑、麻油和冰糖,大大提升雞肉的鮮味;
米飯也是一絕,煮的時候加入雞湯不停攪拌,做到顆顆飽滿,粒粒分明——就連美國名廚安東尼伯爾頓Anthony Bourdain也夸贊:天天的雞飯單吃也很可口。
說回海南雞飯,我收獲最生動的一課,恐怕是來自一位坡縣的出租車司機,當時我們從文華打車出來,這位海南籍后裔師傅說:27塊plus?這家雞飯太貴啦!買點檸檬草自家燒咯,最重要是水滾后關火蓋鍋蓋,把雞浸熟,然后就是Running water和冰塊啦!
要知道,新加坡并沒有自己的農牧養殖業,雞全靠馬來和印尼進口,冰凍雞怎么敵得過我們活殺的雞呢?
然而,一個不養雞的國度把雞做成了國菜,世界上最不可能握手的兩個人都坐下來談了,還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呢?
更多美食,歡迎關注微信“一片吃心”或者 微博“吃心一片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