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菜冬瓜湯的圖片大全(冬瓜 咸菜)
湯,無論是家酌還是豪宴,每席必見其影。它可以吊起飲食男女的食欲,可以蕩滌席間肥膩的口齒,可將飯粒菜肴順順當當送進喉嚨。它很低調,但一上場,往往扮演壓軸大戲的角色,將宴席推向高潮。它更是生活質量的一把標尺,它的內容、甚至是湯面漂浮的油花,足可反映一道筵席、一個家庭、一個時期的豐儉程度。過去農家廳堂的八仙桌上,那碗清淡簡單的菜湯,足以承載我們濃濃的回憶。
小時候,我生長在彭埠一帶的農村。那時,生活相對貧困,農家的八仙桌上,往往清湯寡水,難見葷腥。醬油湯,是哪個時代農家桌上的代表作。碗底倒上一點醬油,撮上一點鹽,沖滿開水,筷子一攪,一道色澤暗紅,醬香飄逸,味道咸鮮,“色香味”俱全的醬油湯便制作完成。若家庭條件好一點,用筷子挑一點豬油,或者切一點油條,撒些蔥花,因為“內容豐富”,檔次比純粹的醬油湯要高好多,當然,味道也就更好了。
記得有一次吃飯時,見父親一手拿碗,一手拿醬油瓶,好像又要泡醬油湯,渴望改善伙食的我不禁怨聲嘟囔:“又吃醬油湯啊?”父親神秘地帶著點高傲的口吻對大家說“今天我們要吃的不是醬油湯啦!——而是‘一條青龍過大海’”。說著去屋后的自留地上掐了幾根蔥,切成幾段放入碗中,沖入開水。——分明還是醬油湯嘛!父親笑著解釋道:“蔥像青龍,漂在湯上,這不是‘一條青龍過大海’嗎”?聽這么一說,眼前這碗清湯的內涵好像頓時豐富了許多。我記得那頓飯又吃得津津有味,飯都多吃了一碗。
那個時候,農家普遍貧困,但日子過得非常忙碌。白天在生產隊“賺工分”,照顧自留地、割草喂羊等私活,只能在吃飯的時候擠出點時間做。早上出工前就燒好飯,盛在飯籃里。下工回來,盛上一碗飯,淘上醬油湯,熱湯冷飯一交融,正是適口的溫度,“呼啦呼啦,”兩分鐘就把飯送進肚皮里,接著忙拿起農具下地頭干活去了。
過去的農家湯不求奢華美味,只求簡單方便,食材易得。菜蒲老頭湯,咸菜冬瓜湯,冬腌菜湯也是在農家八仙桌上較多亮相的。春天,將芥菜收割,略曬,洗凈切細,拌鹽腌入菜壇中。那切下的菜蒲頭(即菜根部)也不忍丟棄,湊在一起腌入壇底或壇面。用泥封口后,倒置在屋里的陰暗處。這就是所謂的“倒篤菜”。
一段時間后,壇里的菜變得香氣撲鼻,用它和豆腐、冬瓜等一起燒湯,其味鮮美無比。這種湯不用油脂,口感清爽,且祛膩解渴,吃了絕對不用擔心身體肥胖。按現在的話來說,這湯還是一道價廉物美的養生菜呢!
冬腌菜,農家普遍叫“腌缸菜”,是過去農家最常見的菜。它以一種叫“長梗白菜”的菜腌制而成。這種菜種植簡單,耐貧瘠,生長快。絡麻收起,也不用翻地,直接把菜秧植入土中,點根施肥,白菜秧就“噌噌”往上躥了。一個來月,大的已長到3、4斤。這種菜在新鮮的時候,隨你是高級大廚,如何燴炒烹煮,都燒不出什么味。但經過腌制后,味道會變得又香又鮮。等菜收割后的時候,整個鄉村如過節一般,家家戶戶都忙著腌菜。
同時,也有不少城里人趕到這里采購白菜,回去腌制。每家至少腌上一大缸,吃口多的會腌上兩三缸的。畢竟接下來的冬春季節,全靠它來支撐家里八仙桌上的臺面了。從缸中的鹵水里摸出一棵腌缸菜,洗凈切碎,用水一煮,便成了一個腌菜湯。若家境條件好的,再加上一點豬油,那更是錦上添花。這是一道百吃不厭的家常菜。那個時代過來人,有誰不是吃這個菜長大的?
有趣的是,一碗飄著油花的肉湯,曾經作為工人階級支援農村的下鄉物資呢!那時,筧橋一帶的農村除了種植蔬菜外,還兼種水稻,所種的還是雙季稻。雙季稻在夏秋交際時節,為趕農時,需搶收搶種。這就是有名的“雙搶”時節。那時,凡事都要講運動。這個時節,各行各業都要積極行動,支援”雙搶“。供銷社要提供農資和生活用品,工廠要下鄉為農民修理農具,甚至小小的飲食店也要將油條燒餅送到田間地頭。
筧橋有家食品公司,其實是家屠宰場,一桶肉湯,居然成為了他們的支農物資。兩個師傅騎著自行車,后面馱一桶肉湯來到地頭。人們紛紛圍了過來,兩分錢一碗的肉湯真是價廉物美。今天回家總算可以一享油水的滋味了。那時沒象現在對食品安全這樣講究,人們也不管湯是如何燒作的,反正味道好就行。你一碗、我一碗,肉湯很快被搶購一空。
時光流轉,今天人們的生活條件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桌上的伙食在不少提高的同時,有的還在延續。就說腌缸菜,不知是因為懷舊情結,還是這菜確實美味,如今它還常常出現在菜市場的菜攤上,出現在家庭餐桌上的盤碗里。只不過做法有了很大的創新。普通的腌缸菜配上高貴的冬筍,水也被雞湯所取代,還要佐以嵌了肉餡的油面筋,或者包了肉餡的千層包子,味精都不用放,湯味極為鮮美。誰嘗了絕對讓你胃口大開,咂嘴稱絕。
曾經有朋友請我吃白食開洋葷,每每點上魚翅湯,還有西式的意大利濃湯、法國洋蔥湯、俄羅斯紅湯什么的,據說價格不菲,但是,別說我“白吃梅子嫌酸”,吃后總不是個味道。魚翅湯味道確實鮮,但據說那可能是用“一滴香”或者什么搗鼓而成的化學溶液;西式湯味道古怪,我等“鄉下人”實難接受。此時,我總會懷念那碗農家湯。
過去的一碗農家湯,不僅是一個菜品,一種滿足口腹之欲的食物,更是一段經歷,一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