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燒雞總店地址,小李燒雞總店營業時間
飽子們,誰懂啊。一夜之間,天津飽妹的老家成了網紅旅游城市。
先是獅子林橋的大爺們,一跳成名天下揚。
后又有盤頭大姨打響了文藝復興的第一槍,甚至連明星都來體驗了一把。
? 小紅書
和其他城市約拍打卡和美美出片的氣質不同,來到了天津衛,嘴可不能吃虧。在這座肥胖率排第一,誰來都顯瘦的城市里citywalk,躲不過的地道體驗就是搜羅藏在犄角旮旯里的美食,三天九頓保你吃得不重樣。
身為與大家毫無血緣關系的“實在親戚”,天津飽妹這次要推薦一個寶藏美食扎堆的地方。這片足以和北京牛街一較高低的區域,只要你踏足,不吃個九分飽休想走出去!
這里就是天津美食界中的最后一塊飛地——天穆村。
因回族居民聚集而形成的天穆村,有著千百年來自成一派的美食和屬于自己的煙火氣。和現在動輒排隊一兩個小時的西北角,外地口音強勢登陸的洪湖里相比,只做街坊生意的天穆村,更像是被本地人偏愛的桃源凈土。
這個未被吃播大胃王侵染的烏托邦,什么網紅網綠的title,在這全都不好使,也鮮少有北辰以外的居民來此采購。只有拉著小推車的掰掰大爺,和從小吃到大的土著們,用自己三代同堂的挑剔味蕾,票選出他們認為可以扎根下來的小店。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畢竟是老祖宗幾百年留下來的大數據,你不信可還行?
想知道天穆村究竟到底有多好吃,下面這份地圖一定要收好!
天穆村之所以能夠成為內卷的美食寶藏地,正是因為從賣家到買家都遵循的硬道理——好吃才是正經事!
俗話說得好,“手上兩把刀,一把牛羊肉,一把做切糕 ”。
在聚居生活區找美食,不點牛羊肉的硬菜,那可就太不識貨了。
前幾年因為動遷改造而打散重建的天穆村,雖然大部分店鋪隨居民搬遷而遷到了外面,但仍然有不少固守著祖宅的老店,一直守護著老味道。
探尋這些“滄海遺珠”除了是對味覺的執著,也是一種樂趣。
接下來,隆重介紹的李江小炒就是這么一個俗世奇店。
? 大眾點評
這家號稱天穆村“哈爾的移動城堡”的餐廳,按著導航走基本是找不著。最大的環境特色就是“鬼打墻”,能否順利到店,就看你的第六感是否敏銳。
別看店里的面積沒多大,門口的免費停車場倒是能排進天津TOP3,它根本就是建在野地里啊!
? 大眾點評 dami99
和外部環境一樣,被鐵粉們愛稱為“李江大飯店”的餐廳內部,總共坐不下20人,裝修也是極簡風,但這絲毫不耽誤人家的菜炒得好。
? 大眾點評
拿手菜之一的辣燒牛肉,先別說吃得怎么樣,端上來就是一個滿堂彩。
? 大眾點評
大盤寬汁紅湯里泡著的牛肉條,燒得是軟爛濃香,濃油赤醬入口卻沒有讓人產生一絲膩味的感覺。牛肉的部位選得也是相當有水平,半筋半肉,縱橫交錯,每一塊牛肉都是經過長時間的燉煮,保證口感酥軟又不失筋道。
單吃足以解饞,再趁熱拌上米飯吃,肉汁帶著碳水的飽滿,瞬間能把人香迷糊了。
吃完牛肉大開大合的濃烈肉香,另一道辣子雞是另一種別樣風情。
和大多數扒拉辣子找雞肉不一樣,他家的辣子只做提香點綴,絕不喧賓奪主。沒有濫竽充數的雞脖子、雞翅尖擾亂視線,實打實的雞腿肉剁成塊,裹著濕芡炸出來的雞肉,酥脆焦香,火候把握的恰到好處,放涼了也不會返油。
? 大眾點評
調味的干料和大火爆香的辣椒,快速翻炒出來香味后立即和雞肉一起下鍋,強行在鍋氣里組成“CP”。快炒既保證了兩種食材的本味,又不會讓任何一方的味道過分突出。拿捏到位的調味讓這道炸物當家的菜,愣是做到了怎么吃都不會膩的程度。
他家的黃燜牛窩骨和天津其他菜館的也略有不同。少了重調味和大作料做干擾,更注重火候,大火燜燉的窩骨筋,膠原蛋白被激發得更軟爛糯香,能吃出食材的新鮮和師傅的用心。
? 大眾點評
上限足夠高,下限也足夠穩的李江小炒,還有獨面筋、鍋塌牛里脊、奶爆三樣等經典天津菜,閉眼點不出錯。
? 大眾點評
值得注意的是,他家后廚只有一位師傅。師傅堅持炒完一整桌,再接下一單,所以用餐高峰期,難免要多等會兒菜。
不過在我看來,這菜值得等!
▲地址:天穆村寺北寺南行約200米
和李江小炒一樣,在天穆村的拆遷廢墟上,依舊獨守枯城的還有一家老味燒烤。
如果說李江大飯店是大隱隱于市的掃地僧,那這家燒烤就是身懷絕世武功卻不輕易露面的老江湖。
身處廢墟腹地的小店,別說地圖上沒標記,大門上連個招牌都沒掛。
? 大眾點評
一路上邊打聽邊亂撞,找到他家的感覺,讓人如同逃離神廟中的不真實。彌漫在空氣中的炭香肉香,還是暴露了它的不同凡響。
別看內部環境足夠極簡,但烤串一上來就知道“包子好吃不在褶上”。
和現在很多靠撒料增香的燒烤店不同,他們家的肉串都是提前一晚碼好料腌入味的,再冷藏十幾小時。這就意味著,3.5一串不起眼的小串,卻十分費工費時。老板顯然是不在乎這點人力成本。
? 大眾點評 小脆魚mokyo
他家的串,不論葷素貴賤,都一視同仁,烤得時候翻動勤,炭火續的也勤,少量多次的撒鹽和調料就能讓味道均勻,保證食材的每一個邊邊角角都能見明火,烤得也都焦香勁道。
? 大眾點評
特別是羊肉筋,在撲鼻抓人的炭香里,也可以吃得出是正經的好羊肉,更別提撒上點大粒孜然后迸發出的復合香氣了。
一把烤得焦酥的小串放在眼前,還沒入口就能被勾走半條魂。
▲地址:京津路天穆北寺南
除了這兩家“荒野求生”style的飯館外,天穆村也不乏一些顯山露水的美食小店。
占據順義道有利位置的二園子燒烤,即使身處卷到飛起的烤串陣地,依舊能有一席之位,靠的就是好食材和老手藝。
? 大眾點評
每天下午3點半開張,晚上9點準時收攤的底氣,都是因為他家的大腰子和羊肉串讓人難以抗拒。
本身就是做牛羊肉生意的老板,在選材這步就展露了先機。每塊羊肉都選取最柔嫩的部位,蔥姜水的煨制去除了膻味,烤得時候串在其中的羊油混合著鹽和調料,更增加了整體的香味,同時被炭火逼出了多余的油分,濃縮成一塊塊肉香油香的羊肉干。
? 大眾點評
這種肥瘦相間的小串,烤出來不油不膩,羊肉本身的香味也被保留,過癮又解饞。
煮熟后再烤的羊肝,沒有羊雜湯里的那樣死板,借著調料和淬火的歷練,滋味變得更加靈動。
? 大眾點評 可愛的汪
而肥美豐腴的羊腰子,小火翻烤后的香味洋洋灑灑,讓不愛吃串的人都被香得直沖胸膛。
聞聞這香味兒都是一種享受的二園子燒烤,哪兒哪兒都好,就是沒有堂食,排隊的長度200米起步。想來吃串,記得下午頂門就來,來晚了可就只能眼饞干瞪眼了。
? 大眾點評
▲順義道小李燒雞旁邊
天穆村的牛羊肉,不只是煎炒烹炸出彩,做成餡也是驚艷絕倫。
在順義道菜市場里,有一份本地人口口相傳的餡餅店——哈記牛肉餅。
和天津如今名聲在外的三皮兩餡,寬油猛火炸出來的牛肉餅不同,他家的肉餅是近乎于絕技,用最傳統的家常做法。
越是簡單的家常菜,想要打出名堂就越考驗廚師的功底。哈記的肉餅,從來不講究油大奪味,反倒是把功夫都用在了細節之處。
肉餡只有牛肉大蔥和韭菜牛肉兩種,攥得干干的蔬菜用蔥姜水和新鮮牛肉絞打在一起,擰里的纖維,揉出來的筋道口感,吃的時候分外有嚼勁。滲入肉絲的調料香,不多不少剛好調動起肉香。
? 大眾點評
哈記肉餅另一個拿手絕技是皮比餡更好吃。面皮是帶點燙面的半發面,沒有死面那么不容易咬斷。老式鐵鐺燒得火燙,刷上幾滴油,小火烙出來的餡餅皮被汁水連湯帶油吸得飽滿豐潤,趁熱咬上一個小口,流出來的肉汁滴滴答答,吃得叫一個酣暢淋漓。
? 大眾點評
吃完一角原味的,再來點陳醋解膩,又是另一種風味。買回家吃也不擔心好味道減少,第二天用鐵鍋少油這么一煎,照樣皮軟肉香。
▲天穆鎮順義道天穆華伊農貿市場1排-3-4號
天穆村的手藝人調餡,調料都是次要,重點在于比例把控和食材的擇優錄取。
順義道上的王記燒麥,就是靠一手好餡,香遍了半個天穆村。
和南方燒麥不同,屬于北方派系的天津燒麥,主打餡料拳拳到肉,開蓋一個肉丸。
? 大眾點評
店里賣的最好的燒麥是西葫蘆羊肉餡,食材新鮮沒有水,朝一個方向絞打進去的調料和肉餡緊緊抱成了團,快火蒸出來的皮不塌,汁水都沁到了底。
? 大眾點評
被號稱“借錢吃海貨”的天津人,三鮮餡里要是沒有個大蝦仁,這不把人活活瘦死?有肉有蝦的結合,汁香肉厚的餡里增加了爽脆的口感還有海味獨有的清爽。
? 大眾點評
肉餡調的好,素餡也不拉胯。
西葫蘆雞蛋清新鮮美又不寡淡,吃膩了肉香夾一個空口當涼菜吃,咸香爽口。
王記燒麥的另一個打開方式,就是蘸上酸甜的獨流老醋和炸辣子,再配上他家免費的稀飯,吃得順口還不油膩。
? 大眾點評
▲地址:順義道金玖家園8號樓3門(近天穆新苑后門)
明代建文年間,隨燕王朱棣掃北來到天津穆家莊的百余戶人家,在這里生根發芽,綿延出一代又一代的天穆人。
沒有魚米之鄉的先決條件,也沒有拆不完的土地資源,留在這里的天穆人靠著自己的良心和誠心,把360行里最辛苦的“勤行”做成了傳家的大生意。
即使到了今天,這里陸續被外地網友發掘或將成為下一個網紅打卡地,但這里的人和食物卻從未把自己另眼看待,我行我素,干著自己最熟悉的老本行。
而這也正是美食能在這里不走樣,不懸浮的原因吧。
有些老味道,終究要被人傳承。如果可以,我希望他們還是在這里。
? 大眾點評
比美食更值得玩味的,還有這里土著們“難得糊涂”的樂觀天性。
在這里溜達散心,隨處可見下棋喝茶曬太陽的土著老baby,嘴里聊著今天的王記豆腐坊7點就收了攤,害得他們沒吃上鐵鍋豆漿。傍晚遛狗的年輕人,會花半小時排隊吃烤串刨冰,人再多也不慌不忙地等著自己的那份出鍋。
松弛感不過是他們的生活里最不值得一提的調味劑,但偏偏又令外人最著迷。
最后飽妹還要囑咐一句,來天穆村吃喝,高鐵記得選天津西站。出來滴滴一下15分鐘就到。
如果您是從北京自駕過來,就更方便了。京津路進了北辰區不多遠,路邊就是天穆村的美食一條街。想吃什么都能一站式搞定,車位也多得是。
歡迎大家來天穆村吃喝!(長胖不怪我)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
作者 - hikaru
編輯 - 桃
排版 - 貓貓
設計 -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