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人堅決不能吃山藥(女人每天吃山藥的好處)
秋季進補注重平補,而說起平補的“好幫手”,山藥絕對能在其中占得一席之地。山藥補脾養胃、補腎益氣,特別是對于脾胃功能紊亂之后的重建,有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它在吃法上是有講究的。
秋吃山藥更養人
山藥在古時被稱為薯蕷,中藥學著作《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稱其能“補虛贏,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身輕,不饑,延年”。
那么秋天用山藥平補,怎么吃更好呢?
健脾益胃
山藥酥
提醒:糖尿病患者可以少放或不放白糖,但也不能多吃。
山藥在臨床上常用于輔助治療脾胃虛弱、食少體倦等病癥。這一來是因為山藥淀粉的質地細膩,對胃腸道不會產生較大刺激性;二來是因為它富含的粘液蛋白,對胃粘膜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三是因為山藥中富含的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進入人體后能激發消化系統產生更多的消化酶,有利于提升消化吸收功能。
而茯苓、生白術也都有不錯的健脾作用,搭配上紅棗、赤小豆做成的餡料,補血益氣,對脾胃的滋補效果更好。由這些藥食材制作而成的山藥酥,很適合最近總覺得沒胃口、沒精神的人食用。
潤肺止咳
薯蕷粥
山藥入肺經,可生津益肺、滋養肺陰,適合肺虛、脾虛、食欲不振、腹脹、便溏腹瀉、周身乏力的人,日常調理。
補腎固精
山藥鯽魚湯
山藥健脾止瀉,薏米健脾化濕,砂仁芳香開胃,鯽魚補充蛋白質,紅小豆利水。山藥鯽魚湯對于虛損性疾病、病后體質虛弱、大便溏瀉、蛋白偏低,引起胸水、腹水者非常合適。
山藥品種有很多,你可別選錯了
山藥的品種非常多,據統計,全世界范圍內約有600多種山藥,國內約有60種,平時市場里常見的有菜山藥、淮山藥、懷山藥等。
菜山藥就是普通的山藥,它外形粗大、表面光滑、含水量高,口感比較脆甜,特別適合炒著吃。
淮山藥特指江蘇、安徽等地所產的山藥,從口感來說比菜山藥粉糯、比懷山藥爽脆,是兩者的結合,炒菜、煲湯皆可。
懷山藥外形細長、多有毛刺,產自河南焦作(古稱懷慶府)。它的含水量較少,所以口感更“面”一些,質地更為細膩、綿密,更適合煲湯、蒸煮等吃法。而且懷山藥的藥用價值高,像著名的鐵棍山藥就是其中一個品種。如果想要收獲更好的食療效果,建議你購買時選擇這一種。
正宗鐵棍山藥,三步挑出來
一看:選擇直徑在1~2.5cm之間、表皮呈深褐色、根須粗長濃密的;
二掂:單個重量不超過200g的為佳,不要選太重的;
三折:不容易折斷,且斷面呈白色或牙黃色,粘液少、粉性足。
小貼士
無論是哪種山藥,淀粉含量都比較高,大家吃的時候最好適當減少米飯等主食的食用量,以免熱量超標。
另外,有些人在給山藥去皮時很容易過敏,如果不方便戴手套,那可以試試先把山藥蒸熟再剝皮的方法,方便又安全。
來源:CCTV回家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