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乎日式鮮吐司加盟費多少;濃心爺爺面包加盟費用
從產品層面看,鮑師傅和瀘溪河很相似,司乎和爸爸糖很相似,而且都屬于新烘焙的范疇,所開的門店數量都不少(最少的司乎也有至少60家門店),除司乎外近期都獲得了融資,下面就放在一起簡要評述
【市場營銷水平和策略】
總體來說,新烘焙連鎖品牌的市場營銷水平都不高,4個品牌中爸爸糖相對好些
究其原因,新烘焙利潤水平低于快銷品牌,不可能采用FMCG那樣的高舉高打策略,市場投入不足。而在有限的市場投入中,相當部分預算又分配給了促銷
另一方面,新烘焙更依賴產品力,好的產品、跨界產品、話題產品同樣能起到傳播作用。就拿鮑師傅來說,基本不做推廣,除了上個月100億估值的新聞被炒成熱搜,市場推廣幾乎就等同于維權打假
還有一個深層次的原因,就是大部分新烘焙創始人并不重視branding和推廣
有意思的是,小紅書上,爸爸糖的平替、復刻、同款、自制的內容排在前列,而鮑師傅肉松小貝所用的肉松成為了熱搜。品牌們普遍不重視社媒上品牌詞、產品詞的保護和運用
設計方面,瀘溪河主色調是綠色、司乎是灰色,這2個色彩均非主流色、運用起來多有局限,而鮑師傅可以認為沒有明確的主色調
IP方面,除了爸爸糖,其它品牌都沒有IP。即使是爸爸糖,對IP的運用也還處在初級階段
【客群屬性】
這4個品牌都是針對mass客群、而非高端客群(**中的愛馬仕已被很多品牌用濫),都以女性客群為主。相對而言,鮑師傅的女性客群占比最低、客群年齡也最年長(30-39歲為主);而爸爸糖在女性客群、24-30歲客群中的TGI最高,盡管其品牌名稱與客群并不匹配
【門店營收水平】
單店日均銷售額,1w和2w是2道坎
從上海的門店來看,鮑師傅超過2w,瀘溪河、爸爸糖介于1w和2w之間,而司乎則低于1w。鮑師傅的店均產能,要比瀘溪河、爸爸糖高出60%-70%左右
鮑師傅出色的業績,歸因于其產品力和品牌影響,盡管其產品上新速度慢
在上海,大眾點評上門店的評分,鮑師傅總體上也是分值最高的,盡管其門店的設計總覺得有點土
【直營與加盟】
鮑師傅和瀘溪河門店全直營,司乎和爸爸糖絕大部分門店是加盟,其中司乎近期表示將把加盟店與直營店的比例從5:1逐步調整為1:1
加盟模式,對資金的需求相對較少,可以實現品牌的快速擴張,但管控難度大,食品安全存在較大風險,點評上就有幾位消費者提到司乎門店的衛生問題
筆者傾向全直營模式,或者門店員工全部由品牌方派駐的加盟模式
【產品線拓展與產品結構】
4個品牌都是從單個品類開始做起的:鮑師傅是小貝、瀘溪河是核桃酥、爸爸糖和司乎都是吐司(司乎是日式吐司)
4個品牌目前的狀態都是多品類,只不過爸爸糖和司乎目前仍是吐司銷售占比在8成到9成之間,單一品類獨大
4個品牌在產品創新方面都算不上是領先者,上新速度一般,最慢的是鮑師傅
捉對比較,鮑師傅和瀘溪河產品重合度很高。鮑師傅銷售居前的是小貝、蛋撻、盤撻、麻薯、泡芙,其中麻薯和泡芙推出的時間都不久;而瀘溪河銷售居前的是綠豆(冰)糕、核桃酥、蛋黃類、時令產品(月餅)、泡芙、小貝。
從CR3、CR6、品類銷售占比等數據看,鮑師傅的產品結構更合理,品牌力對新品的拉動作用非常顯著
爸爸糖和司乎,爸爸糖銷售最好的口味是原味、肉松、奶酥、阿華田厚乳脆多多、紅豆、巧克力,司乎銷售最好的是(奶油)超軟、咖啡奶酥、日式戚風小蛋糕、厚芋泥、巧克力夢龍、爆漿;受歡迎的口味重合度還是比較高的
從吐司產品線的深度來講,司乎比爸爸糖的SKU數更多,一般在30-40款之間,而爸爸糖是20-30款之間
從新品的成功率上來說,兩個品牌的成功率都不算高,目前仍是傳統口味居于主導地位。司乎主推的爆漿吐司、三色吐司、三色麻薯中,除了爆漿吐司銷售數據勉強可以,其它幾個都銷售不佳
關于爆漿吐司,有網友稱之為“可以咬的珍珠奶茶“(珍珠爆漿吐司),其意義在于茶飲芯化(或者稱為茶飲吐司化)的產品開發方向
咸味吐司在2個品牌的銷售占比都是在10%-15%左右,不算高。咸味吐司暫時來說更多承擔話題產品的角色,但也值得期待
上新本質上是一個試錯的過程,銷售好的保留,動銷慢的淘汰,更多是對產品經理和研發部門的考核。如果采用中央廚房的解決方案,上新速度將有很大優勢,不然新品研發出來后下發制作標準和SOP、再進行培訓考核,上新速度就會受到影響,門店數量越多影響越大。實踐中大部分新烘焙品牌仍然是門店現場制作為主,消費者care的是新鮮好吃,并不在意用哪種解決方案、也不在意現場制作的透明可視化
【產品熱量與規格】
小紅書上各種評測結果,新烘焙無一例外都是高熱量產品,解決之道在于產品規格的小型化。這方面,瀘溪河是做的最徹底的、其次是鮑師傅,把兩個品牌的小貝放在一起就會有明顯感受。爸爸糖和司乎分別推出小方、熱壓爆漿吐司來應對。對于注重身材管理的現代女性而言,一個小貝、一片吐司即可解決一餐,多則無益
但在銷售時,瀘溪河和鮑師傅都對最低起售量做了限制、或者制造障礙,比如鮑師傅有著單一品種購買不足8個時不給盒子、不同品種湊滿8個也不給盒子的奇葩規定。從而神奇地“抵消“了產品規格小型化所產生的正面作用,為網友們所吐槽詬病,也失去了很多消費者
不管是一人食還是分享,品牌們都還沒真正準備好
【多品牌策略】
在擴展產品線時,司乎用了多品牌策略,即點心系列用了司乎·菓也的副品牌
對于吐司作為單一品類(銷售占比在8成到9成之間)的門店前景,中長期筆者并不看好,雖然眼下處在高潮
在從單一品類拓展到多品類時,可以用副品牌或者子品牌,特別是考慮線上銷售(預包裝產品)的場景。其實這件事情的根本問題在于,目前品牌的大部分線下門店面積都很小、不太適合做多品類產品的發展;而由于擴張速度太快,剛新開不久的店在空間格局、空間分配上已成為“老店“,除非升級改造不然不適應多品類產品
品牌們應當放慢擴張步伐,先把相關問題考慮清楚,做好3、5年的戰略規劃,謀定而后動
【地域差異與地域擴張策略】
4個品牌中,除了鮑師傅總部位于北京,其它3個品牌的總部都不處于一線城市:瀘溪河在南京、爸爸糖在無錫、司乎在寧波
拿司乎來講,對比上海門店和寧波門店的數據,前者的客單價和客單件都要比后者高出30%-40%。從熱銷口味來看,上海消費者偏重傳統口味、或者說對新口味的要求比較高要做的很好才能接受;而寧波消費者更青睞奧利奧黑鉆、蘋果布丁、榴蓮、麻薯流沙、鮮乳提子麻薯等花式混搭口味
無獨有偶,看瀘溪河的受眾城市分布數據,上海、北京居于中游,而成都、廣州、深圳排名很靠后
新烘焙品牌在做城市擴張和城市布局時,可以將主要精力放在省會、副省級城市、經濟發達區域的主要城市,同一城市內適當地密集布局。而一線城市的門店更多的可以考慮作為品牌形象的承載,如果真的想在一線城市銷售上獲得突破,那么在產品上還需要好好打磨,產品和消費者觸點都要做到精致才行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上的“商業浪花”
#鮑師傅
#瀘溪河
#爸爸糖
#司乎
#戰略
#市場營銷
圖片來源:鮑師傅、司乎
參考:
1、“鮑師傅估值達百億 中式烘焙賽道火熱“,新消費
2、“鮑師傅創始人:我們已經火了13年,只愁假店太多打假太難!“,正和島
3、“專訪 | 菓也:28平門店月均營業額達120W!手作點心如何走高坪效道路“,新商網
4、“專訪 | 司乎 鐘正波:吐司界的愛馬仕,如何用46平單店實現月營業額90w “,新商網
聲明:
【版權聲明】本號所發內容系原創作品,歡迎在標明來源的前提下轉發,嚴禁抄襲。
【免責聲明】
1、本號所發表內容屬于交流探討性質,所有言論僅供參考,無意冒犯任何可能的相關方。如不同意本號內容或觀點的,請自動忽略即可
2、本號所發表內容注明來源的,版權歸原出處所有(無法查證版權的或未注明出處的均來源于網絡搜集)。轉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數據、文章、視頻等)只以信息傳播為目的,僅供參考,不代表本號認同其觀點和立場。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原作者負責。
3、本號摘錄或鏈接的內容(圖片、數據、文章、視頻等),均為非商業性應用,選用時均盡可能列出資料來源和出處。但有時可能為二次或多次引錄,難免不夠準確,請予以指出當改正為謝。
4、本號所推內容不侵犯他人著作權。如涉及侵權行為,請及時聯系小編改正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