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鮑魚和海水鮑魚區別;鮑魚淡水還是海水
來自滬上水產市場的消息:6月中下旬是最肥美的貝殼類海鮮上市季,來自浙江三門、臺州的蟶子,產自遼寧東港和江蘇南通的花蛤,以及產自福建、遼寧的蛤蜊、鮑魚等貝殼類海鮮正源源不斷進入市場。受疫情影響,今年貝殼類海鮮從主銷飯店、酒店轉銷至菜市場,今年菜場貝殼類海鮮的售價普遍比往年便宜。
據中國漁業協會水產商貿分會常務副秘書長袁道亮介紹,市場上銷售的貝殼類水產品分淡水和海水兩種,淡水貝殼類水產品主要有螺絲、田螺、河蜆、河蚌等,大都在春季上市,清明前后最鮮美。
海水貝殼類水產品多達30余種,包括花蛤、蟶子、蛤蜊、生蠔、扇貝、白蛤、白蜆、鮑魚、竹蟶等。其中產量最高、銷售量最大的3大類品種是花蛤、蟶子、蛤蜊,銷量占貝殼類海鮮銷量的60%,其中花蛤、蟶子、蛤蜊分別占市場銷量的三成、二成和一成。
“每年一到6月貝殼類海鮮開始上市,到了6月中下旬至10月,大多數貝殼類海鮮進入最肥美季,既嫩又肥的貝殼類海鮮被搬上市民餐桌。”江楊市場是目前滬上貝殼類海鮮最大的批發市場,江楊市場海鮮經銷商、上海皇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江訓金透露,目前上市的蟶子主要產自浙江三門、臺州,每年的6月中旬開始上市,直至10月份,現在是蟶子最肥美的季節。
“花蛤主產遼寧東港和江蘇南通。大凡貝殼類海鮮都產自我國的遼寧、福建、江蘇、浙江、廣東沿海灘涂,養殖戶數萬甚至數十萬畝承包沿海灘涂,下苗后天然養殖,因此,市民吃到的貝殼類海鮮基本上屬于半野生放養海鮮。”江訓金解釋。
江訓金還補充道,今年受疫情影響,貝殼類海鮮進入飯店、酒家的數量減少,包括皇康國際在內的經銷商將其大量銷往海鮮零售市場、菜場,海鮮零售市場、菜場的進貨量因此大量增加。“花蛤、蟶子、蛤蜊的批發價普遍叫往年便宜10-20%,估計這兩天江楊市場花蛤的日批發量已經達到10-15萬斤,蟶子的日批發量也已達到4-5萬斤。”
貝殼類海鮮進入最肥美季。這兩天滬上菜場貝殼類海鮮攤位開始熱鬧起來,人民路、寧海東路、寧波路、壽寧路等菜場、菜攤、菜店紛紛推出各種貝殼海鮮,花蛤、蟶子、蛤蜊、生蠔、扇貝、白蛤、鮑魚、竹蟶……應有盡有。無論花蛤、蟶子、蛤蜊還是鮑魚、竹蟶都長得肉鼓鼓的,售價也比往年略便宜,大花蛤零售12-16元一斤,中花蛤8-10元一斤。蟶子零售16-20元一斤,鮑魚零售5-10元/頭。
“走,去買點花蛤、蟶子、蛤蜊吃吃!”這兩天,熱銷的貝殼增添了寧海東路菜場熱鬧、喧囂的氣氛,馬大嫂們說這個季節吃花蛤、蟶子、蛤蜊最肥、最鮮、最嫩,而且價格便宜,況且帶魚、黃魚、鯧魚等冰鮮海鮮斷貨,沒有理由不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