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骨雞怎么燉湯最補,清燉烏雞的最佳方法
秋冬寒冷,在你身心俱疲的時候,慢慢地喝進一碗媽媽用心煲出來的老火湯或者燉湯,整個身心瞬間都是暖暖的,身體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暢快和滿足感!出門在外的游子,耳邊總會想起臨出門前媽媽嘮叨的話語"記得早點回來喝湯"!
鮮甜營養的烏雞湯
作為一個從小湯水不斷的人來說,湯就跟飯一樣,成了日常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菜!吃飯前來一碗,暖身又暖胃,有一定的飽腹感,能讓你減少高熱量食物的攝入,飯后再來一碗,余味悠長,身體里每個細胞都在享受著這種湯足飯飽的慵懶感!
當然,湯只是一個大概念,每個地方不一樣,湯水的做法也不一樣。就拿我們廣東來說,湯分為三大類,滾湯、煲湯、燉湯。
湯色鮮亮,看著就想喝
滾湯快速簡單,耗時短,多用于夏天清熱消暑;煲湯,以肉類為主,隨季節的不同添加不同的輔料,材料足,用上專門煲湯的瓦罐,時間一般要用上1.5~2個小時左右,份量多,適合全家人一起喝;而燉湯,相比煲的湯來說,湯色更加清亮,口感更加鮮甜,而且不油膩,老人小孩或者需要滋補的人喝得比較多!
就比如今天的主角——桂圓紅棗烏雞燉湯,材料簡單,做法也簡單,特別適合一般家庭滋補之用。而烏雞湯也是粵菜的代表之一。
烏雞白鳳
烏雞是我國的一個土特產雞種,因其全身骨骼烏黑而得名,烏雞肉質細嫩,營養豐富,含有特別多的蛋白質、氨基酸和其他微量元素等,能夠補血益氣、健脾固沖等,深受人們喜受。相傳在清朝乾隆年間,江西省泰和縣有個叫涂文軒的養雞人,有一年他選了幾只最好的泰和雞作為貢品獻到京城。乾隆看到后如獲珍寶,還賜名"武山雞"。從此,烏雞的名聲就響當當地傳開了!
湯甜肉爛,鵪鶉蛋粉糯
桂圓紅棗烏雞燉湯
烏雞1/4只,鵪鶉蛋4只,紅棗、枸杞、桂圓、百合適量,姜3片
(我這里是燉一個人的量,連湯帶肉約2碗多,材料簡單易準備,燉出的湯溫和滋補而不燥)
1、 焯水去腥去血水
清洗干凈的烏雞肉
把烏雞洗凈斬大塊,冷水放入清水鍋里,加入姜片3片,料酒少許,大火慢慢燒開,撇去浮沫,稍微滾1分鐘左右,接著撈出雞塊,用清水沖洗干凈,放置一邊瀝干水分備用。
燉湯,喝的就是那種沒有腥味的鮮甜。所以,不管是雞塊還是骨頭,用來煲湯或者燉湯,最好經過焯水,一來可以去除腥味,二來可以去除血水與臟東西,還原其本來的原汁原味,你也不要擔心焯水會流失營養,這么短的時間,根本不會。
材料簡單易買
2、 準備其他材料
把鵪鶉蛋洗一下,用水煮熟,剝去外殼;紅棗、枸杞、桂圓、百合清洗干凈,可以稍微泡一下水,這樣清洗得更干凈。紅棗可以整顆,也可以切半去核,隨個人喜歡。
鵪鶉蛋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一種很好的滋補品,在營養上有獨特之處,有"卵中佳品"、"動物中的人參"之稱,這里加入鵪鶉蛋,既增加了口感,也讓湯水更加滋補。
把所有材料放入燉盅內
3、 放入燉盅開火燉
準備一個洗干凈的燉盅,把烏雞塊、鵪鶉蛋、紅棗、枸杞、桂圓、百合放進去,加入3片姜,倒入約2碗熱開水,然后蓋上內蓋和外蓋,放進裝有水的鍋里,開大火煮開,然后轉小火慢慢燉,至少要燉1.5小時!
這里要注意2點:
如果加入的是涼水,燉出來的湯會很渾濁;如果加的是熱開水,那么湯水會很清亮,看著就讓人特別有食欲!雖然在口感上不會差別太多,但是,在視覺效果上,清亮的湯水會讓人傾心愛慕!
熱水倒入燉盅內
因為它有內蓋和外蓋,內蓋有很好的密封性,保證在燉的時候,不會有水汽跑進去,保證湯水的原汁原味。如果實在沒有,也可以用一個大海碗代替,然后找一個稍大于碗口的碟子,把碗口很好地蓋起來,這樣也能有效阻擋水汽的入侵。
4、 下鹽調味
燉的時間到了,趁熱下適量鹽調味就可以了!其他什么都不用放,這樣燉出來的湯水,烏雞塊軟而不爛,鵪鶉蛋粉糯,湯色清亮,口感鮮甜清洌,一點也不油膩,喝進肚里,溫和滋補而不干燥,暖暖地非常舒服!
溫和滋補而不燥
有一種湯叫心靈雞湯,當你對生活感到迷茫的時候,不妨多看看多聽聽,那些溫暖而鼓勵的字眼,親切而溫馨的語句,就像一陣春風細雨,滋潤著你干枯而絕望的心田,帶給你一種積極向上、自信面對生活的勇氣和希望!而一碗真正意義上的湯水,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如果你也喜歡這樣美味而又有營養的燉湯,不妨收藏起來,有空的時候做給家人喝哦!在這寒冷的秋冬里,熱騰騰的燉湯,暖暖地滋潤著家人的身心,他們一定會感覺到你的點點心意,濃濃的真情!
老人小孩都愛喝
用心做菜,細心品味生活!感謝大家閱讀我的文章,我是月牙彎彎掛天邊,也希望大家能為我提出寶貴的意見,歡迎大家留言給我,我看到都會回復大家的哦!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