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水泡臭豆腐的實驗實測—臭豆腐用臭水溝泡的真實案例
臭豆腐這么臭,到底是不是用大糞汁泡出來的?
網上曾經流傳有這么一張圖。
在包裝配料表里面,赫然出現了“屎”這個字,讓不少網友捏了一把汗。
好在經過相關部門調查,證實這是一張PS過的假圖。
事實上,這款臭豆腐原包裝上配料表里并沒有“屎”這種成份。
可是,無風不起浪。
同樣是臭,臭豆腐的臭,怎么就臭得那么不可描述?
臭豆腐與“屎”之間扯不清的關系,早已越過網線,透過屏幕,入侵了網友們的大腦。
網上的事,從來都是要在網上解決。
有這樣的的實干型的網友,為了搞清楚臭豆腐與“屎”之間到底有沒有關系,他自己在家搞了一個喪心病狂的試驗:實測糞水能否泡出臭豆腐。
實驗材料:正常臭豆腐一盒、糞水半桶、泔水半桶。
根據網上對臭豆腐的傳言,該網友選后將臭豆腐放入糞水和泔水中浸泡了24小時后,再撈出來洗干凈,備用。
為了讓實驗結果更加真實,網友還分別請了4個朋友作為觀察員,來鑒別這份自制臭豆腐的臭味與市場上買的臭豆腐有何區別。
最后網友得出結論:
用泔水泡過的臭豆腐,氣味不正常,有餿臭味。用糞水泡過的臭豆腐,臭味更明顯,帶有糞水的臭味。
很明顯,試驗結果與網上的傳言不一致。
但是該網友又做了第二次試驗,試著用化學藥劑來泡臭豆腐。
該網友把臭豆腐分別泡在放有綠礬和硼砂的泔水、糞水、清水里各20小時后撈出。
試驗結果表明,用化學藥劑泡過的臭豆腐外觀顏色和氣味都與市面上正常的臭豆腐有區別。
但是,該網友沒有放棄,依然進行了最后一步考驗,把這些自制“成品”臭豆腐放進油里炸。
最后得出結論:用泔水和糞水泡過的臭豆腐在經過油炸后,餿臭味和糞臭味消失了,只剩下豆腐的香味,并且炸出來也是金黃色,與正常臭豆腐沒什么區別。
至于口味,由于試驗用材都不是人吃的,就不得而知。
所以,用糞水泡制臭豆腐,完全就不可信。
那臭豆腐的“臭”,到底是怎么來的了?
臭豆腐的“黑”,來自于鹵水。這種鹵水是由香菇、冬筍、瀏陽豆豉等原料制成。
臭豆腐的“臭”,來自于臭豆腐發酵過程中,除了分解成氨基酸外,還釋放出有強烈氣味的硫化氫。
臭豆腐的制作分為兩種:腌漬工藝和微生物發酵工藝。
腌漬工藝:嚴格來說,湖南的臭豆腐不叫臭豆腐,在更早的時候,湖南臭豆腐叫油炸豆腐。這種臭豆腐不是發酵出來的,而是靠臭鹵水泡出來的,也就是腌漬工藝。
在以前,人們用腌制雪里紅的臭咸菜水,臭莧菜梗水來泡臭豆腐,但由于需要的時間太長,后來商家就用青礬水來浸泡豆腐坯,在有了特殊氣味后,再把臭鹵水倒進去腌制。
微生物發酵工藝:相比腌漬工藝就比較麻煩。人們會先把大豆制成豆漿,再制成豆腐腦,在成形成塊后在豆腐上接種上真菌,等豆腐長毛,長毛后又澆上鹵水腌制。
用這種方法制作出來的臭豆腐富含蛋白質、微量元素,但是在缺乏檢測設備的情況下,這種臭豆腐并不能多吃,因為一種叫“肉毒梭菌”的毒菌也會伴隨著制作過程中生成,“肉毒梭菌”食用過多會導致中毒。
雖然糞水很難泡出臭豆腐,但是并不能代表市面上就沒有糞水臭豆腐。
2014年,溫州蘇某在街邊買了一碗臭豆腐,吃完后多器官衰竭,昏迷一周,花費15萬元。醫生猜測與他吃過的臭豆腐有關。表示蘇某吃的應該是糞水泡過的臭豆腐,因為大腸桿菌或沙門桿菌在高溫中會被消滅,但有部分內毒素會被有體吸引,并通過血液攻擊人體器官。
那么如何分辨我們吃的臭豆腐正不正宗?
一般來說,有三種方法。
一看。看臭豆腐黑得正不正常,如果黢黑不自然,像墨一樣,肯定是加了添加劑的。
二聞。臭豆腐還未放入油鍋里時,拿起來聞一聞,如果有刺鼻的氣味,肯定有添加劑。
三掰。掰開臭豆腐,如果外面很黑里面卻很白,色差越大,越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