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燉魚頭湯放什么調料(清燉魚頭湯怎樣去腥味竅門)
魚頭湯怎樣燉出奶白色?用冷水還是開水?水用對,湯色誘人味道鮮
最近,多股寒潮不約而至,全國各地氣溫持續降低,不少網友都調侃,一夜之間,就像進了冰箱冷凍層,開啟了速凍模式。特別是在沒有暖氣的南方地區,室內溫度真的冷入骨,大家過冬全靠“硬扛”。
在這么冷的天氣里,美食就成為了莫大的治愈。屋外寒風陣陣,萬物凋零,屋內灶臺上燉著湯,炊煙裊裊,這內外一對比,直叫人不想出門。冬天是燉各種湯水的好時節,暖心又暖身,而在各種湯水中,魚頭湯是我的最愛。
看著燉出來的又濃又白的魚頭湯,就很有食欲,再嘗上一口,鮮美入味,真是讓人好生享受。不過在燉魚頭湯的時候,不少朋友也會有一個困惑,就是關于燉湯用什么水的問題。那今天,懶喵就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一起看看:
燉魚頭湯,用冷水還是開水?
燉魚頭湯,用開水會更好,下面就來具體說說原因。
魚本身屬于腥味比較重的食材,魚頭自然也不例外。雖說在烹飪之前,可能已經進行了一些去腥處理,但是在燉的過程中,我們還可以進一步減少魚頭中的腥味,用開水燉就是其中一個方式。
用冷水燉的魚頭,腥味不容易去除,會悶在魚湯里面,吃起來味道就不夠鮮美,還會有些許腥味。而用開水燉的魚頭,可以快速將魚頭煮熟,從而有效降低魚頭中的腥味。從去腥味的角度看,用開水燉魚頭湯會更合適。
此外,大家都知道,要想魚頭湯看上去顏值高,有食欲,那湯色一定是又濃又白的好。明明用的是清水燉湯,為啥燉出的湯顏色會呈現奶白色?這就和一個科學原理有關,叫“脂肪乳化”。
魚頭中的蛋白質和脂肪溶入水中后,會產生一個脂肪乳化的過程,湯會被乳化成奶白色。在這個過程中,要保證一定的水溫才能實現,因此用開水燉煮魚頭,可以更好地促進脂肪乳化完成,這樣魚頭湯就會呈現奶白色,湯色更加誘人。
無論是從去腥味的角度看,還是從讓湯色變得濃白誘人的角度看,用開水燉魚頭湯,都比用冷水燉魚頭湯更合適。
在了解了燉魚頭湯用冷水還是開水好后,在這里也額外分享給大家3個有關燉魚頭湯的小貼士。
- 1、用對魚頭更好吃
燉魚頭湯時,要盡量選擇魚頭部分較大,且肉質較厚實的魚,像常見的草魚、鳙魚、胖頭魚等,都很適合用來燉湯。
- 2、燉湯之前先煎魚
在燉魚頭湯之前,我們要先用油將魚頭的兩面都煎一下。這樣魚頭在燉的時候,魚皮和魚肉就不容易散掉或爛掉。而在煎的過程中,還可以逼出魚的腥味,避免在燉的時候,腥味被大幅悶在湯里。
3、燉的時間別太久
在燉魚頭湯的時候,不是燉的時間越長越好,因為煮的時間太久,魚頭會變老,也會影響到湯的口感,降低營養價值。在前面煎的過程中,魚頭已經熟得差不多了,因此完全不用擔心魚沒熟的問題,一般燉30分鐘左右即可。
結語
下次在燉魚頭湯的時候,要想燉成奶白色,記得用開水燉。并且在燉的過程中,最好先煎下魚再燉,燉的時間不要過長,優選選肉質肥厚的魚頭,這樣燉出的魚頭湯,味道鮮美,湯色誘人,很是好吃。
用大白話聊美食,我是懶喵,喜歡美食的朋友,可以隨手點個關注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