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元一份的快餐常用菜,100個經典小炒菜
最近,在北上廣深寫字樓里打工的上班族,開始流行吃一種“很新的工作餐”。
小推車、拉桿車、電瓶車、也有私家車,停靠在馬路牙子上,掀開保溫蓋(布),露出了擺放整齊的盒飯。臨到午休,下班的白領從寫字樓里陸續走出,眼神定位到盒飯攤位后,迅速“包圍”上前,眼睛快速掃一遍午餐的種類,心里盤算著是兩葷一素劃算,還是一葷兩素實惠。
01.
打工人盒飯已成流量密碼
不僅僅是在北京,經歷過“一頓飯花50元卻只能吃到料理包”的“刺痛”后,光鮮亮麗的城市白領們,紛紛將目光投向了更具性價比的“打工人盒飯”。
在小紅書、抖音等平臺,打工人盒飯測評已經成為探店博主的全新“流量密碼”,“重慶10元打工人盒飯”“成都16元吃飽的街邊盒飯”也引發網友們紛紛留言“求定位”,以“量大實惠”著稱的路邊打工人盒飯,更引發了不少博主爭相前往打卡。
02.
帶給打工人家的味道
身處北京CBD,無論是點外賣,還是外出就餐,留給CBD白領們的選擇并不多。“周邊小館子少,國貿里的餐館價格根本不適合午餐,吃頓飯動輒1小時起,想吃飯完美美睡一覺就沒時間了。”而外賣,除了普遍“全是主食,重油重鹽容易長胖”,而且還極容易踩雷,因此,每天把握午餐時間外出溜達溜達,則是打工人們一天難得的運動休閑時光。
打工人愛上了發掘各種餐館30元以內的盒飯,“最近發現了一家26元8個菜自選的自助午餐,適合每個菜都選一點點嘗。”而且外出就餐后還能再走回公司,“正好睡午覺。”同時,色香味俱全的盒飯,也讓打工人打工在外也能感受一份難得的“家的味道”。
03.
創業者聚焦打工人盒飯
在社交平臺上,太原、杭州、長沙、石家莊、重慶等城市,均有這樣的創業項目;此外,在北京,“午餐不自由”的白領們,也紛紛“舍棄老鄉雞”等品牌快餐,投奔性價比,在CBD、望京、大望路等寫字樓聚集的地方,均有這樣的推車盒飯,有的甚至“開著路虎賣盒飯”。
誰在做這門生意?主要有幾類人群:
創業青年的“新項目”。長沙一位年齡34+的創業者連續發文《裸辭后,賣盒飯的第X天》,記錄了自己賣盒飯的創業路。在她看來,做寫字樓的生意,最大的好處是“擁有雙休”,可以和白領們享受同樣的上下班時間。
從私廚到成人小飯桌,再到推車盒飯,售賣場景的多樣性。這類創業者很可能是同一群人,以“家庭作坊”起家,但受制于私廚的影響力和客流局限,漸漸琢磨著“換個場所賣飯”。
一些餐飲店為了突破生意天花板,主動走到寫字樓。一些距離寫字樓不算遠、但也不夠近的中餐小館,主動出擊,因為有實體店,相當于多了一層信任背書,會優于私廚模式。
“二道販子”是真香。還有一類創業者,自己并不親自參與制作,而是以“倒賣”的形式,從餐廳“進貨”,再深入寫字樓售賣。比如一位河南鄭州的博主,進貨120份,不到中午12點就幾乎賣完了,算賬后,日入480元。按照他的測試,這門生意可以實現月入上萬。這收入,在鄭州也算輕松“完勝”普通打工人。
盒飯相繼火爆,以及受到追捧,一方面確實是在于其便宜實惠、菜品豐富多樣;一方面也許是在媒體報道、網紅達人拍攝宣傳從而博人眼球中發酵爆火。
· 文內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綜合自:企老板內參、紅餐網、 燃次元、 網友評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