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個飯團多少錢-日本一個飯團多少錢啊
--------------------------------------------
★更多精彩 歡迎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
★東京慢游(tokyowalking)←長按復(fù)制
★在日十年老司機提供免費人工語音支持服務(wù)
★專注日本 | 行程設(shè)計 | 地接包車
★逸品美食 | 特色酒店 | 醫(yī)療體檢
--------------------------------------------
日本有家小店,
不用食用油,不用天然氣就能做菜,
普通的“綠茶”1杯200RMB,
“飯團”每個424RMB,
壽司四塊賣3000RMB,
大閘蟹6000RMB。
所有菜品的定價都高得出奇,
讓小編不解的是,
全國各地的餐廳卻都搶著買,
而當(dāng)你隨便拿起一個,
打開包裝袋往口里送時發(fā)現(xiàn)......
這些美味誘人的食物竟然——
全都是假的?
這些以假亂真的食物,
說起來都是爺爺輩兒的,
因為它們的歷史已有120多年了。
發(fā)明它的老爺子叫巖崎瀧三,
1895年出生在郡上八幡市奧美濃鎮(zhèn)。
巖崎瀧三,因為年代久遠(yuǎn),目前留下來的只有這張照片了~
巖崎的父親是當(dāng)?shù)刂哪镜駧煾担净顫姾脛拥膸r崎在三歲那年不慎跌入了父親做工的坑爐之中,被火燒傷了半張臉。從此巖崎變得寡言,不過也造就了他倔強、沉靜、愛思考的性格。
長大后的巖崎瀧三繼承了他父親的衣缽,成為了一名手藝精湛的木工。原本日子就是這樣按部就班地過下去,不料轉(zhuǎn)折出現(xiàn)了…
巖崎27歲的那年某日,他經(jīng)過家附近的一家餐廳。那時的日本,餐廳為了方便客人點單,會把做好的真正的飯菜放在櫥窗里。
巖崎湊近了一看,發(fā)現(xiàn)櫥窗里的食物大多腐爛了,還有蒼蠅在上面飛舞…本想進店用餐的巖崎看了這場景,硬生生地把邁進店的腳收了回來…
真菜一開始看著新鮮,不一會兒就喪失了色澤
愛思考的巖崎想:“雖然擺上了真菜簡單易懂,但是不用多少時間就會腐爛變質(zhì)…天氣熱的時候還會招來蟲子,使人食欲全無…而且,第二天還得重做一份新的,浪費了好好的一盤菜。”
“那么為什么不把飯菜做成模型供人選擇呢?”
那么…用什么材料呢?巖崎想起了兒時因為臉部燒傷,他總?cè)ジ浇纳裆绨l(fā)呆,燃燒融化的社殿蠟燭滴在水面上形成的朵朵白色梅花…
于是…這份兒時的記憶被重新喚起。
巖崎回到家,點起了蠟燭。這晚他鬼使神差地把蠟油滴向了榻榻米上,發(fā)現(xiàn)燭蠟完美地把榻榻米上的圖案復(fù)制了下來。
“如果我用燭蠟做些食物的模型,然后上色,是不是可以做成以假亂真的菜品呢?”
然而,要想讓燭蠟?zāi)坛尚枰男螤钫労稳菀祝瑤r崎只能不停地摸索嘗試…雙手也因為長期接觸燭蠟而變得傷痕累累。終于…
巖崎做的第一個食物模型蛋包飯
心思縝密的巖崎為了測試效果,將假的蛋包飯淋上番茄醬給妻子,看到妻子連忙拿起筷子要夾,巖崎捂嘴笑著阻止了。“蛋卷折痕都有,差點被騙了。”知道真相的妻子又好氣又好笑。
連整天在廚房的妻子都能“騙”過去,應(yīng)該沒什么問題。巖崎這么想著,從此之后,就開始嘗試做各種仿真菜,豆腐燒肉、臘肉壽司、天婦羅蝦......
小編有點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這些都是仿真菜?也太像了......
一開始,巖崎只是想做一些租用給飯店…沒想到竟然火得一發(fā)不可收拾。尤其是來點餐的外國人,只需要指一指就可以順利地點餐。于是,找?guī)r崎租模型的飯店越來越多。
巖崎干脆放棄了祖?zhèn)鞯哪竟ば挟?dāng),在1932年6月成立了著名的“巖崎食品模型制作所”
如今這個歷史悠久的店鋪仍有不少人前去參觀留影。
不過很快地,蠟制的仿真食品的缺點也很快突顯出來:遇熱易融,易變形等等…于是巖崎使用的材料也不斷升級…從蠟到樹脂再到現(xiàn)在的PVC材料…用新材料做成的模型不但能完美重現(xiàn)食物的質(zhì)感,而且不會掉色,便于永久保存。
盡管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巖崎并沒有因此停步。專注細(xì)節(jié)是日本匠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隨著食物的更新?lián)Q代與新菜色的涌入,巖崎食品模型制作所也在與時俱進:如何還原泡芙里粘稠的奶油質(zhì)感;壽司米粒要如何上色才能表現(xiàn)出晶瑩剔透的感覺…只有在細(xì)節(jié)上不斷改進才能做大限度地接近真實。在巖崎制作所,一名新人需要經(jīng)過兩年的訓(xùn)練才能正式上崗。
巖崎食品模型制作所現(xiàn)在的負(fù)責(zé)人-石坂久治先生,已經(jīng)在店里工作了36年。
石坂久治和仿真食物展示區(qū)
每天他和其他工匠的日常就是做模型、開模、做配件、上色、組裝。有時一個模型需要花費1至2個月時間才能全部完工。
工匠師傅首先要對店家送過來的菜進行觀察、速寫,記下食物的色澤,把食物放進一個箱子里,再倒進硅樹脂,做好模具之后,再把融化的塑膠往模具里倒,烘烤約30分鐘.
就像這樣~
塑膠一變硬,
取出后就開始上色。
沒想到從烤箱出來之后成了牛排!
上色也有講究,顏色太夸張,
一眼就被識破,
顏色太淺又沒法吸引顧客。
上色需要用刷子細(xì)細(xì)地一層一層著色,如果不細(xì)致,前面的活兒就白干了。
上色完之后的步驟和做菜差不多。
主要是造型和擺盤。
比如制作天婦羅模型的時候,
工匠得先從盆里舀起淺黃色的原料,
倒進準(zhǔn)備好的液體中,
制作出天婦羅酥炸外皮的質(zhì)感
然后在中間放上蝦的模型,
再用天婦羅外皮包住蝦。
把沒定型的天婦羅蝦
輕輕地掐掉尾部多余的材料,
放進冷水里定型一下即可。
最后一步是擺盤。
精致的食物模型,
比真實食物還誘人,可以說是藝術(shù)品了,
而這里邊兒藏著的是
一顆力求完美的匠心。
看,這每一個都像是新鮮出爐的,是不是馬上想咬一口下去呢?
仿真食物如今已經(jīng)在日本蔓延開來,巖崎瀧三的家鄉(xiāng)也因為他的緣故,形成了仿真模型一條龍的產(chǎn)業(yè)。
巖崎瀧三因此被封為仿真菜的鼻祖,雖然在50年前,他過世了,但巖崎食品模型制作所還在繼續(xù)存在著,而市內(nèi)制作食品模型的廠家負(fù)責(zé)人幾乎都拜過他的門下,郡上八幡市也因為這些“假菜”出名了,
食物模型還出口到別的國家,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推廣開來,巖崎創(chuàng)造的這份珍貴手藝也得以傳承下去。
從東京首次出口到國外的牛排飯仿真模型
如今在巖崎的家鄉(xiāng)
除了制作工廠,
工匠接受訂單制作食物模型的地方
專門展示仿真食物的門店
很多游客到展示門店參觀
還建立了仿真食物博物館。
很多游客慕名而來,
到學(xué)習(xí)工廠門店參觀學(xué)做假菜,
做一塊牛排,或是一盤壽司,
大概150RMB左右。
學(xué)校也會組織孩子們到這里來學(xué)習(xí)這種獨特的文化,
以及背后的匠人精神。
現(xiàn)在仿真食物更多地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里,
不僅餐廳里可以看到,
蛋糕店和面包房也用到這門技藝,
元祖食品屋,里面大部分都是仿真的食物。
雜貨鋪也能發(fā)現(xiàn)它的身影。
Tokyo Kitsch雜貨鋪里賣的食物書簽,把魚夾在書里,不知不覺就看餓了。
就連手機店都能看到。
Hamee食物模型手機殼
可以說,食物模型如今是隨處可見了,人們每天都可能享受到這個發(fā)明的便利,它背后的發(fā)明者——巖崎瀧三先生卻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或者記得他。
在今年9月12日,巖崎瀧三先生冥誕121周年的時候,Google主頁特意換上食物模型logo,提醒人們紀(jì)念那位讓世界變得更有趣的日本匠人——巖崎瀧三。
google主頁致敬截圖
那些傳承下來的東西,大多經(jīng)歷過細(xì)節(jié)的打磨,時間的洗禮。而每一個有趣的創(chuàng)新發(fā)明背后都藏著一顆匠人之心,都值得被尊重,被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