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豬肝的正確方法,煮豬肝的正確方法和時間
你們要的鹽水豬肝來了! 最近愛上了晚飯后散步時,逛打折的菜店,日常餐桌大多是買到什么食材就做什么。因為嘴巴喜新厭舊,所以總是想換一種方式料理食材,試試新口味,由此最近做了很多以前沒試過的小菜。 比如炒胡蘿卜、韓式拌裙帶菜、金槍魚南瓜沙拉……還有鹽水豬肝。 在我從小樹立的東北人的認知里,一提到豬肝,首先想到的就是溜肝尖、其次是熏豬肝。 作為一個內臟愛好者,如果在打折的菜店里遇見豬肝,是一定要把它帶回家的。可是吃了這么多年的溜(炒)豬肝,也覺得有點膩了,加上前些日子吃得重口又肥膩,就想吃點味道干凈,少經調味的,于是就做了這盤鹽水豬肝。 我沒有參考食譜,只是憑經驗追著自己的味覺來料理。在第一次嘗試結果不錯之后,又總結經驗連著做了第二次,做一次差不多可以吃小一周。因為用料非常簡單,處理細致,所以味道干干凈凈,且越嚼越香!作為豐富餐桌的冷盤,或追劇的下酒小食,都非常優秀!
By 壞露露
- 豬肝 1個約800g
- 料酒 4勺
- 蔥段 適量
- 姜 1片
- 八角 2個
- 鹽 2勺
1、豬肝清洗干凈表面,冷水浸泡,冷藏一夜。如果豬肝很大,最好從中間切開幾道,這樣血水更容易泡出來。我這次用的豬肝差不多800g,分成了4份,泡了差不多10個小時,血水才基本泡干凈。 這一步非常關鍵,如果血水泡得不干凈,吃起來就會有腥氣,還會令焯煮豬肝的時間增加,使豬肝變老變硬,影響口感。 泡了10小時左右的豬肝,已經從深紫色變成粉紅色。
2、泡好的豬肝放入鍋中,加入冷水,水的用量要沒過豬肝。加入料酒、蔥、姜,冷水中火慢煮,這樣做可以進一步釋出豬肝里殘留的血水。 我不吃蔥姜,所以放的比較少。雖然說喜歡吃蔥姜的可以多放一些,但我不建議放太多,以免最后蔥姜的味道掩蓋豬肝本身的香味,使味道渾濁不干凈。 另外,我用的是姜粉,大約放了1茶勺,推薦給不吃姜的各位,使用方便且不怕放壞。
3、隨著水溫的升高,豬肝開始釋出血水,產生很多浮沫,邊煮邊用濾網把浮沫撇干凈。水燒開以后,轉中小火,保持咕嚕冒泡但不沸騰的狀態,一直煮到豬肝不再有血水釋出。 用牙簽扎一下,看看還有沒有血水冒出來,如果沒有就是煮好了。 撇浮沫時,在旁邊準備一盆清水,用來涮洗濾網更方便。
4、煮好的豬肝,溫水清洗干凈表面的浮沫。血管里面的殘渣也要全部清理干凈,可以用牙簽輔助清理。
5、鍋內加入清水、豬肝、八角、鹽, 重新燒開,中火煮5分鐘關火。八角要記得把花瓣部分拆散再入鍋。
6、找一個無水無油的干凈玻璃容器。把豬肝和鹽水、八角一起放進去保存。冷藏浸泡4小時后,就可以食用了。
7、冰箱冷藏可保存5天左右,食用前取出切薄片即可。夾起來時,會自然微彎的薄厚最宜。 內里粉粉的,軟嫩細致,咸淡適口。
8、泡的時間越久越入味,我用了2勺鹽,當天食用味道不淡,在第5天食用時,也沒有很咸。 如果你的鍋大,加的水多,可以適當加一點鹽,但空嘴就酒不宜做的太咸,淡一點兒也無妨。嘗一下鹽水,有一點咸的咸度剛剛好。
9、急速降溫的天氣里,切一小盤粉嫩的鹽水豬肝,喝點小酒,讀書或者看電影,便是我近日里的簡單快樂。
豬肝味甘、苦,性溫,歸肝經;有補肝、明目、養血的功效;用于血虛萎黃、夜盲、目赤、浮腫、腳氣等癥。
1.明目
豬肝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能保護眼睛,維持正常視力,防止眼睛干澀、疲勞,維持健康的膚色,對皮膚的健美具有重要意義。
2.補血
豬肝中鐵質豐富,是補血食品中最常用的食物,食用豬肝可調節和改善貧血病人造血系統的生理功能。
3.去除毒素
經常食用動物肝還能補充維生素B2,這對補充機體重要的輔酶,完成機體對一些有毒成分的去毒有重要作用。
4.增強人體免疫力
豬肝在飲食與健康中具有一般肉類食品不含的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硒,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反應,抗氧化,防衰老,并能抑制腫瘤細胞的產生,也可治急性傳染性肝炎。
豬肝忌與魚肉、雀肉、蕎麥、菜花、黃豆、豆腐、鵪鶉肉、野雞同食;不宜與豆芽、西紅柿、辣椒、毛豆、山楂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同食;動物肝不宜與維生素C、抗凝血藥物、左旋多巴、優降靈和苯乙肼等藥物同食。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譜!
喜歡這個食譜記得收藏、關注哦!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對這道美食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