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店名字有哪些—咖啡店名字有哪些英文
看過一句話:一座城市,如果有兩樣東西特別多,一是博物館,二是咖啡館,那這座城市的歷史底蘊會以及浪漫的人文色彩一定是格外吸引人的。
而這樣的城市,似乎只有上海!上海有160多座博物館,而咖啡館有8530家。上海的咖啡館數量之多冠絕全球,遠超東京、紐約、倫敦等城市,被稱為世界咖啡之都更是順理成章。
據學者研究,“咖啡館”三個字最早于1876年出現在當時《申報》的一則廣告上,“本號開設多年,巧造外國送禮白帽、各色面食俱全,并承接大小番菜,菜價極相宜,貴客光顧,請駕至面議是幸。虹口老大橋生昌架啡館啟。”架啡館,就是咖啡館的意思。
從第一家咖啡館,到現如今的咖啡之都,上海用了一百多年的時間。雖然咖啡是舶來品,但對于上海人生活的影響,以及對上海城市文化的潛移默化都是不容小覷的,也難怪有不少游客,到了上海要特意找一兩家咖啡館坐上一坐。說實話,八千多家咖啡館,估計誰也沒有全去過,只能綜合推薦幾家比較有特色的咖啡館給大家了,不知道有沒有去過的?
忘了是去年還是前年,Radar Coffee還榮登“企鵝吃喝指南”榜的冠軍,獲得無數咖啡愛好者的喜愛!
其實第一次去Radar Coffee,覺得很普通,沒有文藝的裝飾、沒有高大上的設備、甚至都沒有風景如畫的背景,但這里滿足了理想咖啡館的全部樣子:樸素、真誠、熱愛。門店只有11平米左右,高峰期去的話連位置都沒有,所以建議錯峰去哦!
一木家這名字很奇怪,不知道具體什么意思。有可能是老板故意且隨意取的名字,究竟如何,不得而知,有機會可以問一問。
對于我這個不懂咖啡的人來說,覺得一家店好無非就兩個標準,一是味覺,一是視覺。一木家除了濃郁香醇的咖啡外,推出的紅酒味道也很不錯。視覺上,就像網友說的這里很有治愈感,翠綠的梧桐樹葉、上白下灰的墻面、古樸溫暖的的內飾,還有懶洋洋的一只貓……
月球咖啡,在上海應該不止一家,朋友之前推薦我去的福安路的一家,但無意中在汾陽路上遇到了。
汾陽路上的月球咖啡,是在沿街的2樓,店面雖小,卻五臟俱全。來過的人估計都會被這里美味的咖啡,和窗外的美景所吸引,當然也成了一些人打卡拍照的好去處。
徐家匯到黃浦江這一片,一直被稱為休閑散步的好地方,因為梧桐樹比較多,又被稱為梧桐區,而這一塊也是上海咖啡店最密集的地方。
雨山咖啡就在這里,而我最喜歡的還是武康路不遠的吳興路上的分店。這家店是家窗口店,窗內忙忙碌碌,窗外梧桐樹下客人悠閑恬靜,拍照、發呆、聊天舒服的很。
OPS CAFE號稱上海咖啡界的天花板,倒不是因為價格,而是他家的菜單。店里沒有我們常見的美式、拿鐵等經典咖啡,這里只做特調。而且菜單每一季更換一次,人氣超多,不建議節假日去,免得排隊。
名字很有意思,地址也很普通,就在長樂路居民區樓下。但僅憑兩周時間就成為了大眾點評咖啡榜的前三,不得不讓人好奇,到底是什么樣的魅力,吸引了這么多的咖啡愛好者的喜歡。
巨鹿路上有很多網紅店,Shimmer就是其中的一家。
Shimmer黑色的店面,給人一種神秘且溫暖的感覺,與周邊的色彩渾然天成,讓游客都要駐足觀察欣賞一下。Shimmer的咖啡分為兩種,一種是傳統咖啡,一種是創意特調,建議試試特調,畢竟傳統的其他店也可以喝到。
上海的咖啡館,形式多樣,口感豐富,最重要的是給這座城市帶來了不一樣的味道。當然,咖啡館在不同人的眼中,也是有不同作用,比如是休閑散心的地方、看書工作的地方、約會的地方……8530家咖啡店總有一個適合你!
注:部分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