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口里美食(漢口美食街哪里最正宗)
2024-06-02 20:28:53
4月25日,由中央廣播電視臺主持的《非遺好物》湖北篇欄目組走進武漢市漢口里街區開展非遺好物探索之旅,向市民朋友們介紹流傳千年的非遺好物,既展現楚地民俗,又將舌尖上的湖北滋味傳遞給觀眾們。
距今有4000年歷史的荊楚大地,有其流傳至今的獨特民風民俗。源于五代時期的恩施土家族擺手舞唱出人們對生活的熱愛,素有“無陂不成鎮”美譽的黃陂,也有帶著泥土氣息的黃陂泥塑傳承下來,其風格老少皆宜,淳樸自然。武漢面塑、通山木雕、麥稈剪貼,這些工藝品彰顯勞動人民在閑暇時娛樂身心的積極生活態度。而棗陽粗布紡織技藝、銀飾鍛制技藝、漢鑼制作技藝的傳承,再現了當年民間手工藝人走街串戶、開店設行的畫面。
湖北飲食文化也別具一格,豐富多樣的美食彰顯“魚米之鄉”得天獨厚的優勢。有“長壽之鄉”的鐘祥,也是聞名全國的“豆腐之鄉”,其生產的豆制品已成為當地名片,“鹵水點豆腐”的傳統技藝仍在傳承。房縣黃酒在西周時期已成為“封疆御酒”。明清時期安陸的皮蛋享譽一方。長盛川青磚茶制作技藝、來鳳藤茶等茶藝,更體現出茶文化在楚地的傳承和發揚。荊州魚糕,簰洲圓子,黃陂三鮮……不僅展現出湖北人對生活“年年有余,步步高升”“團團圓圓”的追求,也表達美味在舌尖、祝福在心間的愿望。
這些非遺好物,貫穿勞動人民吃穿用住行以及休閑娛樂各個方面,春秋戰國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傳說,明代“惟楚有才”的匾額,彰顯楚地人民的精神追求和聰明才智,更是督促湖北人積極樂觀、奮發進取的精神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