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澤街美食(東區天澤街附近飯店)
編 輯 | 子琪 出 品 | 自由氣質
“天澤綠城,香飄鄭州”。
在朋友圈看到了這句話,我突然對天澤街起了興趣,究竟是怎樣的一條街,敢說香飄鄭州?
天澤街
從無人問津到一鋪難求
天澤街,對很多鄭州人來說,十分陌生。
它是鄭州東區的一條街,距離CBD商務內環不遠,鏈接龍湖外環與東風東路。
十幾年前的東區,被外界稱為“鬼城”,荒涼沒有人氣,以至于天澤街也沒人關注。但今時不同往日,如今的東區日漸繁華,天澤街也一鋪難求。
寶龍廣場以北是天澤街的主體部分,也是從這里算起,整條街道幾乎沒有空鋪,500米左右的街道,竟容納了40余家餐飲店。
正因如此,有了東區最早也最知名美食街——天澤美食街。
我在天澤美食街逛了一圈之后,發現這里從信陽菜、河南菜,到日料、海鮮,各式餐飲應有盡有,店鋪裝修的也上檔次有個性,基本上能滿足各類顧客的就餐需求。
不過,我內心始終有一個疑問:在這里開店的餐飲商家,圖什么?
是圖天澤街房租高、客流少,還是競品多?
△天澤街行人稀少,餐飲店也是門可羅雀
天澤街
盛名之下的現狀
東區的發展迅速,房價不便宜,而占據鄭東新區黃金地段的天澤街,更是寸土寸金。敢在這里開店,一定是有的財力和魄力的人。
不過開店,絕大多數老板還是為了盈利,但在天澤街這里,真的可以盈利嗎?
△中午用餐時間,街上依舊冷清
在大眾的印象里,美食街是各類小吃的集合地,物美價廉味道好。但天澤街有些不同,只看街上的餐飲店,我們不難發現,這里似乎與美食街不沾邊。
居酒屋、黃河大鯉魚、蝦皇,這些在鄭州本地比較知名的美食品牌,人均消費都不低。
△阿五黃河大鯉魚
有人說,天澤街的餐飲店更適合商務宴請,環境安靜、裝修大氣,一單下來就能掙不少錢。這話雖不假,但餐飲老板們應該不會只想靠一單掙錢吧?
消費高,也直接決定了它的客流量——沒有人頭攢動,也沒有川流不息,有的只是稀稀疏疏的路人,小吃街的熱鬧注定與他無緣。
一條500米的街道上開了40余家餐廳,競爭不可謂不激烈,想在這里生存下去也必須得有些真本事才行,否則就只能自生自滅了。
東區日新月異,天澤街上餐廳的更新也在情理之中,但關店率在20%左右,也著實令人驚訝。
△不知是休息還是倒閉,中午去時這家店大門緊鎖
仔細了解之后,其實不難發現天澤街關店率高的原因。
上面提到了房租和客流量是部分決定因素,另一部分因素則是同品類餐廳太多,餐飲商家的競爭壓力過大。
不到天澤街,大家恐怕難以想象到,500米的街道上有6、7家龍蝦是什么樣的場景。真的是應了那句話,不管你去不去,它(龍蝦店)都在那里,不離不棄。
△鄭州知名品牌戴記龍蝦
△靚靚蒸蝦
△蝦撩
△蝦皇
除此之外,天澤街上還有類似的日料店,信陽菜,烤肉店,讓人挑選疲勞。
品類雖多,但重復率過高高,一條街上的內部競爭如此激烈,熬不下去的自然也就及時止損關店歇業了。
如此高的關店率,想必也會讓部分餐飲商家對此望而卻步吧!
成也美食,敗也美食,天澤街的現狀令人唏噓。
天澤街
夾縫中求生存
天澤美食街,關店率高,但也有一些餐飲店在此屹立不倒。
有的是沾了品牌的光,多是幾十年的品牌老店,有固定的的老客戶,就算生意差但家大業大不怕賠,阿五黃河大鯉魚便是其中之一。
作為鄭州的豫菜代表,多年品牌沉淀的老店。阿五黃河大鯉魚在鄭州人心中的地位極高,說到吃黃河鯉魚,首先想到的便是它。
有的是自身名氣很大,在鄭州餐飲圈有一定的地位,比如二合館。李志順作為國寶級烹飪大師侯瑞軒關門弟子、國宴菜資深大師、二合館的館主,他的店自然也是無人敢忽略。
有格調上檔次又講究的店,也會吸引不少人前來一探究竟,盡管人均消費在200以上,依舊擋不住食客對二合館的喜愛。
有的是自身舍得花錢,店內裝修、營銷到位,成了較為出名的網紅餐廳,比如錦木居酒屋。
近幾年鄭州的日料店越開越多,味道、食材大差不差,差的是噱頭和宣傳,知道的人多了生意自然也會好互聯網時代,營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錦木居酒屋在這點上做的很好,開店前下本裝修,開業時花重金宣傳,開店后又安排一系列探店……
味道我們沒吃,可以暫時不講,但就單憑他們這一些系列的營銷操作,就足以看出他們的前瞻性。(營銷不是貶義詞,合理適度的營銷更是能帶來大流量)
還有的是具備不可替代性,整條街,整個區,甚至在鄭州,都難以找到類似的餐飲,巴特大叔蒙藏餐廳便是典型的例子。
比起它的名字,大家更喜歡叫它蒙古包。它在天澤街上也有十年了,盡管旁邊的店換了好幾波,但它一直是天澤街常青樹。
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草原美食,本身就噱頭十足,加上它的味道著實不錯,店內裝修又非常有蒙古特色,哪怕價格不低,也吸引了不少的食客。
本身客流量就不算大,還被知名的幾家分走大半而,幾家歡喜幾家愁,在天澤街更為明顯。
當天,我去天澤街是臨時起意,沒有做過多的功課,到那里了解了一番后,感慨頗多。
在發展快速的東區,天澤街能有一定的立足之地和知名度,本身的位置地段占了一定優勢,餐飲店鋪也功不可沒,他們可以說是相互成全,雖然客流量不算大,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但,天澤街對于東區而言異常重要。本就不夠熱鬧的東區,實在是太需要一條熱鬧的美食街,盡管它的熱鬧程度不及二七的一半兒,但也是一種美好的象征。
而且在鄭州,有如此低的樓房,又有這么多的餐廳,除了天澤街,也真不多見??!
我想,就算不來這里吃飯,只到這里吹吹風,看看藍天白云,也是不錯的選擇。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