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子 美食-擔子啥意思
江南古城,散落著許多民間小吃。當你漫步在大街小巷,看見各式各樣,各種口味的美食時,你一定會為此垂涎欲滴。但我最愛的是其中一種口味淳厚,風味獨特的桂花糖粥藕。
那時,我家住在廊后街,它北與北門橋,雞鵝巷相連,南與長江路銜接。這里市井繁華,商賈云集,車水馬龍,熙熙攘攘。一到下午,經常會有一個中年男子,挑著一付擔子,走街串巷,在這一帶賣桂花糖粥藕。賣桂花糖粥藕的男子,一陣陣吆喝聲在住家集中,一戶挨一戶的小巷深處和熱鬧繁忙的大街上回響。街邊店家的商人和沿街做生意的小商小販,聽到賣桂花糖粥藕的吆喝聲,都會忍不住地掏兩分錢買一碗桂花糖粥藕,就地端著碗用白瓷小勺,一勺一勺的舀著吃,這既是品嘗爽滑香甜的糯米粥和軟糯的藕,也是肚子餓了用來墊墊饑。他們吃完一碗香甜的桂花糖粥藕,肚子也充實了許多,這一碗桂花糖粥藕要支撐他們直到天黑收攤子回家。
他賣完一地,會沿著周圍的幾條街巷,一個巷子,一個巷子地轉過去。他挑著擔子一搖一晃的從巷子里走來,他的吆喝聲,像鐘聲一樣深沉宏亮,老遠的就能聽得到。他累了就擱下擔子歇一歇,用掛在脖子上的白布毛巾,擦擦臉上的汗水,并用竹制的小棍敲幾下手中的竹板,竹板發出清脆悅耳的“嗒嗒嗒”的響聲,敲幾下,歇一下,吆喝幾聲:“賣糖粥藕啰……”母親知道我是小饞貓,愛吃桂花糖粥藕,就攙著我的手走出大門,站在路邊輕聲地喊了一聲:“賣糖粥藕的”!賣糖粥藕的男子聽到后爽快的回答:“噯,來了!”他把擔子在肩上換了一個肩,轉身向我們走來,走了幾步,把擔子停在我們面前,停好后,伸手提起沉甸甸的紫銅鍋蓋,瞬間一種桂花糖粥藕的香味,撲鼻而來,這種淡淡的,甜甜的香味沁人肺腑,有著濃濃的藕香味,特別香。賣糖粥藕的男子拿起凈亮的銅勺望了一眼母親問:“大姐買多少”?母親回答:“買兩分錢的”。
我好奇地站在擔子面前,眼睛一眨不眨的往鍋里看,想看個明白。但擔子比我人高,我墊著腳尖還是看不見,這時,一種好奇心促使我更加急切的想一看究竟!心里只有一個目的一定要看到鍋里的東西!我慢慢地移動腳步,身子不斷的向前靠近,母親看到后急忙地說:“小心別燙著!”
我趁母親不注意,擠到燉鍋的攤子前,我終于看清眼前造型別致,古色古香的紫銅鍋了,鍋的直徑有一尺左右,鍋深有兩尺。鍋擦的凈亮,像一面鏡子。鍋里冒著熱氣,鍋內能看見幾節灌有糯米,紅映映的藕,鍋的一圈沾滿了藕紅色的粘稠的粥,鍋的下面還放著一個柴火爐,用來加熱保溫的。爐子里的柴火不時的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放進灶堂里的柴火,是劈好的一段段的樹棍,因為有點潮濕,風一吹就熄滅了,灶堂里便會冒出一屢屢藍色的煙,瞅得這位男子睜不開眼,雙眼被瞅的又酸又疼眼淚直淌,實在難過了,只好用袖子不停地揉揉眼。母親看到后感嘆的對這位男子說:“你們做生意的真不容易啊!”男子接過母親的話說:“這還算好的,最苦的是下雨天,天不亮,穿著蓑衣,扛著扁擔麻袋走十來里路,到莫愁湖排隊買藕,買回來的泥藕放在盆里用清水浸泡,吃過早飯就要馬不停蹄的清洗。藕的外表用刷子在水里刷掉淤泥,藕的每個孔要用鵝毛管插進去,一個孔一個孔的清洗干凈。”他跟母親說:“藕一般要清洗四,五遍。洗干凈的藕要豎起來給它淋水,水淋干后再在藕的每個孔里灌上糯米,灌好后封口再放入鍋里煮四,五個小時,直到煮熟為止。”說完,這個男子在鍋里舀了一大勺藕紅色的糯米粥盛到碗里,又用夾子從鍋里夾出一段煮熟的藕放在砧板上,用刀輕輕地切了幾片厚薄均勻的藕片,藕孔里的糯米飽滿,油潤,有一點點冒出,接著男子用刀操起藕片放進碗里。賣糖粥藕的男子對母親說:“吃我家的糖粥藕,你盡管放心,好多人吃過都說我家的糖粥藕好吃”!隨后他看看我說:“小朋友喜歡吃嗎?”我點點頭。不知是他為了討好我們,還是出于習慣,最后又用勺子添了一點糖粥在碗里遞到母親手上。母親小心地接過盛滿糖粥藕的碗,好奇地問這位男子:你們為什么要跑那么遠的路到莫愁湖買藕?那個男子說:莫愁湖的藕跟其它地方的藕不一樣,這里的藕是九個孔,藕節短而粗,花香藕要數莫愁湖的最好吃,它又白又嫩又香,做糖粥藕的藕用的是老藕,這里的老藕肉厚,軟糯。他還告訴母親,莫愁湖的水從來沒有干涸過,湖里的淤泥特別深厚肥沃,很適合蓮藕的生長。遇到干旱不下雨,湖水一點都不少,永遠是一泓碧水,那是因為湖里有莫愁女,日夜思念親人時流下的悲慟淚水。
據賣糖粥藕的男子介紹,他家從爺爺輩開始,就一直做這個生意,他在繼承爺爺的手藝。他不想讓這門手藝在他們手中失傳!雖然是小本生意,利潤不大,但他要憑自己的雙手養活一家老小!現在他們兄弟倆都在賣糖粥藕,生意還不錯,他們靠誠實守信,真材實料贏得古城百姓的口碑。
母親也愛吃他家做的桂花糖粥藕,一是原材料地道,粥里放的是上等糯米,綿白糖,蜜制的桂花;二是藕吃在嘴里又粉又糯又酥。咬一口藕,藕絲一拉多長,隨著一陣風吹來,無數根細如蠶絲的藕絲,晶瑩剔透,在空中飄舞。藕絲纏繞在臉上,鼻子和耳朵上,煞是好玩,引起我無限的興趣。我不停地用手拉開藕絲,藕絲好像在跟我著迷藏,一會兒纏在嘴上,一會兒纏在鼻子上,一會兒纏在耳朵上,一直在我臉上繞來繞去,好像在故意的逗我,我怎么也弄不掉,母親看到我后忍不住地笑了,最后還是母親掏出手帕幫我擦掉嘴上的藕絲。
幾十年過去了,時代在發生變化,賣糖粥藕的人越來越少了,走街串巷挑擔子的人,已消失的無影無蹤。如今在家門口想吃一碗美味爽口的桂花糖粥藕,已并非易事了。今天桂花糖粥藕和眾多小吃一樣,被老百姓習慣地稱之為美食,這是古城人民對傳統小吃的崇尚和喜愛,是上百年來民間流傳的飲食文化的深厚積淀。大凡能稱得上美食的,那一定是出自大師之手,做工講究,用料精良,是正宗地道的口味,吃了讓你滿嘴口齒留香,一輩子忘不了。幾十年了,能夠做到口味不變,質量不變,傳統工藝不變,實屬不易!這是古城人民對傳統美食的堅守和傳承!我愛吃桂花糖粥藕,不僅它品質正宗,口味獨特,它更是一種時代的記憶和象征!那高亢,純樸的吆喝聲,不會因為時代的久遠而在我的心中消失,它會永遠留存在我的記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