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北站附近美食、西安北站附近美食小吃
在手上涂滿印泥,在象征“天空”的背景墻上留下掌印,輕松實現和西安“擊掌”。2月7日,華商報記者在西安北站看到,不少旅客離開西安之前,留下自己在西安的美好印記。當日,西安北站的客流量達到高峰,西安北站也采取多種措施為旅客出行做好服務。
和西安“擊掌”
離開前留下美好的印記
“二十八,把面發?!?月7日正值臘月二十八,年越來越近了。華商報記者在西安北站看到,當日的高鐵站人流量巨大,旅客們排隊安檢,候車大廳里熙熙攘攘,大家拿著大包小包,帶著蘋果、蒸碗等陜西特產,高高興興回家過年。
“我們是從天津來西安旅游的,趁著孩子放寒假,趕緊來西安了。今年不是有一句流行語:總要來一趟西安吧。”趙女士說,她帶著7歲的女兒來西安旅游,讓女兒感受西安的特有文化,在心里埋下一顆歷史文化的種子,“我帶她去看了鐘樓、大雁塔、大唐不夜城、兵馬俑,西安之行很開心,很震撼,我們也吃了很多西安美食,這次來不虛此行?!?/p>
在西安北站,趙女士的女兒在乘車離開之前,手掌上涂抹上印泥,在北站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和西安“擊掌”,“在這個墻上留下我的掌印,太好玩了?!毙」媚锓浅i_心地說,以后還想來西安。華商報記者從西安北站了解到,這是今年北站特別為春運準備的打卡點,邀請旅客在“彩色天空”留個掌印,寄托新年愿望,承載美好回憶。
帶著陜西蒸碗回老家湖南
旅客李先生帶著一盒洛川蘋果和一盒蒸碗在候車,他告訴華商報記者,自己常年在西安工作,今天公司剛剛放假,他也顧不上買東西,就帶著公司發的年貨回家看看父母,“我們老家是湖南的,我帶的都是陜西特產,特別是這個蒸碗,在老家很少見到,帶回去給老家人嘗嘗,雖然說現在買東西都很方便,但我覺得帶回去更有意義。”
在重點旅客候車室,楊女士帶著73歲的奶奶準備乘車去山西,她說,自己是廣東人,這次有個出差來西安的機會,就帶上奶奶,讓奶奶也逛逛西安,逛逛網紅城市,“西安的好吃的太多了,我們最喜歡的是烤串,羊肉泡饃很好吃,就是一大碗吃不完,西安人很實在?!?/p>
多項服務溫暖旅客回家路
西安北站工作人員李靜告訴華商報記者,2月7日,西安北站迎來客流高峰期,西安北站增加了運營能力,每天有多趟加開的重聯車,還安排了夜間車輛,保障旅客春運正常出行。此外,西安北站推出了服務旅客的便民措施,準備了除顫儀、藥箱等設施,以備緊急情況使用;增設“兒童書屋”,在重點旅客候車室配備了不同年齡段兒童等繪本、書籍、繪畫用品、折紙等,讓小朋友在候車時更有樂趣;增設遠程呼叫設備,接到盲人、聾啞、哺乳或肢體殘疾的旅客后,第一時間在其身旁放置應急呼喚燈,終端設備放置重點候車室前臺,有需求旅客可隨時呼叫,工作人員在終端處可看到提示指示,第一時間對其進行幫助,且不會影響其他旅客休息候車,真正實現“無干擾式”服務。
華商報記者 毛蜜娜 文/圖
來源:華商網-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