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房產稅、房產要收稅了嗎現在
2018新規:房產稅又要上調了,有多套房的趕緊賣?
隨著越來越高的房價,國家相應的政策一直在做調整。通過限購、限售、限貸、限價等調控 ,希望抑制房價的上漲。其中房產稅從去年的1.2%開始,作為房產稅費征收的對象,在2018年肯定會調增!
一、房產稅征收標準。
最近一香港媒體爆出,我們即將征收的房產稅細則,引來了大量“吃瓜群眾”。其中征收的稅率更是“有模有樣”:稅率采用累進制,不超過基準套數和人均免征額的部分,一年的稅率是0.8%,超過的面積落在基礎套數以外的第一套的,稅率3%,落在第二套的5%,第三套10%,第四以及以上的部分20%。機構持有的房子直接5%或者10%的稅率。
但是肯定不會按照這個來征收的!暫時我國房產稅稅率還是采用比例稅率。按照房產余值計征的,年稅率為1.2%;按房產租金收入計征的,年稅率為12%。
二、房產稅為什么會增加?
現在房地產正處于變革的窗口期,未來絕對是風險大于收益。根據現在房價的增長形勢,房產稅調增會針對擁有多套房產的重點增加。因為房產稅的增加政策,說白了就是沖著炒房和房產過度投資設計的。大部分人一輩子拼命賺錢也只能支付一套房子的首付,剩下的還需要按期還按揭款。就是這種供應還不可能達到全面覆蓋的情況下,少數人掌握的房子越多,其他人住房的問題就越難解決,市場供需矛盾就會越來越突出。
歸根結底,現在房產資源集中在少數人手里,大多是有閑錢借著房產杠桿點做投資收益,和房產商兩者。這兩者,都是希望房價越高越好,所以跟穩定房價原則上相反。
所以要為了平衡市場的供求關系,讓房子回歸居住屬性,而不是投資屬性,打擊炒房、遏制住房過度投資。一旦房子回歸到了居住屬性,想讓它漲價,也漲不起來。就是開發商再怎么去抬價,也不會引起哄搶等方面的現象。這就是為什么會增加房產稅的原因。
三、有多套房的,要趕緊賣嗎?
如本篇所述,家庭正常擁有首套或者二套房的,是不會有太大影響的。但是,如果擁有多套房產的,需要慎重考慮是否承擔將增收的房產稅費用。因為新的房產稅增加政策一旦實施,可能房產行業就沒有現在這么熱銷了。
來源:律師幫幫
房產稅真要來了?大會定調,專家提出免征面積,超出每年交12000
房產稅我們討論了很多年,作為調控房地產市場的“殺手锏”,一直被看作是最后的大招,房產稅是針對存量房的一種稅種,以目前存量房的數量來看,如果真的落地,那么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那么隨著住房過剩,以及財政政策的調整,我相信房產稅距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征收房產稅一來能抑制炒房行為,二來能提高地方收入,用于發展城市建設。
根據今年大會的定調,已經明確了具體的時間,要求在2029年之前完成相關任務。
其實房產稅不是什么新鮮物,上海和重慶早就試點了很多年,如果普及到全國的話,會如何征收呢?
手里有房子的人都很關心,有沒有征收標準和免征面積,比較多的說法是人均免征面積60平米,超出的話每年繳納1.2萬元。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么大部分家庭都不用擔心,因為現在我國人均住房面積是40平米,免征定在60平米的話,只要不是炒房客和囤房族,基本上和你沒什么關系。
雖然沒有具體的方案,但是我們可以從上海和重慶試點的經驗來看,征收房產稅不僅要超出免征面積,對房子數量還有一定要求,兩者結合起來才會征稅。
不管怎么樣,房產稅落地是板上釘釘了,只不過具體方案還沒有出來,總體來說利大于弊。
1、房產稅能抑制炒房行為,沒有比房產稅的效果更明顯了,之前通過各種限購限貸,對抑制炒房的效果很有限,但房產稅不同,從源頭上杜絕了炒房行為。
2、調節貧富差距,房子越多繳納的稅費就越多,通過征稅可以用于提高公共設備設施,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
3、提高地方財政收入,地方有更多的資金用于城市建設、經濟發展、產業升級等等,有利于增加就業和提升居民收入。
現在是2024年的尾聲,距離2029年也就四年的時間,手握多套房的家庭是時候做好準備了,該拋售的拋售,不要再存在僥幸心理,新房市場不景氣,必然要從存量房市場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