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趕集房產-濟南二手房58同城網
千年仲宮大集搬進新家 設800余攤位可滿足萬余人趕集需求
1月4日,仲宮大集遷至福美路南段路西側的新址。 濟南時報記者劉玉樂 攝
1月4日,具有千年歷史的仲宮大集再次遷址,新址位于仲宮街道西郭村南,福美路南段西側。仲宮大集為“五天兩集”,每逢三八為小集、一六為大集。
據了解,新址占地25畝,為原址的2.6倍,設置攤位800余個,可滿足萬余人趕集需求。
千年古集三遷落定 面積大了2.6倍,可滿足萬余村民趕集需求
“趕集”,仍是南部山區村民生活消費的主要方式。南部山區的大集也多,較為有名的有仲宮大集、柳埠大集、西營大集、高而大集等。
2017年,隨著南部山區城市管理的提升,西營大集、柳埠大集、仲宮大集相繼“退路”,集中劃分區域管理。但仲宮大集歷史久遠、商販眾多,“退路進市”后,因西郭市場空間小、攤位少,無法滿足整個仲宮大集遷移需求。
“仲宮大集撤出宏福路進入西郭市場,宏福路的環境和交通狀況明顯改善,但因西郭市場空間有限,眾多商販又占據了福美路。”仲宮街道仲宮管區總支書記程寶國說,1月4日,仲宮大集再次搬遷,從西郭市場南移500米,毗鄰省道327線。新集占地面積25畝、16000余平方米,比西郭市場大了2.6倍,設置攤位800余個,可滿足萬余村民趕集需求。
據了解,最早的仲宮大集形成于仲宮老街“石板街”。石板街位于仲宮街道辦駐地西500米,有2000多年歷史,全長1400余米。1980年前后,隨著仲宮經濟中心向東發展,仲宮大集隨之轉移到街道辦駐地宏福路。2017年,仲宮大集從宏福路遷至西郭市場內。因西郭市場空間不足,占道亂象時有發生,2017年10月,仲宮街道投資300余萬元,在福美路南段路西側開辟場地,今年1月4日仲宮大集遷至此地。
將打造南山生態大集 免半年攤位費,將引進專業物業公司管理
大集搬了一次又一次,商販最關心的問題是人氣會不會受影響,攤位費咋收?
1月4日(農歷十一月十八)一早來到大集新址,上百商販已在排隊等候入場。“新搬過來,我們需要重新劃分測量攤位大小,滿足商販的需求。”程寶國說,“新大集劃分了眾多功能區域,蔬菜區、小百貨、成衣市、花鳥市、水果區、特色農產品區等。”此外,今年大集還設置了家禽屠宰區,將屠宰、銷售隔離開,確保衛生安全。
雖然來的商販眾多,但大集空間仍有閑余。“我的攤位十米,和原來一樣,但是兩邊空間大了不少,環境也更加整潔,看著舒服。”賣了17年布的郭女士說。
據了解,今年新集還將進行新一輪的美化、綠化、硬化,并與西側的錦繡川河道公園連成一片,形成逢集趕集,沒集逛公園的生態休閑區。此外,為了解決停車問題,仲宮街道將原西郭市場進行改造,劃定停車位150余個。“加上福美路兩側的停車位,可提供200余個車位。”程寶國說。
按照規劃,仲宮大集將提升改造為經營固定化、管理規范化、設施現代化的具有仲宮特色的南山生態大集。“今年上半年,商販攤位費全部免除,后期我們將引進專業化的物業公司管理,將運營、環衛、安保統一起來,打造成南山大集的樣板。”仲宮街道相關負責人說。
趕集釋鄉愁 琳瑯滿目,鄉村記憶撲面而來
雖然天氣寒冷,依然沒有擋住人們趕集的熱情。不到7點,趕集的人逐漸多了,大集也熱鬧起來。最為熱鬧的還是蔬菜區和水果區,喊價聲此起彼伏,人們爭相選購新鮮的瓜果蔬菜。人擠人、人挨人,冬日的嚴寒也暖了幾分。
大集上的物品琳瑯滿目、色彩紛呈,趕集的村民選購著自己喜歡的食品,地瓜個頭很大,1.3元一斤,比市里便宜不少。記者轉著轉著,看到一群人圍成圈,好奇地走過去一看,大家圍住的是個騎三輪車賣鍋餅的商販。“鍋餅噴香,好吃不硬。”商販叫喊著,不一會兒,一車鍋餅賣出小半。
在成衣市,一位賣布的商販正向村民介紹花布,“放心,我干這行快20年了,我的布質量好,還實惠,都是回頭客,不會算你們貴的。”在他的“巧語”下,記者也動了心。
市區、近郊還有這些大集
集市,是農村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進行的一種傳統貿易形式,起源于殷、周之際。在我國南方稱墟或場,中原以北稱集。它以農歷計算,通常五天一集,是一種民俗現象。
還有一個多月就要過年了,我們梳理了濟南市區、近郊可以趕的年集,方便市民購買年貨。
市區大集
藍翔路大集:位于藍翔路商貿城北側西側,為原鳳凰山大集搬遷到此。每周末開集,可乘坐12路、72路和26路公交到東沙王莊站下車;或乘32路到清雅居下車。
白馬山大集:農歷四、九開集,可從南辛莊西路經十路站點,乘坐124路到終點站白馬山鐵路新村下車。
丁家莊大集:農歷三、八開集,可乘10路、123路、47路、87路、122路、116路到工業南路化纖廠路下車。
王府集:槐蔭最大集市,綿延1公里。農歷二、七、四、九開集,可乘7路公交車到王府莊下車。
大辛莊大集:工業北路大辛莊(幸福柳廣場)大集。農歷四、九開集,乘坐106路至幸福柳廣場站下車即到。
近郊大集
港溝大集:農歷五、十開集。此外附近逢農歷二、七有潘莊大集。可乘坐公交115路到潘莊下車,步行前往。
邢村大集:農歷四、九開集。位于唐冶文苑街與唐冶中路交叉口。可乘坐K163路到唐冶西路文苑街下車。
仲宮大集:農歷一、三、六、八開集。可乘公交67路、88路及部分支線,到仲宮街道辦事處或宏福路下車。
柳埠大集:農歷二、七開集。從市區乘67路及88路支3、支5到柳埠大橋下車。
高而大集:農歷四、九開集。從仲宮乘88路支2支7支8到高而下車。
西營大集:農歷四、九開集。燕山立交橋乘65路到終點站下車。
李家塘大集:農歷五、十開集。從市區乘67路或從仲宮乘812路到李家塘下車。
董家集:農歷三、八開集。可乘10路公交到董家村下車。
唐王大集:農歷五、十開集。可從市區乘坐公交307路、318路前往唐王鎮。
雞山集:農歷四、九開集。可乘311路公交到雞山村下車。
桑梓大集:農歷一、六開集。可乘K904路公交車到桑梓店街道辦事處下車。
已經退出歷史舞臺的大集
七里河集(2002年取締)大金莊集(2011年取締)十六里河集(2016年取締)鳳凰山大集(2016年取締搬遷,改為藍翔路大集)東八里洼集(2017年取締)板橋大集(2017年取締)標山大集(2017年取締)濼口大集(2017年取締)
大集搬新家,煙火氣更濃!盛福莊大集喬遷至盛福不夜城夜市
“野生魚7塊、10塊”“唐王西瓜免費試吃”“來嘗嘗這個丑橘,水分好、酸甜口”......大集上,吆喝聲、叫賣聲此起彼伏,攤主賣得起勁,市民買得盡興。
6月30日,位于濟南市歷下區的盛福莊大集喬遷新址至花園東路與崇華路交叉口的盛福不夜城夜市(舊址南面馬路對過),同時更為名“盛福大集”。大集于農歷三、五、八、十開集,營業時間為4:00至20:00,與此同時,盛福不夜城夜市每晚正常營業。
在大集新址上,市民已經趕了4次大集,“早+午+夜”模式,現狀如何?7月8日,新黃河記者對大集進行了探訪。
清晨探訪——
四五點進場,大集熱鬧非凡
8日凌晨4點多,新黃河記者看到,一輛輛三輪車、面包車、輕型貨車陸陸續續進入了盛福大集。攤販們忙碌的身影在微亮的晨光中跳躍,他們整理著貨品,準備著迎接第一縷陽光和第一批顧客。
隨著陽光灑下,盛福大集已然熱鬧非凡。記者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各式各樣的攤位和琳瑯滿目的商品讓人目不暇接。新鮮的水果蔬菜、鮮活的海鮮肉類……這里應有盡有,充分滿足了市民日常生活的各種需求。
早上8點,太陽逐漸升高,大集上的氣氛也愈發熱烈。市民或拎著購物袋,或推著購物車,在攤位間流連忘返。他們與攤主親切交談,精心挑選著心儀的商品,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市民王女士拎著剛買的蔬菜告訴記者:“一有集我就來這里買菜,挺新鮮。現在大集搬遷到這里,環境更好了,購物體驗也更棒了!”
大集攤位處,“支付寶到賬”“微信收款”的系統提示聲音此起彼伏。“原先馬路對過的那個有七個年頭左右了,搬了新址后,今天是我第3次來買菜。”家住附近的張老師對記者說。
“一開業,我們就知道,因為就在旁邊,農歷三、五、八、十嘛,我老家是江蘇的,就喜歡吃魚,13.8元買了4條野生魚,準備兩條紅燒兩條做湯。”在附近工作的建筑工人張老師告訴記者。據介紹,魚攤經常在中午就售罄了。
集上除了傳統的商品攤位,還有小吃攤位。也有小縫小補、盆栽、衣服、棉被制作等攤位,滿足居民生活所需,在這里升騰起濃濃的城市煙火氣息。
白天趕集——
攤主來自濟陽商河齊河等地,貨品不少是“自家產”
在200余家經營商戶中,果蔬攤位最多,有100余家;肉食攤位次之,20余家;水產攤位5家,豆制品面食、服裝日用品攤位均為20余家。
據介紹,這是濟南東部除郭店大集外最大的集市。“這是濟南東部主城區最大的集。”大集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大集上,每一位商家都是一個故事。他們中,不少人銷售的產品是自家種植的瓜果蔬菜,有的商家一天銷售額有幾百元,也有的能達到近萬元。他們在這座城市里扎根生長,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書寫著屬于自己的故事。
83歲的梁老先生是其中的一位代表。“這是我們自己種的玉米,早上4點多起來,5點左右就到這里了。”他告訴記者,自己每次帶的貨不多,賣完了就和老伴一起撤攤回家。“我常來買他家玉米。”在一旁的顧客點贊道。
攤主程阿姨早上騎著身后的三輪車來趕大集
60歲的程阿姨也是一位菜農。“在舊大集干了一年左右了,我批發給別人約1塊錢,有時候甚至五六毛,但在這里我能賣2塊。”她笑著對記者說,“老家在菏澤曹縣,在濟南承包了地”。
37歲的金先生是一位年輕的蔬菜攤主。他表示自己的攤位每天銷售額約有2000多元,生意比以前更好了。他笑著對記者說:“這里人流量大,地方也寬敞,比以前好多了。”他的笑容里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和信心。
“西瓜免費品嘗了。”一位27歲的張姓小伙子告訴記者自己每天4點進場,家在唐王,這都是自己家種的西瓜,今天帶來了一車共一萬多斤。
“我是從丁家莊大集退出歷史舞臺后,先到盛福莊大集再到盛福大集,自己一直干著趕大集這活20多年。”64歲的許師傅一邊和老伴一起張羅棉被制作攤子一邊告訴記者這個大集的變遷。
和面、揉面、包餡、醒面、烤餅......一套流程下來,做一個餅大概三四分鐘。在大集的另一角落,來自博山的肉餅攤主、39歲的張師傅告訴記者,自己在淄博也有店面,想著來濟南再發展,搬到這邊來,每天能賣兩三百張肉餅。
在大集上,還有許多像他們一樣的商家。他們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為大集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活力。
夜幕降臨——
攤主迎來第二波小高峰,守候夜市“煙火氣”
在一天的探訪中,記者發現,8:00到11:00、17:00至19:00是大集的高峰期,當夜幕降臨后,攤主便迎來第二波小高峰,守候夜市“煙火氣”。
顧客王女士碰到了自己熟悉的攤主
李女士正在和過去的老顧客通電話
這一天,攤主與客戶也互相見到了不少老朋友。“我在第二排,一進來就能看到。”銷售分割雞的44歲攤主李女士正在和過去的老顧客通電話。她相信這個大集“集大、東西多”,肯定會越來越好。
一天下來,戰果如何?在大集上,記者看到了一位賣檸檬、橙子、丑橘的陳女士。她告訴記者,她每天早上5點半到這里擺攤。這里商家比較多,對她來說是個挑戰,但一天銷售額也能達到1000塊錢左右。她笑著說:“剛搬過來時還有些不適應,但現在靠著馬路,拉貨也比較方便。總的來說還行。”
來自濟陽垛石鎮北柳村的一位西紅柿攤主告訴記者:“早上5點多出門,6點多到,一上午賣完了,帶了15桶過來。”
晚上7:10,夜市銷售場景
晚上6點多,在夜間探訪中,還未離開的分割雞攤主李女士告訴記者,她這一天營業額為2000多元。“這幾天,銷售時高時低,在400元-700元浮動。”另一位盆栽攤主、43歲的趙女士坦言。來自崔寨的蔬菜攤主周先生告訴記者,一天銷售額有8000多元。
在探訪過程中,記者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許多市民下班逛完大集后,晚上又會來到夜市繼續消費。“盛福不夜城不僅滿足了市民的購物需求,還提供了一個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家住八澗堡小區的劉先生說。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盛福不夜城內的雙層網紅集裝箱攤位成為夜市中一大亮點。在一家“橙色火焰燒烤”店,一樓院子里,顧客邊看歐洲杯邊就餐,還有一些顧客則在二樓露臺休閑。
盛福大集為市民提供了一處新的購物體驗場所,也成為城市煙火氣的一個重要載體。在這里,商家辛勤付出,市民滿載而歸。從清晨的熱鬧非凡到夜晚的煙火氣再升騰,這里,不僅是一個集市、一個夜市,也成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
記者:陳雪碧 校對:湯琪 編輯:劉梅梅
過年了,走啊!趕集去!這份濟南趕集攻略請收好,時間、位置、路線都有了!
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
置辦年貨也就排上了日程
要說到過年的氛圍感
還是少不了趕大集
人間煙火氣 最撫凡人心
不管是“屯年貨”
還是“尋覓舊時光”
“趕集”都是最好的選擇之一
攝影師:劉銀剛 2023年1月攝于仲宮大集
攝影師:邵凱 2024年1月攝于濟南
每當臨近春節
集市上都會出現很多有年味的物品
大紅色的對聯和福字、新年臺歷
色彩鮮艷的蝴蝶蘭花卉……
喜慶的元素讓人眼花繚亂
就連集市上喜氣洋洋的花棉襖
也特別引人關注
攝影師:邵凱 2024年1月攝于濟南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間穿梭
聽著高聲叫賣的吆喝聲
更有年味,更有氛圍
趁著年前,帶上家人一起去逛逛吧
攝影師:邵凱 2024年1月攝于濟南
南山部分大集
1.仲宮集:
農歷每月逢一、六大集,逢三、八小集。
可從經八路、英雄山路乘坐88路,到終點站下車。
經八路青年西路站點發車時間為6:00~21:00。
2.李家塘集:
農歷每月逢五、十。
可從市區堤口路、緯二路乘坐67路或從仲宮乘坐812路、815路,到李家塘下車。
67路無影山發車時間為6:00~19:00。
812路仲宮發車時間為
7:30/8:00/9:00/10:00/11:00。
815路仲宮發車時間為7:20/11:00。
3.黃巢集:
農歷每月逢五、十。
可從青年西路青年橋站點乘坐883路,到黃巢下車。
青年橋發車時間為
7:20/8:00/9:00/10:00/11:00。
4.柳埠集:
農歷每月逢二、七。
可乘坐67路或883路,到柳埠大橋下車。
5.高而集:
農歷每月逢四、九。
可從仲宮乘坐887路、888路,到高而下車。
887路仲宮發車時間為
7:00/8:00/9:00/10:00。
888路仲宮發車時間為
7:30/8:30/9:30/11:00。
6.西營集:
農歷每月逢四、九。
可從英雄山路西八公交車場站點乘坐65路,到西營站下車。
西八公交車場發車時間為6:00~20:00。
(如有變動,請以最新消息為準)
龍年?槐蔭西沙黃河(年貨)大集
年貨大集位于山東西沙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交易中心以水果交易為主體,集各類農產品交易、檢驗檢測、冷鏈倉儲、配送于一體。
交易中心東接西沙大市場,占地90余畝的西沙大市場,現擁有商戶600余戶,項目主營酒水、干果、休閑食品等。除以上業態以外,搭建了年貨大集專區,商品種類繁多,肉類、海鮮、干貨、蔬菜、水果、年畫春聯、服裝鞋帽應有盡有,除此以外,還引進了齊魯名吃、民俗展演等項目。
地址:山東西沙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
時間:1月12日正式營業,春節不打烊
來源:部分內容綜合新黃河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