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房屋沒有房產證;農村房子沒有房產證怎么辦
農村房屋有房產證嗎 ?
農村房子是有房產證的,就是蓋房子的時候要獲得《集體土地使用證》和《建設規劃許可證》。憑這兩樣去房管所換取房產證。
1.房產證是國家依法保護房屋所有權的一類合法憑證,是指購房者通過交易,取得房屋的合法所有權,可依法對所購房屋行使占有、使用、處分的權利的證件。房產證包括房屋所有權證和房屋共有權證,是由不動產登記機關發放的證明房屋所有權歸屬的書面憑證。房屋所有者可以也只能憑證房產證管理和使用自己的房屋。
2.農村的房屋沒有房產證屬于違建,得不到保護,在拆遷之時你是房屋所有人,相關部門會按違建處理,之后再給予補償,而補償價格是實際房屋成本與造價,可能達不到購買的價格。
3.農村的房屋自建房,就是集體土地建房,在沒有得到相關國土規劃部門審批的情況下,在拆遷時期危險性可想而知。
農村房產證辦理流程?
農村房產是否需要辦理房產證很多朋友都不是太清楚;依據《房屋登記辦法》及《物權法》農村房屋只有辦理了房產證才能證明你是房屋的所有者。
1、申請人提出申請:
2、受理,提交農村房產證辦理需要提交的材料后,工作人員會受理
3、公告;
4、審核;
5、收費;
6、載于登記簿;
7、發證。
申請宅基地使用權:首先村民在建筑房屋前應先向村集體組織申請宅基地使用權,取得國土部門頒發的集體土地使用權證書。然后向當地鎮(街道)規劃建設辦申請房屋建設的報批手續,才能進行施工建設。向當地房管所提出申請:可以到當地的房管局進行申請,并提交土地使用證、報建驗收證明、房屋面積測繪報告等資料。房管部門在受理農村村民要求辦房產證的申請后。
農村“無證”自建房如何辦房產證?除三種情況外遺留老房也能
導讀:近期全國范圍內正陸續開展農村自建房辦理不動產權證的工作,大部分的農戶都已經拿到了房產證,那些無法的房子該怎么辦?除三種情況外遺留老房也能?
大家好,我是您的農訊小助手,很高興你我能在這里相識!
隨著近一年的農村自建房不動產權證辦理工作的持續開展,如今發證工作也接近了尾聲,大多數農民都拿到了國土資源部頒發的不動產權證,這可把咱老百姓高興壞了,拿著印有國徽的紅本本就像拿著寶貝一樣,畢竟一家人省吃儉用、辛辛苦苦建的房子終于在法律意義上給確認了,對于農村人來說確實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農村自建房及宅基地的歸屬問題一直是關系著我國數億農民的大事,不僅關乎著農民能否安居樂業,更關系著國家的長治久安,是整個三農領域能否更加健康穩定發展的基本保障,所以農村不動產權證能否順利辦理既是咱老百姓最關心的大事,也是這項惠農政策能否落地落實的根本所在。
答案是可以的,但同時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我們知道,農村宅基地是屬于集體的財產,不可以買賣,但是自建房屬于個人所有的土地付著物可以買賣,那不自相矛盾嗎?
實際上并不矛盾,根據房地一體及一戶一基的原則,國家頒發不動產權證,代表著房屋及宅基地使用權是歸個人所有,確權以后農村自建房就同城市的商品房一樣擁有合法權,只要滿足以下幾點就可以買賣:
1、擁有農業戶口,同屬村集體中的一員,也就是說是同村的農民才可以買。
2、符合“一戶一宅”的原則,即買房人原本沒有宅基地(這種情況在農村還是很多的,比如兄弟分家)
3、原房屋辦理了產權證或符合的條件,村集體同意并開具證明。
在本次農村辦理不動產權證工作開展以來,還是存在很多不在確權范圍內的,所以也暫時無法,那這些房子該怎么辦?
在農業農村部回復人大會議建議時答復:農業農村部將會同自然資源部全面落實中央有關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工作的要求,扎實推進宅基地制度改革以及農村亂占耕地的整治工作,逐步解決無證房屋,化解宅基地歷史遺留問題。
一是通過繼承的形式,原來的老房子是在父母名下,現在由于需要辦理不動產權證,于是很多老人就想將房子登記到子女名下,可是這樣就無法滿足一戶一基的原則了,所以通過繼承的形式是可以在后續辦理不動產權證的。
二是政策實施前的房屋,在我國原來頒發的《土地管理法》和《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實施前,房屋已經建設并存續的,在后續也沒有違規擴建的,可以進行確權頒證,不需要遵循現行規定。
三是采取分戶解決,農村多子女家庭,因房屋不夠住或者結婚等情況需要新建房的采取到派出所分戶的形式,把一家人分出多個戶口,這樣以新戶口建房、買房都是可以的,符合要求。
1、建在基本農田上的房子
保護耕地農田是維護我國糧食安全的根本保障,而糧食安全關乎國家安全,容不得絲毫放松,特別是近年來受疫情影響和今年的俄烏沖突,糧食產量大幅下降,耕地紅線更容不得任何人逾越,所以建在耕地上的房子無法,建在基本農田上的房屋一律要拆除,更不允許在以上土地上新建房屋。
2、一戶多基或面積超限
在農村建房,一戶一基是基本原則,即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而且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面積,這里存在一種情況就是舊房未拆建新房的是需一起合算老房的面積,如果不能符合以上條件是無法辦理不動產權證的。
3、批小建大,違規施工
在農村,農民在建房前需要先到所在地村委會報備后會同村委會同上級申請,得到縣級主管部門審批后才可以施工,在施工建房時必須按照審批的面積、位置和要求建房才可以,如果批復的是150平方,實際占地面積達到200平方是不允許的,或者違規建設不符合施工要求和影響他人生活的情況都是一律不允許的,即使建設成功了也不予。
綜上所述:#農村#自建房辦理不動產權證是國家在三農政策上又一次改革和突破,既保障了農民的基本權利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需要,所以大家一定要對這次辦理房產證的工作高度重視起來,確保依法依規拿到不動產權證。
農村住房到底有沒有房產證?如果沒有要不要辦理?
在大家的印象中,農村的房子是建在集體土地上的,和普通城市的商品房不一樣,所以應該是沒有房產證的。而事實也是如此,我們村的農戶,基本都是沒有辦理房產證的,不過每家都有一個《集體土地使用證》。
那么,農村的住房到底有沒有房產證呢,為什么許多農村住房都沒有辦理房產證呢?
根據《物權法》,房產證是證明房屋所屬權的一個有效證件。所以,按道理說,農村的住房也是應該有房產證的。但是為什么農村的房子絕大多數都沒有辦理房產證呢?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農村的住房基本上都是幾十年前就已經建好的,在那個時候國家還沒有擬定房產證的政策,自然許多農村住房就沒有辦理房產證了。而后來開始了房產證政策以后,許多農民對國家的這些政策也不是很了解,也就沒有辦理。
不過現在也有許多農戶因為房產證而困擾。如果想對舊房進行翻修改造,沒有房產證是肯定不行的。那么,如果沒有房產證應該怎么辦呢?
有人說,現在不是在宅基地登記確權嗎?會不會登記確權以后,會統一辦理房產證呢?
并不是的。宅基地登記確權并不會統一辦理房產證,確權以后發放的是《不動產權證》。而且《不動產權證》還是需要農戶自行到相關單位去辦理的,也不會統一發放。
對于農村的老房子,沒有房產證也沒有其它可以證明宅基地使用人的情況下,需要村委會開具證明,證明這個老房子由于歷史遺留問題沒有辦理宅基地使用證,但是你一直在居住,而且你還需要有本村的戶口,這樣依然是可以辦理《不動產權證》的。
有人說了,都在說房產證,你怎么說到《不動產權證》上去了?其實現在農村的住房產權,基本上都是由《土地使用證》和《不動產權證》所認定。現在農村還沒有真正開始辦理房產證。
為什么農村現在不能辦理房產證呢?主要原因是農村的都是自建房,設計修建都是農戶自己完成的。而不像城市統一規劃,嚴格設計、規范質量等,隨意性太大。所以到目前,農村房屋辦房產證可能還存在一定的困難,不過相信隨著農村宅基地的確權,農村也將開始房產證的辦理。也或者,在未來房產證會被《不動產權證所》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