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鑫房產【亞鑫花園酒店】
隴南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暨建筑業發展大會召開
原標題:全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暨建筑業發展大會召開
中國甘肅網3月12日訊據隴南日報報道(記者王坤)3月8日,全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暨建筑業發展大會召開,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促進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省市有關會議精神,部署全市房地產和建筑業發展任務。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永革出席并講話,市委常委、武都區委書記肖慶康主持會議,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馮醒民、副市長李輝、市政協副主席閆新平及市政府秘書長趙亞軍出席會議。
劉永革強調,房地產業和建筑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兩大支柱產業,對穩定就業、保障民生、拉動內需、促進消費、增加財稅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要觀大勢、明大局,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正確認識經濟發展規律,準確把握正確發展方向,用足用好國家支持性政策,積極主動育新機、開新局,努力創造新的業績。要優供給、防風險,牢牢把握供需關系這條主線,持續加強政策調控,全力防范市場風險,用好融資協調機制,穩住房地產發展基本盤,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要強主體、促轉型,以轉型升級為主攻方向、優化布局為有效途徑、創新爭優為關鍵引擎,增強產業驅動力、市場內生力、企業競爭力,有效激發建筑業市場新活力。要抓保障、提效能,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加強組織推動、政策支持、政務服務、行業監管,全面打造更優營商環境,奮力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持續促進建筑業發展壯大,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隴南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會上,表彰獎勵了2023年度全市建筑業和房地產業先進企業,武都區政府、國家金融監管總局隴南監管分局、武都興朝公司、徽縣亞鑫房產公司進行了交流發言。會議以視頻形式開到縣(區)一級。
賽隆藥業:擬出售48套住宅房源盤活存量資產
近日賽隆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賽隆藥業”,002898.SZ)公告稱,擬出售48套住宅房源。賽隆藥業表示,公司本次出售房產有利于盤活公司存量資產,提高資產運營效率,促進主營業務發展。本次交易所得款項主要用于補充公司日常生產經營所需的流動資金,滿足企業營運資金需求。
就房產出售價格低于購入價原因、公司長期虧損如何改善等問題,《華夏時報》記者向賽隆藥業董事會秘書處(證券事務代表為同一聯系方式)撥打電話,但被對方以“不方便回復”為由婉拒。
事實上,為回籠資金、彌補虧損,近年上市公司賣房自救的情況并不鮮見。業內認為,變賣房產獲得的收益是非經常性收益,靠賣資產僅能緩解一時危機,對相關上市公司中長期影響有限。
賣房補充公司運營流動資金
根據賽隆藥業于10月26日發布的公告,這48套房產位于長沙市長沙縣泉塘街道丁家嶺路6號的碧桂園領尚家園,房屋總面積約為5432.28平米;房產賬面原值為4093.52萬元,截至9月30日已計提折舊346.20萬元,賬面凈值為3747.32萬元。
2018年2月2日,賽隆藥業披露,為滿足公司未來發展需要,進一步提升骨干員工和核心技術人員的居住環境,增強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公司于2018年1月31日與長沙亞鑫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簽訂了《長沙縣商品房買賣合同》,使用自有資金購買位于長沙市長沙縣泉塘街道丁家嶺路 6 號的碧桂園領尚家園商品房;2018年報顯示,公司在報告期內使用自有資金購買了這48套商品房,其中購房款金額共4225.077萬元,契稅印花稅金額163.15萬元,房屋維修基金54.32萬元。即購買時,該48套商品房的含稅單價為8087.06元/平米。
據悉,此次賽隆藥業將優先考慮內部員工的購買意愿,剩余部分再對市場進行銷售,市場出讓的房產公司將通過房產中介機構出售,公司內部員工購房將在綜合考慮當地二手房市場行情及公司購房成本后協商確定各套房產的最終成交價格,并將簽署房屋買賣合同。
截至目前,有購房意向的公司員工有13人。其中,2023年初至披露日,公司監事黃海波已支付公司預付房款4.99萬元。記者注意到,賽隆藥業擬對黃海波出售的商品房面積為138.88平米,銷售價格為107.77萬元,單價7759.63元/平米(含稅),低于購入價;另據賽隆藥業2022年年報披露,黃海波承租了公司位于長沙縣碧桂園星城首府3棟2808號房產。該房產年租金為6.65萬元(月租金約為5541.67元),租期為2021年1月—2025年年底。
至于出售房產的原因,賽隆藥業指出,公司本次出售房產有利于盤活公司存量資產,提高資產運營效率,促進主營業務發展。本次交易所得款項主要用于補充公司日常生產經營所需的流動資金,滿足企業營運資金需求。
賽隆藥業主要從事醫藥中間體、原料藥、制劑的研發、生產、營銷和技術服務等。公開資料顯示,自2017年上市以來,公司的盈利水平表現不佳。2017年度,公司實現凈利潤6450.51萬元,同比增長5.32%。2018年—2019年,公司凈利潤連續下滑。2020年—2022年,公司凈利潤連續三年虧損,累計虧損1.28億元,扣非后的凈利潤累計虧損達1.9億元。
該公司于10月26日公布的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賽隆藥業錄得歸母凈利潤、歸母扣非凈利潤分別為:0.04億元、-0.02億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賽隆藥業的合并貨幣資金僅有0.23億元,經營現金流凈額僅有約0.03億元,而合并短期借款已高達0.70億元。
截至9月30日,公司貨幣資金余額為2287.41萬元,較年初的7226.98萬元大幅減少,為公司購買理財產品及歸還到期銀行貸款所致:公司購買了3000萬元的理財,償還了約3000萬元的短期借款,長期借款較去年底增長了170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賽隆藥業手中的房產不止此次拿出的48套:據公司2022年年報,除了向黃海波出租房產外,公司還向其他14人出租了位于碧桂園星城首府3棟的閑置房產。就此次“內購價”低于購入價的原因、是否因經營狀況不佳導致賣房“回血”,記者向賽隆藥業董事會秘書處(證券事務代表為同一聯系方式)撥打電話,但被對方以“不方便回復”為由婉拒。
上市公司屢賣房“回血”
作為上市公司回籠資金、彌補虧損的手段,近年上市公司賣房自救的情況并不少見。《華夏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整個2022年,包括四川長虹、北京科銳、高鴻股份、*ST聯建、賽升藥業、廣聚能源、哈空調、大恒科技、經緯紡機等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都曾披露過房產出售公告。
2023年以來,類似情況仍時有發生。例如,今年9月20日晚間,中通客車公告稱,計劃將所持有的位于山東省聊城市經濟開發區東昌路177號當代國際廣場20處不動產以評估值1244.43萬元在產權交易中心進行公開掛牌出售。擬出售房產評估情況顯示,這20處不動產包含10套房產(每套房產包含一個車位)及10個車位,20處不動產賬面價值為528.66萬元,評估價值為1244.43萬元(不含增值稅),增值率135.39%;
3月11日,*ST御銀公告稱,子公司北京御新贏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御新贏創”)擬將其位于北京市順義區麗來花園四區150號樓-1至3層的一套房產出售給自然人顏瑋,交易價格為2750萬元,交易完成后,預計增加公司未來凈利潤約708萬元;半個月后,3月29日晚間,*ST御銀再發布公告稱,御新贏創擬將其位于北京市順義區麗來花園四區149號樓-1至3層的一套房產出售給自然人張瑾,交易價格為2730萬元。交易完成后,預計增加公司未來凈利潤約698萬元。
從賣房緣由來看,大多上市企業表示為“優化資產結構,盤活存量閑置資產,進一步提高資產運營效率”“提升資產使用效益,助力主業發展”。而這背后,業績低迷是這些企業無法回避的難題。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即直言,上市公司變賣名下房產紓困,處置少量項目的目的多為修飾財務數據,“但若是突然出現大面積房產出售,那可以認為是企業流動性遇到比較大的問題了”。
受訪人士公認,上市公司變賣房產所獲得的收益為非經常性收益,僅能緩解一時危機,作為權宜之計,中長期影響有限。
以賽隆藥業為例。有業內人士點評指出,“從短期來看,賣房可以讓公司的財務報表變得漂亮一些,也可以緩解一些資金壓力”。但從長期來看,并不能解決公司的根本問題。賣房舉措不能改變公司的主業狀況,也不能提高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如果公司想要謀求長期增長和發展,并沒有捷徑可走,只有在主業上不斷創新和提升,才能贏得市場和投資者的認可。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向記者指出,上市公司通過出售房產這種固定資產達到現金回流的目的、解決現金流壓力。尤其是上市企業短期償債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通過出售這類固定資產可以達到現金回流償還債務的目的。而從資產負債表來看,賣房將固定資產變為流動資產,帶來營業外收入的增加、企業利潤的變化,因此賣房成為一些上市企業在利潤出現明顯下滑的時候會采取的“調節性手段”。
不過,張波強調,通過出售資產的方式只是一種企業的應對性手段,它不是常見、常用或者可以長期使用的手段。因為企業持有的固定資產、尤其是房產這類固定資產是有限的,且因為房產持有、交易等的特殊性,短期套利空間有限。所以,“它只是一個短期的應對性措施,并不會成為一個所有企業都會效仿或都會來采取的這個大面積的一個行為。”張波指出。
來源:華夏房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