鵬房產(鵬房產抖音名字)
2022年深圳房企綜合實力十強出爐
來源:【讀特】
7月21日,由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指導,深圳市房地產業協會主辦的“第十二屆深圳房地產開發企業踐行社會責任暨行業評價發布會”在深圳華僑城洲際酒店舉行。
《2022年深圳市房地產開發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以及2022年深圳市房地產開發企業綜合實力十強和二十強、深圳市房地產開發行業誠信企業、深圳市房地產開發行業品牌價值企業、深圳市房地產開發行業發展動力企業、深圳市房地產開發行業社會責任企業名單,正式發布。
發布會上,2022年的優秀深圳房地產開發企業獲褒揚。
深圳市房地產業協會會長呂晉川介紹,該協會充分發揮政企橋梁紐帶作用,引領深圳千家房企會員機構,促進行業平穩健康有序發展,凝聚助推高質量發展的“圳”能量。受主管部門委托,深圳市房地產業協會組織實施全市房地產開發企業2021年度行業年報工作,通過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年度經營、財務、社會貢獻等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與評價,形成《2022年深圳市房地產開發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及《2022年深圳房地產開發企業綜合實力評價》,以“榜樣的力量”引領行業共鑄“深圳地產”金字招牌。
深圳市房地產業協會會長呂晉川致辭。
根據2022年深圳房地產開發企業綜合實力評價,深圳地鐵置業集團有限公司首次躋身榜首,深圳市萬科發展有限公司緊隨其后,深圳市京基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三。
2022年深圳市房地產開發企業綜合實力十強。
2022年深圳市房地產開發企業綜合實力二十強。
發布會當天舉辦了公益大講堂,邀請國內知名行業專家、優秀企業家等,分享經驗,解讀政策。
2021年深圳市全國首批基礎設施公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試點等改革取得突破,在全國范圍內引發熱議。匯力基金董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房改課題組組長、中房集團原董事長孟曉蘇在線分享了他對“中國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REITs)探索歷程和發展方向”的研究成果。
孟曉蘇視頻分享對中國房地產熱點痛點問題的思考和建議。
作為智慧園區運營的引領者,在行業變革中走在最前列。深圳天安駿業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裁楊毅以天安云谷的建設和運營為例,介紹了以“園區即創新”為運營價值觀,從環境、社會、治理(ESG)視角推動產城融合社區實踐的探索。
公益大講堂還圍繞“匠心筑夢·構想未來美好人居”“高密度城市中心的更新行動”“地產新時代投融資風險管理”“軌道交通賦能城市未來”等專題,進行了交流,受到歡迎。
公益大講堂舉辦的學術交流活動。
作為深圳第一家注冊成立的行業協會、深圳市首批具有承接政府轉移職能和購買服務資質的5A級社會組織、深圳市首批政府立法工作聯絡點,此次是深圳市房地產業協會自2012年以來連續第12年發布深圳房地產開發企業年度權威報告,涉及深圳房地產企業在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方面的貢獻,為企業發展決策和政府行業監管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有力補充,數據案例對研究中國房地產行業最新發展走勢,具有“風向標”重要價值。
《報告》顯示,2021年深圳供應居住用地3.63平方公里,增長23.9%,新開工住房面積1528萬平方米?;窘ǔ晒饷鏖L圳等30個公共住房項目,建筑面積220萬平方米,增長55%。改造籌集租賃住房11.7萬套(間)。完成64個老舊小區改造。深圳房企參與的“棚改”、保障房等工作,成效顯著,再獲國務院督查激勵。深圳在全國首個制定實施了《深圳經濟特區城市更新條例》。深圳還當選中國綠色建筑發展競爭力最強城市,綠色建筑的數量和質量均走在全國前列,打造了一批高星級、高品質綠色建筑標桿項目。
2021年,深圳房地產行業固定資產投資3012.68億元,同比增長3.7%,貢獻稅收總額501.55億元。房地產業仍是深圳重要的產業之一,為城市建設、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釋放的市場活力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發展,為完成年度固定資產投資任務作出了重要貢獻,有力保障了深圳“十四五”良好開局。
深圳市房地產業協會是深圳第一家注冊成立的行業協會。
【讀特新聞+】
2022年深圳房地產開發企業綜合實力評價
一、2022年深圳市房地產開發企業綜合實力十強:
深圳地鐵置業集團有限公司
深圳市萬科發展有限公司
深圳市京基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華潤置地(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招商房地產有限公司
深圳市特區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深圳市勤誠達集團有限公司
鴻榮源(深圳)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
深圳市綠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中糧地產集團深圳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二、2022年深圳市房地產開發企業綜合實力二十強:
深圳市鵬瑞發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深圳市中洲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星河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深圳市宏發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深圳華僑城房地產有限公司
深圳市合正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深圳中海地產有限公司
深圳市深業中城有限公司
仁恒置地(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市天健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三、2022年深圳市房地產開發企業社會責任企業:
深圳地鐵置業集團有限公司
深圳市特區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深圳經濟特區房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城市建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
中糧地產集團深圳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深圳招商房地產有限公司
華潤置地(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市萬科發展有限公司
深圳市松茂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深圳市綠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深圳市京基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天健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深圳中海地產有限公司
深圳市勤誠達集團有限公司
四、2022年深圳市房地產開發企業誠信(優質)企業:
深圳地鐵置業集團有限公司
深圳經濟特區房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特區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中糧地產集團深圳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深圳市城市建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
深圳市特發地產有限公司
華潤置地(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市深業明宏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深業泰富物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華僑城房地產有限公司
深國際前海置業(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中海地產有限公司
中信城開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深圳機場航空城發展有限公司
五、2022年深圳市房地產開發企業品牌價值企業:
深圳市深福保(集團)有限公司
深圳市農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深圳市綠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深圳市星河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深圳市富通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深圳市信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鴻榮源(深圳)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
卓越置業集團有限公司
深圳市金亨利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金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鵬瑞發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深圳市安聯投資有限公司
深圳市宏發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仁恒置地(深圳)有限公司
嘉里置業(深圳)有限公司
六、2022年深圳市房地產開發企業發展動力企業:
深圳市物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陽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深圳潤恒集團有限公司
深圳市方大置業發展有限公司
深圳市保利房地產投資有限公司
深圳市華僑城新璽發展有限公司
深圳市康僑佳城置業投資有限公司
深圳市華興展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深圳市鵬廣達置業有限公司
深圳市盈潤來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和昌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深圳市萬悅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深圳市集泰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深圳市聯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深圳市房地產業協會連續第12年發布行業年度權威報告。
本文圖片均由深圳市房地產業協會提供
(原標題《2022年深圳房地產開發企業綜合實力新十強:深鐵置業首次登頂》)
見習編輯 饒歡 審讀 韓紹俊 審核 李怡天 關越
(作者:深圳特區報首席記者 秦綺蔚 通訊員 徐明玥)
本文來自【讀特】,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房地產業又站到了一個十字路口 民生為重將促進房地產業深度變革
日前,深圳市都會城市研究院與居住文明進步研究會主辦,深圳市創新型城市促進會、深圳客、乘風破浪、東莞城市更新協會、惠州市房地產協會聯合發起的《2021大灣區居住文明進步論壇》在深圳舉行。本次論壇主題聚焦“居住文明進步”,在中國房地產正處“十字路口”之際,多維度解構行業變化和中國城鄉居住文明進步。
居住文明的使命與方向
會上,著名經濟學家、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談到了中國居住文明的正面亮點和糾結窘痛。他認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城鄉居住文明有了明顯進步,同時存在糾結與窘痛。中國農村居所現在總體來看是大而無當,而城市房地產又“冰火兩重天”。可以認定,由于住房保有環節沒有稅收環節,使很多人在掌握的住房空置率沒有制約條件,造成社會上不安的心理,對實體發展的擠壓。
結合著“共同富裕”的命題,提高直接稅的比重促進共同富裕,首當其沖的就是房地產稅,另外一個是個人所得稅,雙管齊下往前推,所有的社會成員都應該在這里面同時意識到自己的公民責任。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住房,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民族特色、順天應人,這幾個合在一起,就是中國居住文明概念上必須承認的進步趨向,結合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等提高居住文明的具體空間。
中國社會科學院資深研究員、中小城市戰略發展研究院院長牛鳳瑞認為,中國房地產的黃金期不是一個十年,而是多個十年。
他認為,中國住房自有率占國人家庭60%,房地產作為城市化的先導產業和城市運行的基礎,支撐地位也日益不可替代。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科技進步,房地產在不斷進行優化,成為宜居宜業城市、智能城市的重要建設和人居文明進步的主體承擔者。只要市民居住需求存在,房地產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的功能和地位也將永遠不會改變。
進入21世紀第三個十年,中國城鎮化率還有30個左右的百分點的上升空間,中國城鎮人口還將增加幾億人,城市建成區面積也將翻番,城鎮住房總體存量不足,好品質的住房更是稀缺。所以中國房地產的黃金期不是一個十年,而是多個十年。
現在應該把握當前的機遇期和窗口期,在人口快速聚集的地區比如大灣區等,以全新的理念,科學規劃,建好房,多建房,滿足旺盛的住房需求。為人民提供物質保障,滿足人居不斷提質改善的需求,這是房地產業的歷史使命。
中國城市經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宋丁提到了推動居住文明的八重力量。
他認為居住文明不斷地進步有八重力量在推動:第一,要素集聚。人口、產業、信息、資金、管理等等,一直在擴張,在城市空間發展中不斷集聚。第二,動能轉型。人類在推動居住文明的時候,動能在不斷轉換經濟價值的充足引導人類居住,而人居文明往前推動中,我們一直在尋求性價比、舒適度、安居感。第三,創新賦能。我們的住宅每換一次就提高一次,人類要找更高一級的,具有改革創新賦能。第四,城市升級。居住伴隨城市發展多元的結構優化引導人居的凝品,所以一個城市經濟結構,有產業結構、消費結構、社會結構等,這些結構在不斷地調整。第五,智能布局。這個時代是科技力量引導人居增效,一些智能家居,他不僅具有傳統的居住的功能,而且兼備建筑、網絡通信、信息家電、社會信息化,集高效舒適、安全、便利、環保的居住環境,這個就是增效,也是當代人居文明的進步。第六,人文積累。除了談到高科技、很多高大上的東西以外,還要有一些文化,才能活得更舒適、安全、歡愉和有文雅,這是人居文明進步的重要象征。第七,生態友好。我們能不能在城市生活的便捷上再一次回歸生態文明,把生態引到城里面來,這也是第四代建筑的方向。第八,房住不炒。政策在中國始終是穩定文明、引導人居回歸的重要力量。所以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住有所居、立命之基,房住不炒、順勢而宜。
居住文明的尊重與推動
在會后的沙龍上,對于“居住文明進步”中,城市的政策、制度處于什么角色,該如何走下去,多位嘉賓進行解讀分享。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認為,房地產現在需要從制度層面進行反思,現在的國民居住保障需要從制度層面上去顛覆,進行多方面的微調。深圳經濟學會副會長鄧志旺則表示,都市圈頂層設計存在缺陷,如不改進推進就有難度。未來在制度上需要做一些大變化,才能促進城市之間的合作,打通城市之間的功能。對此,知名財經作家李驍也持相同觀點,他認為依托都市圈和城市群,在區域范圍內可以有效分工、資源共享,打造宜居宜業和宜游的生活圈。
地產與城市發展資深專家張一平坦言,產城融合也好,居住文明也好,應該從頂層設計和規劃來落實,這些理念手段不變,居住幸福感還是不會有。隨著大眾對居住體驗要求的不斷提升,消費者對居住環境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則需要城市的規劃乃至房地產行業不斷的創新。從消費者的角度針對產品出發,鵬廣達集團副總經理葉洪志坦言,房地產最怕產品出問題,要有百年企業精神,把握產品質量、物業。我們在鹽田曾做過當地首個豪宅,開盤只賣了一套但我堅信好產品不怕賣,果不其然很快就清貨,所以產品非常重要。
中國規劃設計院長王澤堅認為,城市宜居功能的提升設計環節很重要,它可以創造價值,可以推進社會文明的進步。重慶知名房地產專家徐波進而表示,文明更能帶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線城市商業文明帶來的居住默契感和社區貢獻潛移默化的價值觀的共識,這一點尤為重要。
種種問題聚焦到城市,中國城市智庫知名學者老亨對深圳進行剖析,他認為深圳主要的問題是公共服務跟城市的發展不配套,公共服務補位到位城市的發展將無可限量,接下來要靠市場的力量去發展。對此,資深地產人林舒也發表同樣的觀點,她表示未來深圳一定是中國一個不可比擬的標本。雖然現在配套非常完善,但居住的功能要有一些改善,這里面科技、藝術、文化、包括戰略的研究一定是持續的?!按蛟煲司右藰I宜游”生活圈是居住文明的重要課題,要兼顧物質和精神的雙重文明。而深圳承擔著粵港澳大灣區引擎功能,將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優質生活圈的典范。勤誠達集團副總裁紀雪玲表示。
身處后房地產快速發展的時代,消費者對于社區環境要求、居家美學品味也愈發提高。基于此,武漢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思哲以一個“老舊小區改造”故事,從微觀角度分享人民對居住環境改善的喜悅。從更高層次的需求看,中國豪宅研究院院長朱曉紅表示在人居發展的今天,豪宅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結合的產物,既能棲居身體還要安放心靈。
對于居家美學,深圳市家裝家居行業協會會長李曉峰認為,家裝行業是倡導居住文明,引領生活態度,探索生命尊嚴。而當下是科技化的時代,比目魚平方科技創始人郭曉磊認為居住文明脫離不了數字化,將人的智慧統一實現到數據里去實現落地。作為行業的推動者,從城市運營角度思考可以給小區做更多精神方面的賦能。用智慧手段給居民帶來更多優先智慧城市的生活體驗,引入藝術建筑打造小區的精神家園,人文社群活動拉動小區美好生活。牧云37度生活大城創始人郝媛媛如是說道。
對“居住文明”的感悟,每個人表達是千差萬別的。城市經營研究院院長陳云崗認為人居的質量是縣城,而縣城的升級、持續發展應該成為開發商的關注點,在產鎮融合上,通過社群的營造建立溫暖、智慧和賦能的關系。中國最大最多的是鄉村,城市發展鄉村不發展就不和諧了,也就文明不了。布蘭頓文旅科技創始人童德軍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