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房產怎么繼承 人死了房產歸誰
關于“房子繼承”三種方式(趕緊收藏)
對于大部分中國人來說百年之后能留下最大的財產大抵就是奮斗了一生的房子,有人為此吵吵鬧鬧,有人甚至最后對簿公堂,今天就來聊一聊關于房子繼承的事。
首先,要知道的是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如果人還健在只能叫贈與不能稱為繼承。我們平常經常說的繼承其實只是比較狹隘的一種繼承,范圍較窄,在法律上也叫“法定繼承”,也是最為常見的。
根據被繼承人生前有沒對自己財產做了提前安排,其實遺產的處理方式可以分為三種:法定繼承、遺囑繼承和遺贈、遺贈扶養協議。
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01法定繼承
法定繼承,是根據法律直接規定的繼承人的范圍、繼承人繼承的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及遺產分配原則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一種繼承方式。通俗的說就是如果死亡人,生前沒有對遺產做任何安排,就啟動這種繼承方式,也是比較常見的。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按先后順序由第一順序繼承人先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才能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注意1: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即私生孩子)、領養的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注意2:父母,包括親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注意3: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注意4: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母,如果有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也可以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注意5: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輩血親代位繼承。
被繼承人:死亡證明、戶口注銷單、結婚證、產權證
繼承人:身份證、戶口本、護照(國外)
關系證明:戶籍底冊(派出所)、報告(街道)、單位履歷表
1、 收費標準:按面積計費:每平方米70元
2、 時間:材料齊全、受理之日起1-2個月出公證書
3、無法到場的繼承人不能繼承及上產權,可在當地辦理棄權公證,其他繼承人持棄權公證書辦繼承棄權公證。
國外:我國駐該國的大使館/理事館
國內:區以上的公證處辦理棄權公證。
材料:繼承棄權公證書、產權證、身份證
到場人:新產權人
辦理時限:5個工作日
收費:80元/本
02遺囑繼承和遺贈
遺囑繼承,與法定繼承相對而稱,是指繼承人依照被繼承人生前設立的合法有效的遺囑,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一種繼承方式。在遺囑繼承中,繼承人的范圍、繼承順序和繼承份額均由被繼承人生前做成的遺囑來確定,因此,遺囑繼承又稱“指定繼承”。
遺贈是指以遺囑方式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
注意1:遺囑繼承和遺贈的不同之處在于。遺囑繼承人只能是法定繼承人范圍以內的人,而受遺贈人可以是法定繼承人以外的,還可以是國家或集體單位。
注意2:遺囑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未明確表示放棄的,即視為繼承。而受遺贈人在知道或應當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未作出接受遺贈表示的,視為放棄,就喪失受遺贈權。
注意3:立遺囑后,遺囑人如果實施與遺囑內容相反的行為,會被視為對遺囑相關內容的撤回。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后的遺囑為準,所以遺囑時間很重要。
①自書遺囑,是指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一定要注意的就是要注明清楚年、月、日。
②代書遺囑,應當要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并由遺囑人、代書人和其他見證人簽名,注明年、月、日。
③打印遺囑,應當要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遺囑每一頁簽名,注明年、月、日。
④以錄音錄像形式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錄音錄像中記錄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
⑤口頭遺囑,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也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消除后,遺囑人能夠以書面或者錄音錄像形式立遺囑的,所立的口頭遺囑無效。
⑥公證遺囑,這是由遺囑人經公證機構辦理。
03遺贈扶養協議
這是我國特有的一種遺產處理方式,是自然人與繼承人以外的組織或者個人簽訂協議,由該組織或者個人負責自然人的生養死葬,并在該自然人死后獲贈其遺產。
遺贈扶養協議是雙方的法律行為,只有在遺贈方和扶養方雙方自愿協商一致的基礎上才能成立。任何一方都不能隨意變更或解除。如果一方要變更或解除,必須取得另一方的同意。?
遺贈扶養協議的法律效力是高于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在財產繼承中如果各種繼承方式并存,應首先執行遺贈扶養協議,其次是遺囑和遺贈,最后才是法定繼承。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養老問題日益凸顯,越來越多的孤寡老人老無所依,而遺贈撫養協議,無疑為養老問題的解決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方案?。
如與實際規定不同,請以有關部門要求為準,如果您準備做相關方面的打算,也請提前咨詢身邊專業人士,避免后期產生糾紛?。
房產證上的人去世了,該如何過戶?使用指南+詳細步驟(趕快收藏)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個人都會面臨生老病死,而當家庭中的一位成員離世后,遺留下的財產問題,尤其是房產過戶,往往成為家人需要面對的重要挑戰。本文旨在為大家提供一個全面而實用的指南,幫助大家了解在房產證上的人去世后,如何順利完成房產過戶手續,確保家庭財產的有序傳承。
1
理解過戶的必要性與法律依據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房產證上的人去世后,其名下的房產不再屬于個人財產,而是轉變為遺產。根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遺產的繼承與分配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因此,房產過戶不僅是財產轉移的過程,更是法律責任的履行。
具體來說,房產過戶的法律依據主要包括《民法典》中關于繼承的章節、《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以及地方性的不動產登記實施細則等。這些法律法規為我們提供了明確的指引,確保房產過戶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聯系刪除)
2
過戶前的充分準備
在著手辦理房產過戶之前,我們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以確保整個過程的順利進行。
注銷戶籍與獲取死亡證明:首先,繼承人需要前往被繼承人戶籍所在地的公安機關辦理戶籍注銷手續,并獲取死亡證明。這是后續所有繼承手續的基礎,必須妥善保管。
明確繼承人身份:根據被繼承人生前是否立有遺囑,繼承人身份的確定會有所不同。如果有遺囑,且遺囑合法有效,那么繼承人將按照遺囑中的指示確定;如果沒有遺囑或遺囑無效,那么將按照法定繼承順序確定繼承人。在這個過程中,可能需要提供與被繼承人的關系證明等材料。
收集相關證件與資料:除了上述的死亡證明和繼承人身份證明外,還需要準備房產證原件、土地證(如有)、購房合同、契稅發票等相關證件和資料。這些材料是辦理過戶手續所必需的,必須確保真實有效。
3
辦理繼承權公證
在準備好相關材料后,下一步是前往公證處辦理繼承權公證。繼承權公證是房產過戶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步,它是對繼承人身份和繼承權的確認和證明。
在辦理繼承權公證時,繼承人需要向公證處提交以下材料:
繼承人的身份證明(如身份證、戶口本等)
被繼承人的死亡證明
房產證原件及購房合同、契稅發票等相關資料
遺囑(如有)
與被繼承人的關系證明(如戶口本、結婚證、親屬關系證明等)
公證處將對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查,并根據審查結果出具繼承權公證書。繼承權公證書是辦理房產過戶手續的重要法律依據,必須妥善保管。
4
辦理房屋過戶登記
完成繼承權公證后,繼承人可以攜帶繼承權公證書、身份證明、房產證等相關材料前往房地產管理部門辦理房屋過戶登記手續。
在辦理過戶登記時,需要填寫《房地產登記申請書》,并提交上述相關材料。房地產管理部門將對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核,核實繼承人的身份和繼承權是否合法有效。審核通過后,將頒發新的房產證給繼承人,標志著房產過戶手續的完成。
需要注意的是,在辦理過戶登記過程中,可能還需要繳納一定的稅費和手續費。具體金額和繳納方式可能因地區而異,建議提前咨詢當地房地產管理部門或稅務部門了解相關政策和標準。
5
注意事項與風險防范
在辦理房產過戶手續的過程中,我們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事項和風險防范措施:
及時辦理:繼承人應在被繼承人去世后及時辦理過戶手續,避免因拖延而產生不必要的麻煩和費用。同時,也要注意各項手續的時效性和有效期限制。
了解稅收政策:在過戶過程中可能涉及契稅、遺產稅等稅費的繳納。繼承人應提前了解相關稅收政策并按照規定繳納稅費以避免稅務風險。
咨詢專業人士:由于房產過戶手續涉及法律程序和專業知識較強建議繼承人在辦理過程中咨詢律師或房地產專業人士的意見和建議以確保手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保留相關證據:在辦理過戶手續過程中應妥善保管好相關證據材料如繼承權公證書、房產證等以備不時之需。同時也要注意防范偽造證件和虛假交易等風險。
妥善處理家庭關系:房產過戶往往涉及家庭成員之間的利益關系因此建議家庭成員之間保持溝通和協商妥善處理相關爭議和分歧以維護家庭和諧穩定。
總結:房產證上的人去世后如何過戶是一個復雜而重要的問題它不僅關系到家庭財產的傳承還涉及法律責任的履行。通過本文的介紹我們了解了過戶的必要性和法律依據、過戶前的準備工作、繼承權公證的辦理、房屋過戶登記的流程以及注意事項和風險防范措施等方面的內容。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應對房產過戶問題確保家庭財產的有序傳承和合法繼承。
來源 | 京云律師 北京京云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