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電子商務-智慧房產信息管理平臺
沙特電子支付,突飛猛進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揚帆出海,作者:周可,編輯:火狐貍,原文標題:《中東觀察:沙特支付應用下載飆升,社交電商平臺成新寵》,題圖來自:AI生成
“我月薪3萬,普通工人(月薪)1.5萬到2.2萬不等,每天工作9個小時”,三個月前,48歲的建國帶領他的湖北老鄉來到沙特,在當地從事基建相關工作,這是他第一次在海外做項目。在此之前,他在國內干這行已經多年,不過,隨著近幾年國內基建市場的環境變化,這位行業老兵不得不出海尋找新出路,沙特,就是他出海第一站。
在沙特,像建國一樣的出海人還有很多,他們分布在各行各業掘金。“當地國家政策比較支持,機會更多一些”,談到為什么選擇沙特,建國這樣告訴我們。而他口中的“國家政策”,與沙特政府提出的“2030愿景”有關。
為了減少對石油的依賴,發展多樣化經濟,沙特政府提出了“2030愿景”,該規劃中,當地政府計劃投資1.1萬億美元在基礎設施和房地產建設上,到2030年將國民的住房自有率提升至70%。
除了房產基建,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和金融科技的投資體量在不斷增長,數據預測,到2025年,沙特數字經濟將飆升至870億美元。
數字經濟基建的大爆發,讓大量中國出海企業看到了更多機會,電商、移動支付,以及此前就已經發展相對成熟的社交應用市場獲得了更高關注。
站在數字基建的視角,關注沙特互聯網應用市場我們發現,近期,當地支付類應用表現突出,在當地大力推動移動支付的環境下,各類移動支付應用搶占先機,拿下C端用戶市場,而借助移動支付的大力推進,沙特電子商務等平臺表現也非常出色,支付流程電子化,購物渠道更通暢,沙特數字基建正在迎來一個新紀元。
線下結算流程慢,電子支付突飛猛進
在線購物,國際結算,游戲充值,隨時取款……這些基礎的移動支付功能在我們國內已經成為社會常態,但是在沙特,其普及程度正在上升階段。
移動應用Tiqmo正是上述功能的提供者,這款應用于去年10月上線,今年以來,其在沙特的總下載量接近220萬,最近,這款應用在當地市場排名上升速度加快,已經登上沙特免費應用榜單財務類應用的第一名。
整體來看,Tiqmo提供的支付功能比較基礎和剛需,其亮點是能夠盡可能地保證用戶支付過程的舒適和穩定。
在“2030愿景”中,金融業發展計劃(FSDP)的目標是到2030年實現70%的非現金交易,不過也有消息稱,截至2023年,沙特零售消費者電子支付的份額已經飆升至70%,沙特當地在推動電子支付的普及率方面,速度表現并不慢。
而政策角度,順應FSDP的計劃目標,當地線上支付的渠道和機會有明顯增加,特別是針對C端普通用戶的支付應用,市場需求得到明顯推動。
“結算慢,流程慢”,談到在當地的工作感受,建國告訴我們,在沙特工作最大的感受就是慢,“當地人工作,到點準時下班,多一分鐘都不干,很多工作的流程就走的非常慢,包括資金結算”。
而在這期間,像國內通過移動支付來結算工人工資的機會還不算多,建國告訴我們,他在當地工作的朋友多數還是通過銀行轉賬,電子支付的發達程度還有待提高。
電子支付的機會給移動平臺提供了發展空間,而這個支付需求的場景應用又是多元化的。
Urpay上線的時間早于Tiqmo,其誕生于2022年,相比Tiqmo,Urpay提供的支付服務更精細,包括本地轉賬服務,用戶可以通過Urpay將資金轉賬到本地銀行賬戶或者其他電子錢包,國際轉賬功能覆蓋到140多個國家。
在具體的生活支付場景中,Urpay提供電商購物支付、為家政工人發工資、水電費繳納、手機充值、購買游戲券、線上點餐以及為嬰幼兒存錢等。
數據證明,Urpay提供的這種更精細的服務有廣泛的市場需求,剛剛過去的一個月,其在沙特的下載量超15萬,今年以來,其在沙特市場總下載量也接近140萬。
這也說明,在當地市場,游戲充值,線上點餐等服務的電子支付渠道正在拓展階段,用戶日常生活中,采用線上支付的場景也在增加。
Stc pay在今年以來則收獲了近350萬的下載量,其算得上是沙特移動支付領域試水比較早的產品,除了基本的轉賬、購物等功能外,Stc pay目前還具備了二維碼收付款功能,在餐廳、加油等日常場景中能夠使用,盡管使用場景和頻率有限,但是作為較早在電子支付領域拓展的產品,Stc pay的這一功能開拓,也算是沙特電子支付場景中比較明顯的進步,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更廣泛的普及。
沙特數字基建的速度在明顯加快,而移動支付則是將用戶和數字產品連接起來的重要紐帶,特別是對于一些線上互聯網產品的發展,只有移動支付渠道更暢通,對于產品運營商來說,才能有更多機會獲得資金流入,通俗地來講,則是需要給錢一個更通暢的渠道從C端消費者流向B端產品運營方的手中。
最近關注沙特應用市場的榜單我們發現,部分財務類應用,特別是支付類APP下載排名有明顯上升,這也側面表明,依托電子支付而生的領域獲得的市場機會也會明顯增加,比如電商、游戲充值、社交充值等等。
在沙特搞電商,小而美更有機會?
移動支付環境變好,依托電子支付而生的渠道迎來更多機會。
數據分析公司GlobalData 發布的報告預計,到2024年,沙特的無現金支付將激增7.6%,達到5500億里亞爾(1468億美元)。該報告還預計,2024年至 2028年間,沙特卡支付市場將以每年6.4%的速度增長。
電子支付渠道的打通和發展,對當地電商市場的發展有一定帶動作用。
除了Temu、Trendyol、Noon等頭部電商平臺,一些垂直領域電商產品的市場空間也表現不錯,電商平臺表現出了小眾垂直化、社交購物化等特點。
比如專門銷售香水的平臺Golden Scent,是海灣地區第一家也是最大的香水在線商店,其自2015年推出以來,提供了1000多個品牌和2萬多種香水產品,并且提供獨家折扣,以及支持多元化的線上支付方式。
最近一個月,Golden Scent在沙特的單日最高下載量超2萬,這個數據與當地老牌全品類電商平臺Trendyol單日最高下載量接近,可以看出,垂直細分電商平臺在沙特是有發展機會的,并且香水品類在當地有非常廣泛的市場需求。
過去一個月,頭部電商平臺Tabby在沙特的下載量超33萬,最近一年,其在沙特的總下載量接近400萬,和其他電商平臺不同的是,Tabby在支付方面為用戶提供了4次分期免息的購物選擇,并且有各種優惠折扣。憑借信用支付和折扣政策,Tabby在當地電商市場占據重要地位。
近期,Tabby在沙特24 Fintech會議期間宣布收購沙特中央銀行 (SAMA) 授權的沙特數字錢包Tweeq,Tweeq將繼續獨立運營,Tabby可利用未來的機會探索擴展其金融產品。
Tabby收購Tweeq更有助于其拓展先買后付,免息支付等方式,將電子支付與電商銷售融合,在金融科技和電子商務雙渠道上實現融合。
值得注意的是,一款帶有社交屬性的購物平臺Boutiqaat發展勢頭不錯,雖然其已經擁有較長時間的運營歷史,但是從近期的下載趨勢來看,8月份其下載量同比增長了32.26%。
Boutiqaat的購物形式更具有社交屬性和KOL屬性,在其平臺,通過名人種草的方式來售賣產品,以名人和粉絲群進行組合,產品分類涉及時裝、化妝品、香水、鞋履、運動裝、配飾和眼鏡等。
一定程度上來看,Boutiqaat也算在時尚產品類目上的垂直平臺,其市場趨勢代表著當地用戶的消費習慣和消費傾向。
盡管是早年間成長起來的平臺,但是隨著當下社交應用的發展不斷影響市場,社交電商的發展趨勢正被看好,依托線上支付的普及,沙特電商市場可探索的方向仍在不斷擴大。
結語
2023年12月,沙特當局提出要求,當地所有租金必須通過電子平臺支付。沙特房地產總局發言人泰西爾·阿爾·穆法雷吉表示,從2024年1月開始,租金將僅通過Ejar平臺接受支付完成,他表示,該措施旨在限制中介機構的干擾并鞏固市場交易的安全。
為了推動電子支付,沙特當局以硬性政策的要求來構建支付場景,足以見得當地對電子支付推動的決心,以及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當地市場電子支付空間會以更快的速度發展。
而電商只是依托線上支付平臺的一個支付場景之一,以支付電子化推動電商交易的空間仍在拉大,更多的數字經濟領域等待出海人去探索。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揚帆出海,作者:周可,編輯:火狐貍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 hezuo@huxiu.com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借勢萬億跨境電商市場 房企發力產業園區賽道
本報記者 陳婷 趙毅 深圳報道
一部在線直播的手機、一臺被逐字稿填滿的顯示器以及數個放置在不同角度的補光燈,加上一位正在講解產品的外國主播,這是當今跨境電商產業在新消費習慣中常見的標配場景。
在“外貿第一大省”廣東,跨境電商產業已成為該省增長大盤的有力支撐。據廣東省商務廳披露,2024年上半年,廣東跨境電商進出口達4273.4億元,占全省外貿總量約10%。海關總署最新初步測算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1.88萬億元。出海“掘金”漸成規模,也帶動了產業園區這一載體的發展。
近日,《中國經營報》記者走訪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跨境電商及直播基地(華發)創新產業園(以下簡稱“華發跨境電商產業園”)看到,該園首發區共有六棟辦公樓,其中T3辦公樓已有企業人員進駐辦公,部分辦公空間還有裝修施工的跡象。在設置有共享直播間的三樓,記者見到一場海外類主題的戶外產品跨境直播正在進行。
橫琴華發跨境電商園區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胡雨波對記者表示,華發跨境電商產業園首發區已全面投入運營,目前進駐企業55家,其中引入跨境電商生態合作伙伴16家。
而在運營多年的深圳星河WORLD產業園區,今年已舉辦超150場跨境電商活動,跨境電商成為園區內現階段最為活躍的產業集群之一。星河產城研究院院長王英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高效運營的產業園區是支持房企健康發展、提供穩定現金流的重要壓艙石。
招商“術”與“策”
與澳門僅一江之隔,華發跨境電商產業園坐落于橫琴金融島及配套區,項目規劃布局為一園三區,地上建筑面積合計50.3萬平方米。10月15日,記者走訪當天看到,該產業園首發區已有人員在辦公,車輛進出頻繁。
記者獲悉,華發跨境電商產業園于2024年3月15日初步建成,目前首發區已全面投入運營,拓展區即將整體竣工交付,延展區計劃年底竣工驗收。該產業園重點聚焦跨境電商企業及電商平臺、跨境電商服務企業、跨境電商生態合作伙伴,致力于打造復合型、科技型、創新型跨境電商。
“3月20日,廣東省委常委會調研華發跨境電商產業園時,對產業園作出‘跨境電商優先,內外兼具’‘澳門企業優先,內外兼具’‘澳門人就業和澳門產品優先,內外兼具’的重要指示。在珠海市委、市政府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行委員會的具體部署下,華發集團全力推動產業園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我們僅用了半年時間就實現首發區滿園招商。”胡雨波表示,目前,園區已形成以跨境電商及電商平臺為主體、以跨境電商服務商和跨境電商生態合作伙伴為兩翼的“一主兩翼”產業格局。“首發區目前已帶動多家跨境電商企業落戶橫琴,我們還儲備超百家意向企業,有力促成優質企業和人才加速向橫琴聚集。”
記者了解到,2022年下半年,華發集團總經理李光寧親自掛帥,從各業務板塊抽調超500名人員,在集團層面組建涵蓋珠海華發產業新空間控股有限公司及新空間投資、建設、招商、運營子公司的“1+4”管理體系,統籌推進164萬平方米“5.0產業新空間”建設、招商、運營等工作。邊建設邊招商,是華發集團推進產業新空間建設和運營的重要手段。
據珠海華發產業新空間招商服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華發集團為產業新空間儲備了專業的招商團隊,依托與珠海市各級招商部門建立的高效聯動機制和信息共享渠道,多管齊下招商引資,圍繞龍頭“鏈主”企業及產業鏈,上抓供應商、下引配套商,以實現“引進一個、帶來一批、集聚一群”的鏈式招商效果。
胡雨波表示,華發跨境電商產業園為入駐企業提供金融投資、選品直銷、物流倉儲、數據安防、生活配套、專業商務的“六位一體”運營服務,同時配置超1500套拎包入住跨境電商人才公寓,目前公寓出租率達95%,引入的國際品牌商務酒店(共200間客房)計劃2025年6月投入運營,“預計首發區成熟運營期將實現年交易額超百億元,產業園整體有望實現年交易額數百億元,帶動數千人就業”。
緊跟城市發展
跨境電商的風也吹到了深圳星河WORLD產業園區。
深圳星河WORLD由星河控股旗下產業地產投資運營平臺——星河產業集團自主投資運營,項目占地約62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60萬平方米,總投資超280億元,園區中產業集群類型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電商、數字創意、建筑、半導體、現代服務業、人工智能。王英杰介紹稱,在深圳星河WORLD,目前電商產業鏈集群企業有345家,規模僅次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企業(858家),其中跨境電商核心企業超200家,每年貿易額超100億元。
王英杰表示,深圳星河WORLD跨境電商產業集群的發展,最重要的驅動因素是政府的宏觀規劃、產業政策以及跨境電商企業的艱苦奮斗。“2008年深圳都市核心區范圍擴展至龍崗鄰近二線關的坂田區域。同年,深圳市政府出臺多項政策鼓勵企業開展跨境電商業務。華強北原有的電子商務從業人員開始成規模進入跨境電商領域,并選擇龍崗坂田為跨境電商產能擴張的發展區域。在跨境電商產業快速發展過程中,星河集團更多是承擔了服務者的角色,通過提供高品質的產業空間、高效率的園區運營,加快產業資源要素整合,支持跨境電商企業的提質升級,初步形成了良好的產業生態。”
事實上,廣東跨境電商呈現明顯的區域集中特點,尤其是在深圳,跨境電商已成為其“金字招牌”,進出口規模持續增長。業內對此評價道:“全球跨境看中國,中國跨境看深圳。”據深圳市商務局方面披露,2024年上半年,深圳跨境電商進出口同比增長130%。深圳集聚了全國最多的跨境電商主體,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在全國大中城市中處于領先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跨境電商的產業特點以人和科技為主,與傳統產業略有不同,考驗著園區運營商各項能力。
王英杰表示,跨境電商產業是典型的數字經濟。相比傳統貿易,跨境電商的供需對接更加直接,涉及海量的數據交換、智能分析、大數據應用處理、柔性制造。“星河集團積極探索‘AI +電商’‘云+電商’,通過搭建人工智能技術以及互聯網云平臺將人工智能與傳統電子商務深度融合,實現數字提速、AI提質。圍繞新的產業發展提供更適配的產業空間和產業服務,圍繞跨境電商新生代的工作生活習慣提供更多元的綜合配套,充分發揮資本的力量,加速產業發展。”
熟悉的“陌生”賽道
事實上,跨境電商產業園區的運營也有門檻。
第一太平戴維斯廣州產業及物流地產服務部負責人張明杰對記者表示,跨境電商產業園區具有人員密集、物流車隊繁忙等特點,需要園區管理團隊投入大量的資源和精力協調解決。該類型園區的核心競爭力在于選址和運營,“一個好的選址決定了產業園區成敗的一半因素,將影響園區招商、后期運營及物流動線協同等方面;園區針對客戶的定制化需求,留有足夠的改造冗余,在不破壞標準化設計框架的前提下,靈活匹配客戶多方面需求是運營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王英杰坦言,民營產業園區近兩年也有一些難處,比如運營產業園區這樣一個具有基礎設施性質的空間載體,尚缺乏與國有園區同等水平的政策支持,民營園區內的優質企業未能享受與國有園區內企業同等待遇的租金折讓、稅收減免、財政補貼等相關政策。民營園區更多的是通過高標準的園區運營服務支持幫助企業發展。同時,產業園區投資成本較高,成熟周期慢,對企業現金流壓力也比較大。“房企布局產業園區需要抱著長期主義的心態來做,產業園區與傳統房地產高周轉、快速兌現的盈利模式不同,它的價值將更多體現在未來10至20年。”王英杰補充稱,如何降低民營企業對產業園區的開發成本以及發揮其積累的豐富的產業園區運營經驗,是支持現有大規模存量產業園區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張明杰認為,房企在屬地項目獲取、拿地、屬地政府關系方面有明顯的優勢,能夠以較好的條件獲得較為優勢的產業園區項目。但產業園不同于商住類的開發項目,房企在產業園區的設計、產業運營機制、客戶目標畫像、產業導入落地以及最為關鍵的成本控制環節都存在經驗育成期。“設計、產品、定價、成本是產業園區的四個基石性因素,從這些方面來說,產業園區對于房企而言是個非常熟悉的‘陌生’賽道。一旦在上述四個環節出錯,很可能導致項目的整體運營或銷售出現不可逆轉的損失,路徑依賴下的思維定式使得房企在產業園區這門生意上盈利變得困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