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落宗需要什么手續;不動產登記落宗流程
購房到的程序有哪些您知曉嗎?不動產登記局為您作答
11月18日上午10:05至11:00,寶雞市不動產登記局局長王拴科帶領不動產登記中心、首次登記科、轉移登記科等部門負責人一行6人參與第1538期《政風行風熱線》節目直播,接受社會監督,介紹政策法規、與聽眾現場交流。
不動產統一登記以來,市縣兩級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精簡辦事環節,創新服務舉措,分類壓縮登記辦理時限,開展不動產登記窗口作風問題專項整治,實現一般登記5個工作日內辦結、抵押登記3個工作日內辦結,查封登記、異議登記即時辦結,全省不動產登記營商環境監測考核我市一直位居全省前列。節目現場,針對群眾提出的農村宅基地程序、歷史遺留問題如何解決、購房到的程序怎樣進行、不動產權證書是否需要換新證等具體問題,嘉賓進行了逐一答復,梳理如下:
Q:
嘉賓好,作為我們住戶雖然買了房子,但是對購房到的程序不太清楚,能否給解答一下?
A:
您好,在這里給購房人一個提醒,購房人一定要清楚四點:①需要主動申請。現在叫不動產登記,一般情況必須前來不動產登記大廳提交申請。②必須清楚誰申請。查看自己的購房合同,是與誰簽訂的,合同中如何約定?一般購房合同約定是開發企業。③確定了由誰申請后,便可催促申辦方抓緊申請。④辦理完結,在哪里領證。一般由申辦方統一領回后給購房人分發。
現實中住房項目申建到給購房人辦房產證有四步:
第一步是取得土地使用權;
第二步是住房項目申建。包括四個階段:規劃申報階段、項目建設階段、工程驗收階段、房屋銷售階段;
第三步是整幢房屋首次登記;
第四步也是最后一步才是給購房人辦理房產證。這個程序不能斷檔和逾越,缺少一項可能造成資料短缺,不能向下進行。第一、二、三步的實施產生必備資料11-14種,涉及住建、自然資源和規劃、市場監督、綜合執法、應急(消防)、人防等部門,資料和手續的取得,必須由開發商積極申請,相關部門依法履職才能完成;第四步需購房人積極配合,齊全繳納契稅等資料后開發商才能申請給購房人辦理房產證。住房項目申建和房產證申辦自始至終有一條主線就是開發商,責任主體是開發商。
Q:
嘉賓好,歷史遺留問題是難的一大障礙,我市是如何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效果如何?
A:
您好,我市針對國家和陜西省均未出臺相關歷史遺留問題解決政策的實際,為了信守政府承諾,維護群眾權益,保證社會穩定,本著“尊重歷史、實事求是、一事一議、為群眾排憂解難”的工作原則,扭住問題,主動作為,建章立制,“破阻解難”,建立了“不動產登記中心會審--局務會研究--政府聯席會審議--建章立制規范”的疑難問題研究處理機制,在搜集梳理歷史遺留問題的類型、成因的基礎上,針對房地用途不一致如何登記等19大類歷史遺留問題,研究出臺了《寶雞市關于房屋騎跨多宗土地進行關聯落宗及統一登記問題處理辦法》、《寶雞市城鎮建成區私人宅院登記處置意見》、《寶雞市關于房地用途不一致不動產登記單元確權登記處置辦法》等81條登記政策,有效地解決了房屋跨宗地落宗難、信息不全的私人宅院調查難、房地用途不一致登記難等問題,較為妥善地化解了歷史難題582條,規范了1000多本存在問題的土地證和房產證,追繳土地出讓金9000多萬元,協征契稅 720多萬元,經驗被省廳在全省推廣。
Q:
嘉賓好,以前的不動產權證書,現在需不需要換新證?
A:
您好,《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充分保護和穩定物權,它明確規定,不動產權利人已經依法享有的不動產權利,不因登記機構和登記程序的改變而受到影響,本條例實施前依法頒發的各類不動產權屬證書和制作的不動產登記簿繼續有效。按照“權利不變動、證書不更換”的原則,之前依法頒發的權屬證書繼續有效,權利人自愿申請或在辦理變更、轉移、抵押等登記時,更換為新的不動產權證書。
來源:廣播寶雞FM934
辦理不動產權證書時,這幾件事您了解嗎?
紅網綜合 據常德晚報報道(見習記者 張順 通訊員 劉先志) 市本級正式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已有一周。最近前來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業務大廳辦理登記業務或咨詢的市民仍然不少。工作人員提醒市民,因新證辦理流程和以往有所不同,所以,市民辦理不動產權證書時,需了解清楚以下幾件事。
在辦理不動產統一登記前有哪些前置工作?首先,需辦理權籍調查(落宗)。權籍調查即調查權利人是否存有產權糾紛,落宗是指把房屋的界止點落到土地紅線之內。辦理該手續不收取任何費用,市民只需攜帶相關證件到指定窗口辦理即可。辦理完權籍調查(落宗)后,市民還需辦理不動產測繪、打印宗地圖(宗地圖粘貼在不動產權證書內),此步驟由市國土資源規劃測繪院完成,按每張圖紙25元收費。
之前的房產證和土地證是否需要更換?目前我市不動產登記實行“不變不換”原則,之前依法頒發的各類不動產權屬證書和制作的不動產登記簿繼續有效。但是,如果是以前辦理的房產證和土地證有兩證權利人不一致的(如土地證上是丈夫名字,房產證上是妻子名字),建議更換為新證。
房產證辦理了抵押貸款,手中持有的土地證是否可以更換為新證?不可以。更換不動產權證書需兩證齊全。
新辦理抵押貸款業務,以前的房產證和土地證是否必須更換為新證?不需要。以前的房產證和土地證依舊可以辦理抵押貸款業務,新辦理的不動產權證書同樣可以辦理抵押貸款業務。
購房到的程序有哪些您知曉嗎?不動產登記局為您作答
11月18日上午10:05至11:00,寶雞市不動產登記局局長王拴科帶領不動產登記中心、首次登記科、轉移登記科等部門負責人一行6人參與我臺第1538期《政風行風熱線》節目直播,接受社會監督,介紹政策法規、與聽眾現場交流。
不動產統一登記以來,市縣兩級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精簡辦事環節,創新服務舉措,分類壓縮登記辦理時限,開展不動產登記窗口作風問題專項整治,實現一般登記5個工作日內辦結、抵押登記3個工作日內辦結,查封登記、異議登記即時辦結,全省不動產登記營商環境監測考核我市一直位居全省前列。
節目現場,針對群眾提出的農村宅基地程序、歷史遺留問題如何解決、購房到的程序怎樣進行、不動產權證書是否需要換新證等具體問題,嘉賓進行了逐一答復,梳理如下:
Q:
嘉賓好,作為我們住戶雖然買了房子,但是對購房到的程序不太清楚,能否給解答一下?
A:
您好,在這里給購房人一個提醒,購房人一定要清楚四點:①需要主動申請。現在叫不動產登記,一般情況必須前來不動產登記大廳提交申請。②必須清楚誰申請。查看自己的購房合同,是與誰簽訂的,合同中如何約定?一般購房合同約定是開發企業。③確定了由誰申請后,便可催促申辦方抓緊申請。④辦理完結,在哪里領證。一般由申辦方統一領回后給購房人分發。
現實中住房項目申建到給購房人辦房產證有四步:
第一步是取得土地使用權;
第二步是住房項目申建。包括四個階段:規劃申報階段、項目建設階段、工程驗收階段、房屋銷售階段;
第三步是整幢房屋首次登記;
第四步也是最后一步才是給購房人辦理房產證。這個程序不能斷檔和逾越,缺少一項可能造成資料短缺,不能向下進行。第一、二、三步的實施產生必備資料11-14種,涉及住建、自然資源和規劃、市場監督、綜合執法、應急(消防)、人防等部門,資料和手續的取得,必須由開發商積極申請,相關部門依法履職才能完成;第四步需購房人積極配合,齊全繳納契稅等資料后開發商才能申請給購房人辦理房產證。住房項目申建和房產證申辦自始至終有一條主線就是開發商,責任主體是開發商。
Q:
嘉賓好,農民的房子,怎么辦理不動產證?
A:
農村宅基地(具體內容請點擊正文第一段末音頻)
Q:
嘉賓好,聽有的房屋中介說,戶產證有紅本的,綠本的,藍本的,分別代表不同的房屋屬性?請問是這樣的嗎?國家對房產證證書是如何規定的?
A:
房產證顏色區分(具體內容請點擊正文第一段末音頻)
Q:
嘉賓好,歷史遺留問題是難的一大障礙,我市是如何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效果如何?
A:
您好,我市針對國家和陜西省均未出臺相關歷史遺留問題解決政策的實際,為了信守政府承諾,維護群眾權益,保證社會穩定,本著“尊重歷史、實事求是、一事一議、為群眾排憂解難”的工作原則,扭住問題,主動作為,建章立制,“破阻解難”,建立了“不動產登記中心會審--局務會研究--政府聯席會審議--建章立制規范”的疑難問題研究處理機制,在搜集梳理歷史遺留問題的類型、成因的基礎上,針對房地用途不一致如何登記等19大類歷史遺留問題,研究出臺了《寶雞市關于房屋騎跨多宗土地進行關聯落宗及統一登記問題處理辦法》、《寶雞市城鎮建成區私人宅院登記處置意見》、《寶雞市關于房地用途不一致不動產登記單元確權登記處置辦法》等81條登記政策,有效地解決了房屋跨宗地落宗難、信息不全的私人宅院調查難、房地用途不一致登記難等問題,較為妥善地化解了歷史難題582條,規范了1000多本存在問題的土地證和房產證,追繳土地出讓金9000多萬元,協征契稅 720多萬元,經驗被省廳在全省推廣。
Q:
嘉賓好,以前的不動產權證書,現在需不需要換新證?
A:
您好,《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充分保護和穩定物權,它明確規定,不動產權利人已經依法享有的不動產權利,不因登記機構和登記程序的改變而受到影響,本條例實施前依法頒發的各類不動產權屬證書和制作的不動產登記簿繼續有效。按照“權利不變動、證書不更換”的原則,之前依法頒發的權屬證書繼續有效,權利人自愿申請或在辦理變更、轉移、抵押等登記時,更換為新的不動產權證書。
本期節目就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做了現場說明,接聽、收集群眾熱線及網絡留言17條。
關注寶雞綜合廣播微信公眾號:廣播寶雞FM934 并給我們留言,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知曉您的訴求。
《政風行風熱線》節目群開通啦
您關心的、您疑惑的、您期待的,都可以在這里發聲。先發送個人真實姓名+聯系電話到公眾號“廣播寶雞FM934”,工作人員登記回復后,即可掃碼進群,參與互動,節目組將第一時間關注您的訴求,及時解決您的煩惱!
編輯:王夏
責任編輯: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