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松成:打好政策組合拳激發消費內生動能
1-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0%,5月當月同比增長6.4%,增速比上月加快1.3個百分點。這正是我國積極推進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等舉措帶動效應的體現。
當然也要看到,消費內生動能仍需增強,一個突出表現是物價持續低位運行。從終端消費價格看,5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0.1%,環比下降0.2%。
在這樣的背景下,提高居民消費傾向是關鍵,需要有針對性地采取政策措施,兼顧短期與長期,進一步完善再分配,激發消費內生動力以提振消費、促進經濟增長。
要在短時間內大力提振消費需求,需側重短期內的轉移支付。首先,以舊換新政策可以進一步擴圍,建議加強對中西部地區的政策傾斜,鼓勵城鄉結合部和農村地區積極參與“兩新”政策,在支持品類方面進一步拓展。
此外,設定有效期的消費券具有顯著的時效性優勢。由于本輪消費券主要限定于家電、家裝、汽車等大宗消費領域,一般而言購買周期相對較長,建議將消費券的使用有效期設定為3個月左右。為避免資金沉淀,消費券的發放策略可更加注重分階段、分批次進行,確保政策紅利直達消費終端。
長期來看,個人所得稅改革可以成為調節可支配收入的舉措之一,為居民家庭提供穩定且持續的增量現金流。若降低中低收入人群稅率,中低收入群體的消費傾向相對較高,其收入的增加能夠有效促進消費。還可考慮優化增值稅分配機制,增強地方政府鼓勵消費的動機,更加積極地制定和落實促消費政策,直接拉動地方消費增長。
值得關注的是,較高的養老金替代率也有助于提高人們當前的消費傾向。我國居民部門儲蓄比例較高,如果能實現部分存款向個人養老金賬戶轉移,可以在不影響居民部門當期現金流的情況下,提升個人養老金賬戶認繳規模,這有助于提高養老金的整體替代率。
建議進一步加大個人養老金賬戶稅收優惠力度,提高人們使用個人養老金賬戶的積極性;同時完善對養老金融產品管理人(投資人)的激勵機制,提升養老金產品業績的穩健性和收益率。另,還可以增加與個人養老金賬戶相關聯的服務,如根據個人養老金的繳存規模,匹配相應的照護、醫療健康等服務,鼓勵有關企業順應市場規律,增加服務供給和創新。
作者:盛松成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與金融學教授、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