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水市十里街道辦事處楊家崗村青山舞蹈隊略記
7月29日晚,在慶祝建軍88周年廣水軍民聯歡晚會上,十里街道辦事處楊家崗村青山舞蹈隊21名農民演員表演的西藏民族風格舞蹈節目 《吉祥如意》,獲得現場官兵觀眾熱烈的掌聲。
這是一支從中華山邊走來、地地道道的農民舞蹈隊。
成功的背后是舞蹈隊教師和隊員辛勤的汗水,是十里辦、楊家崗村兩級黨組織力量的凝聚。
這支舞蹈隊的前身是2013年8月由群眾自發組織的女子廣場舞蹈隊,舞蹈愛好者僅30人左右,實際上就是楊家崗村舞蹈隊,就成立時間、參加人數、表演水準來說,還不能完全代表十里廣場舞的較高水平。得知廣水市組織廣場舞大賽的消息后,楊家崗村支部書記楊青山主動接下了任務。他對隊員們說: “如果這次我們不把參賽的機會爭取過來,主動加壓,大家的舞蹈水平就可能老是停留在這個低水平上。”十里街道辦事處對農民廣場舞活動十分重視,專項預算撥付資金給予財力支持。
接下來,舞蹈隊選定了隊員,統一了服裝,請來了隨州市廣水楊紅艷舞蹈學校教師楊紅艷、邱俊兩人作為舞蹈編導和教練。因舞蹈隊員基礎較差,僅舞蹈基本功就練了一個多星期。在長達50多天的時間里,每一個動作要領,每一個舞蹈姿勢,隊員之間的距離與次序,教師一遍一遍地教,隊員一次一次地練......
每天下午和晚上各兩個小時,舞蹈隊員練得腰酸背痛,但沒有一個人打退堂鼓。50歲的楊春華、董青英是隊員中年齡最大的,在強化訓練中受了傷,堅持一邊治療一邊練習。年齡最小的三峽大學畢業生楊婉玉,利用招聘就業的空余時間擔任主要演員,特殊的舞蹈動作磨壞了腿和膝蓋。為買質量好點的護膝,楊青山跑了幾條街。隊員中有一半是做生意的,為了達到目標,有的放棄了做家務的時間,一門心思地投入到舞蹈節目排練之中。
村 “兩委”干部充當了組織員和服務員。在訓練期間,辦事處邀請廣水文體局領導現場指導,村干部輪流值班為舞蹈隊送水,并組織舞蹈教師、部分隊員到鄰近的駱店、余店、關廟、廣辦、蔡河學習交流,取長補短,不斷提高節目質量和競技水平。
功夫不負有心人。7月16日,廣水市第二屆 “文化力量·民間精彩”群眾廣場舞展演決賽, 《吉祥如意》獲評中青年組第二名。《吉祥如意》表現了十里人民對幸福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之情。事實也正如此,多年來,楊家崗村堅持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以文化人,凝聚民心,連續6年舉辦元宵節龍燈、彩船、獅子等傳統節目表演,今年又增加了16人的腰鼓隊節目表演;連續5年邀請市劇團到村進行文藝節目演出;村里還建起了農家書屋,建設了籃球、乒乓球運動場地,投資6萬多元建了廣場舞活動廣場,青山舞蹈隊愛舞健身之路越走越寬闊,楊家崗村群眾的文化生活也越來越美好!
通訊員 劉禮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