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110”:海外一線追逃 保護華人華僑
駐外警務聯絡官,一個不為多數人所知的“神秘”群體。他們是警察也是外交官,被親切地稱為華人同胞的“境外110”。在國際執法合作前沿,在境外追逃一線,在保護華人華僑現場,都能看到他們略帶倦容、但又英姿颯爽的身影。
1月26日,2015年度公安部警務聯絡官工作座談會召開。這些遠離故土的“警務大使”齊聚北京。
1998年,公安部經中央批準首次向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派出警務聯絡官至今,我國駐外警務聯絡官工作已經走過18年。目前,公安部在駐美國、加拿大、泰國、馬來西亞、德國、英國等共計31個國家、36個駐外使(領)館共派駐62名警務聯絡官。他們在異國他鄉發揮著哪些作用?有著怎樣驚心動魄的經歷?克服著哪些不為人知的困難?
打擊跨國犯罪排頭兵
“報告參贊,越南公安部刑偵局高級偵查員丁警官來電,表示因案情緊迫,請中方緊急解救一名被拐越南婦女。”2015年4月21日晚10時許,正在家休息的駐越南警務聯絡官趙萬鵬接到助手吳官金打來的電話。
原來,越南警方剛剛接到越南籍被拐婦女阮某家人報警稱,阮某被人拐賣到中國安徽,現已成功脫逃,正乘坐長途大巴逃往廣西南寧。在中國的拐賣犯罪嫌疑人正在追趕,阮某隨時有被抓回的危險。越南警方已在越南北江省抓獲拐賣犯罪嫌疑人。請中方協助執法,解救阮某。
案情就是命令。接電后,趙萬鵬迅速進入工作狀態。經過幾番協調,廣西警方根據當天外省到站車輛信息,排查市內5個長途汽車站。次日上午10時許,廣西警方在南寧江南汽車站找到阮某,同時抓獲越南籍犯罪嫌疑人楊某和中國籍犯罪嫌疑人榮某。
找到越南籍拐賣受害者,本該迅速移交,沒料到案情發生逆轉。經審查發現,2015年1月,一名越南女子找到阮某,讓阮某與中國男子假結婚,生活10多天后返回越南,即可獲得1萬元人民幣。當月,阮某隨這名越南女子偷渡到中國,由身在安徽的楊某和榮某介紹給當地一名男子為妻,并收取6萬余元彩禮金。案情真相大白后,阮某和榮某、楊某被押回安徽進一步調查。當地警方循線偵查,解救4名被拐婦女。
就這樣,經過一個緊張的不眠之夜,趙萬鵬從緊急解救被拐賣婦女入手,最后協調破獲一宗跨國婚姻詐騙案件,為中國受害者伸張了正義。
趙萬鵬說:“雖然十幾個小時未能入眠,但一切都非常值得。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海外,解危濟困、除暴安良,都是中國警察的天職。”
這起案件的破獲,是駐外警務聯絡官協助辦案的一個縮影。過去一年,在打擊跨國電信詐騙、走私販毒、色情犯罪以及境外追逃等方面,我國聯合多國執法部門,相繼破獲一系列跨國犯罪大案,案件偵破背后均有駐外警務聯絡官的身影。
公安部國際合作局副局長楊少文介紹說,駐外警務聯絡官積極配合中紀委“天網行動”,深入開展“獵狐2015”等專項行動,全年配合國內辦理各類案件1300余起,全程深度參與,共緝捕遣返(含勸返)逃犯190名。
境外公民安全保護神
2015年1月7日,白雪覆蓋的俄羅斯大地上,人們還沉浸在新年和東正教圣誕節的喜悅之中。突然,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旅俄華商俞某的家屬用焦急而哽咽的聲音向公安部駐俄警務聯絡官朱榮輝報案稱,俞某于1月6日早上6點左右被綁架,綁匪索要贖金1500萬元人民幣。
事態非常危急,但常年奮戰在國際執法合作最前線的朱榮輝卻保持著沉著冷靜。憑著豐富的國際執法一線實踐經驗,對案件的基本判斷和應對方案已在他腦海中迅速形成。他一邊在電話里安撫受害人家屬,要求其保持冷靜,指導其向案發地警察局報案,一邊迅速與平時工作中結識的案發地刑偵人員取得聯系,請俄方盡全力解救人質。
在中方積極協調下,俄警方投入大量人力和技術手段,朱榮輝時刻密切跟蹤并推進案件進展,與俄警方共同研究確定偵辦方向和制定行動計劃。1月13日,最終鎖定人質位置。當晚9時許,俄警方果斷采取行動,成功解救被綁架的俞某,抓獲4名犯罪嫌疑人。與此同時,根據工作預案,朱榮輝迅速將俄方行動情報通報公安部刑偵局和已在國內布控的福建警方,中國警方隨即展開收網行動,在福清抓獲另兩名涉案人員。
歷時7天,一次驚心動魄的海外解救行動順利完成。被成功解救的人質俞某和家屬專程來到大使館,向警務聯絡官贈送寫有“為僑胞排憂解難,為祖國揚威增光”的錦旗。
保障中國公民海外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是駐外警務聯絡官的神圣職責。目前,我國公民年出境數量已突破1億人次,成為海外最大的流動群體。兩萬余家中國企業、數百萬中國同胞生活和工作在世界各地,境外安全形勢日趨嚴峻復雜,各種突發事件時有發生,使得涉及中國公民和企業的安全事件日益增多,海外游子人身安全牽動著駐外警務聯絡官的心。
楊少文說,過去一年,公安機關進一步加強和保障海外華人華僑生命財產安全,駐外警務聯絡官協助偵辦一大批在外中國公民受侵害案件,海外華人華僑安全環境明顯改善。
國際執法合作橋頭堡
紅色邊框眼鏡、高束的馬尾、藍色的發飾、不施粉黛,她就是現任警務聯絡官中唯一的女性曲艷,其所在的駐英使館僅有一名警務編制。
2014年8月,曲艷孤身赴英,與前任交接僅3天后就開始獨立工作。一開始,曲艷心里有點忐忑,警務聯絡官的工作性質可能更適合男性,自己能否夠勝任,曲艷也在心里打了個問號。從警官到外交官,從后方轉到斗爭前沿,從團體合作變成單打獨斗,如何開展對英警務外交?這些問題都在曲艷腦海中徘徊。
曲艷說:“外交工作固然離不開準確掌握政策和法律,離不開過硬的本領,但說到底還是做人的工作。做好警務外交,必須要在英國警察中找朋友、交朋友,建立并依托中英警務執法合作人脈網絡,才能真正把各方面工作落到實處,達到預期目的。”
作為女性警務聯絡官,曲艷工作中也有自己的獨特優勢,那就是建立英國警察機構的“女閨蜜”。倫敦大都市警察廳負責雙邊訪問交流的女官員伊麗莎白就是其中一個。一開始,伊麗莎白在工作上并不是很配合,曲艷便主動去“敲門”。她聯絡到警察廳刑警處,表示希望上門拜會、學習經驗,對方欣然應允。
到警察廳后,曲艷主動找到伊麗莎白的辦公室,打過招呼之后坐下聊天。當伊麗莎白得知曲艷與家人分離,一人在倫敦承擔這么繁重的工作時,立即用充滿同情和驚嘆的口吻說:“親愛的,這太不可思議了?你怎么能為了工作忍受和家人分離?”然后就介紹自己的家庭、家庭生活及孩子教育等各方面情況,兩人越說越有共同語言。從那以后,曲艷和伊麗莎白便保持著密切聯系,時不時一封郵件、一個電話或一個短信,溝通一下個人及工作近況,也會相約茶敘、餐敘。現在兩人已成了國際“閨蜜”,友情漸深,工作更是越來越順。
漸漸地,曲艷與英方主要執法合作業務部門取得了聯系,通過互相引薦,與其他一些部門和崗位也建立了聯系,合作聯絡范圍不斷擴大,業務交流與合作得到有效推動。
交往中曲艷注意到,出于文化、法律和制度等各方面差異,多數英國警察不了解中國,更不清楚中國警察的工作。為此,曲艷主動推出“中國牌”,利用一切機會向英警察講述中國故事、中國警察故事。“天下警察是一家”,此舉贏得了英國警察的共鳴,收到良好效果。
如今,曲艷的“朋友圈”越來越大,朋友遍布英國多個執法部門。在他們的幫助和支持下,曲艷一人順利完成在英追逃、案件協查、情報信息交流、團組接待和警務調研等多項任務,促進了中英警務執法合作健康有序發展。
曲艷的經歷是駐外警務聯絡官在推動國際執法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寫照。如今,“國際社會”一詞的出現頻率超過以往任何一個時期,一如國際社會對“中國”一詞的引用熱度。中國夢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夢,將中國前途與世界命運緊緊相連。
楊少文說,在中國外交的嶄新坐標指引下,駐外警務聯絡官或在戰火頻仍、政局動蕩的異國,或在氣候惡劣、條件艱苦的他鄉,在進一步深化國際執法合作中,肩負起了國家賦予的莊嚴使命。(本報記者 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