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歲男子欲尋22年前師傅報恩:張越你在哪兒?
有人說“師恩深似海”。市民李德的老家在伊通縣伊丹鎮(zhèn),16歲那年由于父母因病去世,他獨自一人流浪來到長春,后經(jīng)人介紹來到長春市二建三處材料科學開車。在這里,他遇到了在生活上和工作上給予他諸多幫助的師傅張越。如今,事業(yè)有成、生活富足的李德想尋找失聯(lián)22年的張越回報師恩。26日,記者聯(lián)系到李德,聽他講述了一段溫暖的師徒情。
師傅曾給予他諸多幫助
1984年,李德的父母因病去世。李德一路流浪來到長春,靠打零工為生,在找不到工作的時候,經(jīng)常過著居無定所的日子。
“5年后,我經(jīng)人介紹來到長春市二建三處材料科學開車,張越手把手教我學會了開車。”李德說,張越是一個外表嚴厲,內(nèi)心善良的人,“如果我在工作上犯錯誤,他會批評我一兩句,說完以后這事兒就過去了。”
當張越得知李德的身世以后,在生活上對他倍加關(guān)懷,李德的衣服、鞋子和日用品等都是張越送的。
最初,李德的工資只有5元錢,后來漲到15元錢,這些錢不夠李德租房和吃飯的開銷。李德回憶,張越比自己年長六七歲,已經(jīng)結(jié)婚生女,經(jīng)濟上也很緊張,但是張越經(jīng)常把自己帶的午飯讓給李德吃,還把省吃儉用省下來的油票塞給李德……
工廠合并后 師徒二人失聯(lián)
“我們材料科還有一位姓齊的駕駛員,我和師傅經(jīng)常出車跑長途去拉沙子,非常辛苦,可是這位齊師傅不但閑著的時候多,最氣人的是他無論干多少活兒,都和我?guī)煾的玫墓べY一樣多。”提起往事,李德笑了,“那時候年輕不懂事,在一次聚會前,我和師傅的另一個徒弟小王私下里一合計,就趁齊師傅不備,偷偷往他的狗肉湯和飲料里面摻了白酒……”
事隔幾天以后,張越在干活兒的時候納悶地自言自語:“這齊師傅也沒喝幾口酒啊,咋醉成那樣了呢?”
李德和小王這才哈哈大笑著把真相說出來,此時,恍然大悟的張越嚴厲地責備了兩個徒弟??墒?自從這件事發(fā)生以后,齊師傅和張越的關(guān)系不僅比以前緩和了,而且還相處得越來越融洽。
“師傅對我的幫助太多了,和師傅在一起的記憶總是美好的。1994年,我們廠被合并了,師傅難過地對我們說:‘你倆自己想辦法再找工作吧,師傅也沒招兒……’”李德說,從此以后,他和師傅一別就是22年。
飲水思源 他想回報當年恩情
分別以后,李德曾到張越家里探望,可是張越搬家了。李德又找到原來廠里的老員工打聽,得知張越一家在工農(nóng)大路省中醫(yī)院后身住,可是李德去此處多次打聽都沒有找到。
“有一次我去一個公司干活兒,遇到一名男子,他問我是不是張越的徒弟,我一問,他居然有我?guī)煾档碾娫捥柎a,當時把我樂壞了。”李德當即按照該男子提供的電話號碼撥打過去,可是該號碼已經(jīng)變成了空號。
張越在李德最孤苦無助的時候,給予了他諸多關(guān)懷與幫助,這些溫暖的記憶一直銘刻在李德心里。
“這么多年過去了,我非常想念師傅。我不想說‘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大話,我只想早點兒找到師傅?,F(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我想報答他當年的恩情,逢年過節(jié)常走動,平時也能通個電話說說心里話。”李德說。
張越,身高1.75米,團臉,1994年之前曾在長春市二建三處材料科任駕駛員,今年大約55歲。張越的妻子名叫張某玲(中間的字不詳),曾在長春市二建三處財會科工作。如果您認識張越,請撥打本報新聞熱線89866777,李德的電話18946709887。(長春晚報記者 何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