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亂點鏈接泄露信息 騙子冒充親友騙走8000元
“我是黃某某,我家人現在突發重病,急需8000元醫藥費,如果方便,請匯款8000元到賬號……”27日上午,市民黃先生告訴記者,在18日晚上,他連續接到許多親友電話,問他是不是遇到難題需要錢,后來才知道,原來是騙子利用他的名義,向身邊的親友發布借錢短信,而最讓人遺憾的是,他的一個朋友還向騙子匯去了8000元錢。
冒充身份群發短信
親友中招匯8000元
據黃先生介紹,18日19時許,他正在家看電視,突然接到多位親友的電話。“他們一張嘴就問我是不是家里出事了,需不需要錢。”黃先生說,起初他以為是惡作劇,后來親友電話源源不斷打進來,才覺得事有蹊蹺,一經了解才知道原來當晚有人冒充他名義向親友發布借錢短信。
“我連發短信都不會,不知道這些短信怎么會冒充我發出去的。”黃先生說,更糟心的是第二天他接到了好朋友鄭先生的電話,稱接到他短信后,立即按照上面的匯款方式,給騙子匯去了8000元。
“老鄭還問我錢收到沒,我說啥錢,他說收到短信后給我匯了8000塊錢,我這才知道被騙了。”黃先生表示,他翻看短信才看見,原來朋友在18日晚上就將轉賬截圖發到了他手機上,但他沒注意,直到對方打電話,才知道有人被騙。
19日上午,黃先生和朋友一同趕到當地派出所報警。“民警查了一下,這個卡號是重慶的,冒充我的電話號是北京的,現在那個賬戶就只剩下99塊錢了,錢已經被人取走了。”黃先生表示,朋友因為冒充自己的一條短信被騙,他十分過意不去。
一個安裝軟件
泄露個人信息
在報警回來的路上,黃先生始終在回想,他的信息為何會被泄露出去,后來他想到一周前的一條短信。“一周前,我接到一條短信,說是按照短信提示安裝一個軟件,就能夠看到孩子在學校里的一切情況,我就順手安裝了。”黃先生稱,他孩子正在上小學,他以為是學校發給家長的,就順手點開了這個短信。而點開短信后卻沒發現啥,也沒成功安裝,就以為是手機不行,就沒再理會。
黃先生說,結果當天下午,他手機綁定的儲蓄卡就被人取走了320元錢。“卡里一共370元,都閑置很長時間了。”黃先生說,因為損失不大,他并沒有選擇報案,而是趕緊卸載了安裝的軟件。
警方提醒
勿點擊來歷不明的短信鏈接
27日上午,根據此事,記者咨詢了長春市公安局的民警,據一位民警分析,詐騙分子的詐騙手法很典型,先是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家長和學生的個人信息,瞄準家長想要知道孩子在校表現的心理,通過網絡平臺或一些軟件將帶有病毒鏈接的短信發至事主手機,誘使市民點擊鏈接,自動下載木馬病毒,詐騙分子通過后臺獲取當事人手機的短信、銀行賬戶等信息,對當事人銀行卡進行盜刷,同時盜取了當事人手機通訊錄,再進一步展開騙局。
民警提醒,遇到此類詐騙,一是不要輕易點擊短信上附有的鏈接網址;二是盡量減少使用手機登錄銀行賬號和支付平臺等;三是一旦點擊鏈接后,盡快對手機號碼、銀行卡進行掛失和將手機進行刷機。(長春晚報記者 海濤 實習生 張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