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才政策3.0版出爐 海外“鳳凰”入滬門檻再降
中新社上海9月25日電(鄭瑩瑩)對于想留在上海工作的滬上外國留學生而言,新鮮出爐的上海人才政策“30條”,無疑是一大喜訊。
在去年,要享受在上海自貿試驗區、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直接就業政策,外國留學生還需是“在上海地區高校的碩士及以上學位”,而根據新政,這個門檻開始降到“本科及以上學歷”。
這僅僅是升級版上海人才新政“版圖”的一隅。上海市“人才政策30條”在“金九銀十”的人才招聘旺季出爐,被形容為“3.0版”。相比原來相較分散的“1.0版”人才政策,以及去年上海人才“20條”的“2.0版”,新政的“加法”主要是在“放權松綁”、為人才和用人主體“添活力”。
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以及新添的“科創”,都是上海發展的“標簽。上海人才政策“3.0版”致力于到2020年,基本形成與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相適應的人才發展治理體系。
上海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陳皓介紹說,除了對原來“20條”中社會反響好、人才得實惠的政策,繼續強化外;對于人才和用人單位都關注的政策,持續推進改革的廣度和深度。
去年的上海人才新政“20條”實施后,通過實施降低永久居留證申辦條件等政策,截至今年上半年,上海共受理外籍高層次人才及其家屬申請永久居留503人,較新政實施前環比增加8倍,申請量占到全國50%以上;延長海外人才居住證(B證)有效期最高至10年,政策實施至今共辦理1476人,比此前同期增長逾五成;2015年,上海市全年受理外國專家來華工作許可8599件,外國人就業行政審批120933件,數量居全國首位。
而上海人才政策“30條”,將在“20條”基礎上繼續做“加法”。
上海市人保局副局長毛大立解讀了“30條”中的海外人才引進政策變化,除了外國留學生直接留滬就業,在有關單位直接聘用世界知名高校應屆畢業生方面——將允許注冊在上海自貿試驗區、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投資性公司和外資研發中心聘用世界知名大學外國應屆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可不受兩年工作經驗限制,直接來滬就業。
允許持有外國人永久居留證的外籍人才直接辦理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證件(B證),同時進一步擴大B證待遇。
除了海外人才引進政策,滬人才“3.0版”還有諸多方面可圈可點。比如,被視為“敲門磚”的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不作為職稱評審的硬性條件。打個比方,大型建筑設計集團根據所需,可將外語和計算機作為聘任條件。但對小型建筑設計所,也可用其它條件代替外語、計算機的要求。
此外,“3.0版”推出的新政策還包括: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獎勵機制、加大創新創業人才激勵力度等等,以及在人才“宜居”上,強調要破解滬上人才階段性住房難題,加大公租房籌措力度、鼓勵“人才公寓”建設。